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微文学作品:戈壁上最亮的星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英语系 作者:陈昕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擎起了艳阳高照晴朗的天……”

1962年,时年35岁的于敏走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漠上,哼着这首《马兰谣》。彼时的他还未曾知晓,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将在此爆炸成功。

战火硝烟下,一颗红星埋心底

1937年,日军的枪炮声打破了于敏一家人平淡而安稳的生活,战争的硝烟在这个原本宁静的河北小镇上肆意弥漫。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仅在6万平方千米的冀中平原上,就修筑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千米,挖封锁沟8878千米,把冀中平原细碎分割成2670块,使冀中地区民不聊生。

时年11岁的于敏,以尚且童稚的双眼目睹了一个世界的翻天地覆,一片山河的破碎缥缈。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他被迫背上“亡国奴”的屈辱,在沦陷区度过硝烟中的童年,甚至一次外出险些被日军的卡车活活撞死。

“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在战乱纷争的切肤之痛下,于敏撑起小小的肩膀,誓要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科学报国的红星,此刻已深埋进他的心底。

研学之路中,秉守初心久弥坚

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

然而,入学后于敏发现,相较于工学院的老师“只授其理,不知其源”的教学方式,他更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探索之中。彼时,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是,他转入物理系,并与理论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羁绊。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已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当他原以为自己会就此在毕生深耕于原子核理论研领域时,与时任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的一次谈话,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天,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飘落,整座城市一片白茫茫。

于敏冒雪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刚踏入门槛,就迎上钱三强郑重的话语:

“经所里研究,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钱三强坚毅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从他极其严肃的神情里,于敏立即明白:年轻的祖国正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没问题!”

脱口而出的三个字,开启了他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他说:“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儿时,面对山河破碎,他年纪尚幼,虽满腔热血却无以为力;此刻,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他已然学成,卧薪尝胆终得以报国。

他知道,个人与祖国的命运在此刻已紧密相连。

荒凉戈壁上,报国红星终闪耀

对那时的中国来说,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核大国的技术封锁,掐灭了所有寻找氢弹资料的可能性。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非易事。

为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他们时常因突然产生灵感,便半夜起床伏案工作。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于敏顾不得满地的灰尘,趴下身在地上匍匐,绘出一条条特征线,然后马上跟大家讲解。

对于敏来说,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于敏和同事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难道一切就要止步于此了吗?”于敏一次次在内心拷问自己。但每每念及儿时的切肤之痛,念及无数为祖国献身的仁人志士,念及新中国的光明未来——他总是在内心坚定地答道:“不!”

转折发生在1965年。

那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在这次持续3个多月的艰难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道愈穷,而志愈坚。经历无数个日夜的奋战,于敏终于验证了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1967年6月17日上午8点20分,由徐克江机组驾驶的轰六甲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降落伞。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其形状之大在爆炸点以北250公里处仍清晰可见。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圆满成功!”

美国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用了7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而当时综合国力还尚薄弱的中国,却只用了2年8个月。

于敏满含热泪。他望着那长久沉寂的戈壁上空,升离地面10公里的烟云,正宛若太阳般闪耀着万丈光芒。

从儿时许志到氢弹事业的成功,三十年已逝。但未来的三十年、六十年、九十年乃至上百年,我国不必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那颗深埋心底的红星,正在祖国的天空冉冉升起。

那是科技报国的滚烫初心,是少年立志的赤子红心。

闪耀戈壁,照耀中国。

http://www.dxsbao.com/art/6121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半决赛圆满落幕

思辨交锋展风采唇枪舌剑见真章2025年4月13日下午,由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2025年“争鸣杯”辩论赛半决赛在思学楼A108教室燃情开赛。活动聚焦于“学历贬低的大环境…… 林杉 唐先铨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风之轮协会轮滑马拉松圆满举办,掀起校园轮滑新风尚

2025年03月22日,春日的暖阳温柔洒落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由风之轮协会精心筹备举办的轮滑马拉松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与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将运动的活力、娱乐的趣味与自我…… 吴雪莲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歌声嘹亮展风采,青春飞扬逐梦想|探乐杯绝赛圆满落幕!!!

2025年03月21日19:00思学楼C1103月21日晚,思学楼内灯光璀璨,掌声雷动,由电气信息学院主办的“探乐杯”校园歌手大赛决赛在此激情上演。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各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本…… 王子涵 王馨雨 王语霏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舸争“声”竞风流,千帆淬“赛”炼英才|探乐杯复赛燃动艺术与成长双赛

2025年03月16日18:00明理楼A4143月16日晚,由电气信息学院主办的“探乐杯”歌手大赛复赛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本次赛事深度融入学院“讲·赛·践·炼”育人体系,借助竞技舞台提升学生艺…… 王子涵 王馨雨 王语霏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辰星论道·i鸣探宇】线上天文知识竞赛圆满落幕!

活动时间:12月26日16:00-18:00活动地点:线上飞书群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承办单位:i鸣辩论协会&辰空天文社探索宇宙奥秘,点燃智慧火花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冬日午后,西…… 唐先铨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第九届电子工艺大赛决赛——创意与技艺的盛会

第九届电子工艺大赛决赛于2024年11月22日9:00在明理楼A303教室正式举行!本届大赛是学生自主策划并精心举办的一项比赛,由电气信息学院电子科技应用协会、铁人战队协会与电信院团委学术科技部…… 王馨雨 王子涵 薛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西南石油大学i鸣辩论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圆满举行

11月22日晚19:00至20:30,由电信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主办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思学楼B209教室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旨在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辩论技能,并为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大会…… 唐先铨 齐孟然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i鸣辩论协会-20241110-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新生杯辩论赛冠亚季军赛

西南石油大学新生杯辩论赛冠亚季军赛圆满落幕由电信院团委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新生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赛事日期:11月10日,金秋的午后,博学楼A104再次见证了思辨的巅峰对决,从1…… 唐先铨 齐孟然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最新发布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征程寨出发
2023年7月,为了响应党的乡村振兴号召,“新征程寨出发小队”对普宁市新寨村进行了现场调研。本团队由十位成员和两位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戴昌桥老师是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委员…
传承齐文化薪火,探寻齐文化发展路径
淄博7月23日电(通讯员宗茹茵)创新是推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支撑和重要源泉。为肩负起青年大学生的担当和使命,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要求,探寻山东特色“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未来路上,祖国花开
烈日炙烤着大地,炎炎夏日的阳光穿透树叶洒在我短袖上,微微地刺痛着皮肤。这是一天我将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我作为一名志愿宣讲团的学生,走进了社区的大门,开始了一次特殊的实践之旅。我手拿着绘本,细心…
长治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温暖,成为一名合格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奉献青春力量。长治医学院青年志…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赓续百年红色基因,探寻非遗文化记忆
为增进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近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小红传”实践队走进福建省福清市瑞岩山风景区,开展“赓续百年红色基因,探寻非遗文化记忆”的实践活动。通过探访历史遗迹,弘扬侨乡…
舞出精彩人生,增进互动交流
充分挖掘广场舞文化内涵,将广场舞与舞蹈艺术、地方民风民俗相结合,通过广场舞作品编创、建立广场舞行业星级测评标准,真正实现娱乐、健身、社交、艺术修养、审美需求的有机统一,真正让广场舞活动在社会主…
萤火之行:丰富课程 美好夏日
大学生网报无锡7月10日电(通讯员王子韵)蝉鸣盛夏,美好的暑假如期而至。自7月3日起,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公益实践活动隆重开启。该活动分为家乡地线下和海…
红心“下乡”,青春飞扬:长医学子三下乡实践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温暖,成为一名合格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奉献青春力量。长治医学院青年志…
夏日假期到 萤火趣味行
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5日电(通讯员王子韵)7月的夏日如期而至,炽热的阳光、聒噪的蝉鸣、温热的风儿……席卷弥漫了整座城市。在这城市的小小一角,一节节生活有趣的小课堂送来了阵阵清爽。7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苏州站】同心达低碳,众手创未来
中国青年网苏州7月3日电(通讯员黄晓琪)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宣传低碳出行,促进人地和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于7月3号来到苏州常熟市,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