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杏花书院三下乡|铭记:重温红色记忆 追寻最美工匠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杏花书院

追寻最美工匠

7月7日、7月8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杏花书院“青年之声”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许村重温红色记忆,追寻最美工匠。他们走进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聆听抗战故事,传递太行精神;他们走进明清古街,学习牵绣非遗技艺,观赏废铁艺术,感悟工匠精神。以青年之声,传文化之魂。

记忆展室 走入抗战岁月

翻开历史,解读长卷,志愿者们在村民的带领下一点点地了解许村的抗战故事。池必卿在许村、浦化人在许村、叶成焕在许村、八路军“老二团”在许村……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历史事件摆在志愿者们的面前,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该做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今日山河日新,吾辈自强。

走访聆听重温红色记忆

参观了许村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之后,志愿者一行人来到村里78岁老人家中了解当年的抗战故事,老爷爷说,虽然他没有真正经历过抗战,但是他出生在战争年代,亲身体验了抗战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方式从人力挑担到小平车再到现在的汽车,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凤台小戏 传递太行精神

志愿者聆听凤台小戏《逃难》,用便于传播的民间小调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许村百姓饱受战火,却全民抗战的故事。凤台小戏在50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把富有南方风味的艺术小曲逐步演绎成具有北方地方特色的小戏。凤台小戏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用声音讲述身边的故事、用声音来记录历史的痕迹。凤台小戏,向“青年之声”服务队的志愿者重现了极富传奇色彩的抗战故事,抚今追昔,回忆往事,留在志愿者心中的是浓重的印痕和永远抹不掉的红色记忆。

穿丝纳锦牵太行风情

牵绣传习点的老艺人白巧英是和顺县牵绣、组合立体绣创始人,是祖辈传承牵绣技艺“第八代传人”。她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和顺最美工匠”,她的牵绣精品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比赛中获得20多项金奖。尽管荣誉满身,她却始终不忘初心,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完善自己的工艺,用追求卓越的心态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传习点志愿者们看到白巧英师傅亲自指导村民牵绣针法、配色等,和村民们一起探讨、分享经验,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及更多人的牵绣技艺水平。白巧英师傅也利用农村农闲时节,多次为和顺县妇女及贫困户集中培训,在和顺许村就有10余名牵绣技术骨干,和顺县大部分的农村贫困户妇女技术得到提升,通过牵绣作品增加家庭收入,助推脱贫增收。

打浆、糊裱、晾晒、裁剪、绣制,在牵绣传习点聆听白巧英师傅介绍牵绣工艺,向手工艺人学习简单的牵绣技艺,一丝一缕、一针一线,绣花针在手中的绣样上游走,认真的去学习去请教,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

金锤打花有新意

志愿者们来到许村第一代铁艺创始人郝志强的家中,和铁艺匠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交谈。许村铁艺匠人把一块块冰冷僵硬的废铁、零件,变成栩栩如生、有趣好玩的艺术品。志愿者们感受着匠人的奇巧构思,为这些被赋予生命的工艺品发声。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近匠人,用双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巧。

走近许村抗战红色文化记忆展室、聆听老一辈人的红色故事、随着凤台小戏重回战火岁月,带给“青年之声”服务队志愿者们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无尽的思考,让志愿者们更加铭记历史,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体验牵绣文化,感受废铁艺术,学习手工艺者的工匠精神,带给“青年之声”服务队志愿者们新的文化感悟,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统工艺发声。

http://www.dxsbao.com/news/1808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码植物智慧,探寻自然真章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精神照亮校园,携手共建有序停车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夯团务知识之基,启青春奋进之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趣跑,运动同行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巧手传薪火,歌声暖夕阳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雷锋精神,共赴碧水之约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暖志愿日,温暖伴征程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骨干引领展芳华,青年逐梦践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金戈铁马 ,亮剑精神
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7月13日,邵阳学院“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在邵东县魏家桥镇报公铺小学开展了军体拳课程。首先,志愿者教给孩子们预备姿势、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
平谈生活里,有你们便是幸福
(图为后勤组组员们在准备食材)(图为后勤组组员在准备食材)(图为后勤组组员们在炒菜)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有这么一群人,朝霞见证了他们的辛勤,皎月见证了他们的汗水。他们是三下乡团队坚实的后盾,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西石羊社区暑期实践活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近年来我国对党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农村地区也加强了对党的管理。要确保乡村有效的治理,就要打造一个坚强的基层党总支,培育优秀的…
筑梦蔬菜之乡气象调研团出发
7月13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访“绿色硅谷”,筑梦蔬菜之乡气象调研团正式出发。首先,在队长王夏的带领下,团队上午6点在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北门集合。据悉,随着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以及村民经济收…
重走红军街,再品长征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7月10日,福州大学海洋学院赴宁化县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三明宁化县,重走凤山村红军街,领略遗址下的长征精神。凤山村,原名凤凰山村,是宁化县的下辖村。这里被…
在六天的时间里
三下乡的第六天,为期15天的三下乡生活已然快要过半,我已经彻底适应了三下乡的生活。在这六天的时间里,我渐渐适应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了每天按时去给孩子们上课。从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时的紧张,到现在…
体会南京文化风景—中山陵
炎炎夏日,微风迎面吹来,带着酷暑的热气,本以为会是人烟稀少,似乎这些挡不住游客们的步伐。本次我们参观了中山陵,一路有着赏心悦目风景和那顶着太阳缕缕不绝的游客。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是时常来此体会…
改善性教育空白,普及乡村性知识
杨娜讲授性知识同学们认真听讲(通讯员单外平汤美玲)为了让芙蓉山的孩子们不再谈“性”色变、正确认识“性”,改善乡村性知识盲区的现状。7月13日,公管院赴益阳安化实践团开设特色性教育课程,传播正确“性…
古阳河水育茶乡
古阳河水育茶乡(通讯员:刘鑫刘凯张啸宇)在群山之中,有一条河静静流淌着,人们沿河而居,慢慢就有了一座叫古丈的小县城,当地的人们把这条为他们带来生机的河流叫做古阳河,茶香从这个小县城飘向神州大地…
泰州学子走入西冯社区探寻乡风治理建设
在过去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的总要求,为此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依据“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