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微弱的火光--读《弱者的武器》有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高瑞鑫 徐嘉乐

当你被别人强制服从于他时,本着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你会怎样选择有效的反抗呢?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强者,拥有绝对的力量,有出众的掌控力,有明确且可执行的计划,你大可以翻转整个局势,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但当你是一个弱者时,你又能有什么选择呢?你的选择对整个局势又有什么作用呢?

斯科特认为从精英视角来阐述的农民抗争问题,往往集中于公开的,大规模的,乃至威胁到统治秩序的革命,但这样的一种视角,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这种激烈的抗争方式,对于农民来说往往是存在危机有重大风险。因此他将视角放到那些微不足道的农民行动上去,去关注研究和分析广泛存在于农民日常的各种抗争方式。赛达卡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村庄,是一个处于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向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村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该村庄的农民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都受到了挑战。

在《弱者的武器》中斯科特描述赛达卡村庄中既有富裕的,掌握话语权的强者,同样也存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这些农民的反抗是很有意思的,他们的反抗不是集体性的,更像是小打小闹,他们聚集在一起讲当地富人,嘲弄他们如何孤立,吝啬。斯科特对此新构建出一个概念,将它叫做“弱者的武器”又或者是日常反抗,生存安全是农民着重关注的,在这种村庄下的农民,往往是依赖于他的上层阶层而生活的,这也就意味着农民采取的斗争方式是风险最小的,他们的反抗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的,因此他们会采用谴责,抱怨乃至捏造谣言的方式去进行反抗,这是一种谨慎反抗和适度遵从的结合。同时他们也太弱了,作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的边缘人,为了避免大规模反抗的风险,只能选择默默无声的抵抗。在非暴力的反抗中,意识形态的抗争是农民日常反抗的最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的风险是最小的,是在背后不留痕迹的反抗,同时他们的日常抗争是没有正式组织,没有领导,同样也没有宣言的,他们的抗争是连续不断的。必须承认,有时弱者表面的顺从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的服从,他们也总是在伺机把损失的利益和尊严找回来。

斯科特在讨论村庄政治中将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在经济上处于边缘的乡村经济圈,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远离都市生活的村庄生活圈,在政治上同样也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民称为“弱势群体”。但处在这种弱势地位并非农民的专属,在城市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在大都市里到处可见,为生计来回奔波,梦想着未来能够穿梭在繁华都市里的人。从道路旁乞讨的乞丐,拉小提琴的卖艺人,贴手机膜、卖袜子的小贩,到晨光中卖早点的小商贩,寒风下烤红薯的大叔,支起小摊做夜宵的夫妇,再到写字楼里的白领,旋转餐厅肆意享受美食的人们,在商场里疯狂购物的人。他们似乎都生活在都市这一个空间里,但这个空间却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层次,就像一座楼里,有不同的楼层大家都住在一栋楼里,却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住在底层的人们忙忙碌碌以求温饱,而住在高层的人们可能正在愁下一餐在哪里吃会比较好。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我们总是在想办法去缩小这种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的消除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富人总是会比穷人在各种方面拥有更多的机会。

在这本书中农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本质上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无论是在哪个社会都是一直存在的。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上来看,矛盾是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这种矛盾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怎样去应对它。有时充满了抗争的社会,恰恰是一个最具有活力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当弱者不明显被强者压迫时,他们面对生活往往选择的路径是努力成为强者,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又或者通过打工来送自己的下一代去读更多的书,去改变自己的阶级。这样来看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强弱差距始终是存在的。

虽然有时我们并不欣赏弱者的武器,但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保持自我的韧性。他们不相信精英的说教,同时也无法抗拒不平等的现象。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既是自上而下的建造,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反应,两者合力协作形成了良好运行的社会现状。人们所熟悉的往往是上层的力量,对权力的追求,在上层社会对资源和暴力的垄断下自我驯化。但正如哲学中所讲,人是拥有自主能动性的,人的实践能解决很多问题,就像成千上万的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一样,大量的农民反抗与不合作行动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政治和暗礁,在很大的程度上,农民以这种方式表明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感。当然这种压迫只是在被合理的压迫范围内才会出现,但压迫超过一定限度,沉默的反抗便会被激进的反抗者所替代。

http://www.dxsbao.com/art/676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发掘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光辉

2025年1月18日,一个晴朗的周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著名文学家张恨水的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 孔振辉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优秀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张恨水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派建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推开斑驳的木门,仿……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书写新时代篇章

红色精神——一种由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无私奉献构成的精神财富,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踏……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回望历史,筑梦未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种不朽的精神——红色精神。它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赋予我们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奉献精神。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 张晨阳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走进历史,薪火相传

这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实地探访中山陵和杨靖宇烈士陵园,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 朱洪江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光荣传统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这种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杨智 张浩浩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英雄永垂不朽 先烈丰碑永存

烈士陵园是一片承载着丰富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圣地,为瞻仰先烈,铭记初心使命。1月28日,电气学院调研实践队分别赴德州市陵城区烈士陵园,襄阳市烈士纪念馆参观,赓续红色文化。步入烈士陵……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以奉献之犁,耕青春之花
“耶——!”自始至今,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推开门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那欢呼雀跃的深情:“老师,你是来给我们讲课的吗?”(作业一收,笔一丢)“老师,我们现在不写作业,你讲课吧!”“老师,你叫什…
日子往盛夏里赶
夏日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曲交响乐,热烈而奔放,充满了无尽的韵律与生机。清晨,阳光初升,天边泛起淡淡的金黄。微风轻拂,带着一丝丝清凉,吹散了夜的寂静,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家,便是那么一座城
以前没离开过故乡,关于她,我只知道妈妈口中赋予它的意义,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好,是心里一直挂念的地方也罢,那都是妈妈口中的故乡,好像不是我的。直到现在,当我渐渐意识到以后每年回家的次数一只手…
强硬宣传要不得,客观公正做学问—教授并非真理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观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于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发表的有关疫情的观点的看法,可谓是出奇的一致,皆为差评,当然我也不例外。在文章中,李稻葵教授的…
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五月的理论学习
2024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巴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习近平指出,我很…
母爱的光辉,永恒的赞歌
每年的五月,当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夏日的热浪还未汹涌而至时,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这是一个向母亲表达感恩和敬意的日子,也是一个让我们深思母爱之伟大的日子。母爱,如同春日里的暖阳,…
背包装满晴朗,乘上夏天的列车
背包装满晴朗,乘上夏天的列车立夏后的每一场雨偶尔淅沥,偶尔狂风大作,路边的水洼里是人们零乱的脚步和掉落的口罩,在迷蒙中闪炼的霓虹灯带来闷热,还是渴望一场雪吧,雨还在下,但似乎不同了,沿路蜿蜓的…
枝蔓攀生,夏色弥深
枝蔓攀生,夏色弥深风带着阳光闯了进来,他说,是夏天。转眼间,大三的进程已过大半,本周的课程像往常一样平淡且不乏地进行着。悄悄的,盛夏在绵绵细雨中缓缓走来,我也悄悄地期待着下一次长假。若不是清晨…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瞬间,见证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不屈。16年前的那个下午,汶川的大地…
公管院政行党支部召开“学习习近平访问法国的重要讲话”理论学习活动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藩篱,打破横亘东西方之间的“铁幕”,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