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传承手艺,传递精神

作者:陈诗琪

中国青年网台山7月23日电(通讯员陈诗琪)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体验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有学生15人,指导老师1人,擂糖糊师傅2人参与。今天的体验活动和采访使我们深有体会。

提及糖糊,我们先来追溯糖糊的历史渊源。

有位作者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每首歌,都有一个故事。”即使是甜品,也有属于它的独特印记。赤溪镇是客家人之乡。赤溪客家人的祖先,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从惠(州)、潮(州)、嘉(应州)所属各县先后迁入新宁(台山),聚居赤溪,是台山唯一的纯客家人聚居地,秉承着客家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文化。

  赤溪客家人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养成了刻苦耐劳、勤劳善思和团结拼搏的精神,尽管经过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碰撞融合,却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客家文化、习俗、传统;讲着最古老的语言——客家话,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每逢时令节日,客家人都虔诚地拜祭祖宗。此外,大多数赤溪客家人还保留着最传统的饮食文化。

然而与其他地方客家人不同的是,由于地处沿海地区,赤溪客家人还研究出了另外一种美食,用于入冬时补身、健脾、养胃、补肾。这种养身的美食的名字叫糖糊。

二 (2).jpg

陈嘉民/摄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我们就是那只勤奋的小鸟。

凌晨四点的小镇万籁俱静,我们于此时出发。短暂的行程后我们如约来到糖糊师父的作坊,今日我们将亲身体验一次擂糖糊。

首先要准备原材料,粘米粉、黄糖、花生油、剥皮花生,这些是最原始的味道。即便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菜品不断创新,也离不开这种最原始的材料。接着就是将油滚烫,捞起油后,将搅拌均匀的粘米浆加入锅中,不断搅拌,加入各种材料后开始锤打,待到出锅时加入刚炒熟的花生和芝麻。

这个过程虽然记录下来仅仅只是几个字的长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过程却一点也不能含糊,糖糊至少需要经历三个小时的搅拌擂打才能变成美味佳肴。

煮糖糊不讲诀窍,只讲功夫,把黄糖放进锅里融为糖浆,然后加入米粉和油不断搅动,搅动的过程,当地人称为“擂”,这是糖糊煮得好不好的关键。擂得好,糖糊才能拉成线,不会断,吃起来才会真正的爽、滑、脆。

二 (1).jpg

陈嘉民/摄

师傅对着这锅糖糊至始至终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搅拌。当地人称之为“打冷锤”,这个过程也间接影响着糖糊的口感。两位师傅一同站在锅边,轮流“打冷锤”。

四 (2).jpg

陈嘉民/摄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制作,两位老师傅都已经汗流浃背,我们负责拍摄记录的队员们已经感觉到了疲惫,可是两位老师傅始终不渝,仍然继续,他们不仅是在打冷锤,更是在传承一种客家的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精神,他们虽然即将步入老年,但是仍然身体力行,毫不懈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四 (1).jpg

叶欣宜/摄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师傅是因为从小受祖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擂糖糊与其他传统手艺相比,更是一门兴趣爱好,而非谋生的技巧。把兴趣做成事业,一做就是几十年。每次制作过程都会更加精益求精,虽然做法比较枯燥,但是除了食材外,更重要的是用心打造,所以说每位师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每个人的做法各有差异。当地人表示,吃糖糊能止咳、补气、健脾、养胃、补肾。糖糊是一种高糖分、高热量的食品,夏天的时候不太适合吃,因为燥热,但到了冬天,它就成了补身的佳品。如今,经济条件虽然变好了,大家吸收的营养也充足了,但赤溪客家人还是会经常聚在一起擂糖糊,除了认同糖糊的功效,他们更多的是喜欢上了这种美食的客家味道。

五.jpg

叶欣宜/摄

到目前为止,擂糖糊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因为镇上的年轻一代大部分有着向外发展的趋势,糖糊手艺的传承人数量大量下降。师傅希望新一代的青年能认识到客家美食文化的底蕴,把兴趣爱好作为传承的前提,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如何制作擂糖糊,使手艺有人可传。师傅表示他会把这门手艺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并一直流传下去。且本地媒体也应该投入更大的宣传力度、举办更多的比赛,政府部门给予适当的补贴,让擂糖糊走出赤溪镇,走出台山,走出江门。将这一客家美食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地传承下去。

不仅仅是客家文化,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因此,我们团队想借此机会向屏幕前的你提出邀请:和我们一起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贴紧时代,宣传与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8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难舍白沙,难忘情谊
难舍白沙,难忘情谊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往夏乡”志愿服务队2018年暑期“三下乡”之汇报演出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转眼间就到了分别的时候。难舍白沙的小朋友们,只得用真情用在最后的 …
学院领导老师看望慰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
(通讯员:蔡莹莹 雷家睿 胡学玲)7月22日,教育科学学院16级辅导员白路宁前往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完全小学看望慰问在这里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同学们,给同学们带去了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同时为同学们解 …
不一样孩子,一样的天空
转眼三下乡就过去一半了,时间飞逝,想家,想亲人,但更多的是不舍。 …
我们对伟大是不是也存在误解?
今天办公室来了一个叫杨新颖的小男孩,他的普通话很不标准,我逐字逐字地问了半天才确定了他的姓名。小男孩一直跟我说要看僵尸片、恐怖片、星球大战之类的动作片,我试图问起他的理想,他只淡淡地说:想当兵。老实说,我是很震撼的。大概从这个年龄段的小男孩口中听到过太多…
绚丽课堂 筑梦还在继续
绚丽课堂 筑梦还在继续张雅南 文 林慧娴 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寄予希望的下一代。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新鲜的事物,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春泥筑梦”赴祯埠暑期社会 …
快人一程寻求医养融合新路径,再接再厉推进医养结合新跨越 ——走进长治惠丰医院有感
7月24日,筑梦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团中央2018所高校上党行医养结合调研专项组,湖北医药学院,医心守护上党行,实践队队员,走进长治市惠丰医院养老院进行实地学习调研,就院区企业+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六位一体医养服务体系加进了解学习。…
“爱盲之路”活动结束:情系盲人 我们在路上
青春三下乡,医心哺乡村——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学子开展暑期爱心医疗实践
青春献爱,心系向阳,春暖花开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九天,所有活动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距离三下乡结束还有三天,意味着我们即将离开迈陈镇中心小学,离开这群可爱的学生,突然有些伤感。…
郑州大学三下乡走进乡村:关怀“素质教育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