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歌当哭:纪念5·12地震十周年,弘扬抗争救灾精神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作者:陈佳锐陈宇薇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岁在戊子,汶川地震;造物不仁,生灵涂炭。惊天地之变色,天府倾颠,神州震动;哀民生之多艰,家园破碎,黎明危难。今十年矣,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天地无情兮,而人间有爱,愿昭之扬之,共建家园;造物弄人兮,而我辈发愤,必克险靖难,振兴中华。

  2018年8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汶川地震精神学习小组”,共七人于早八点从雅安出发,前往汶川地震时期的重灾区—都江堰,于抗震救灾纪念馆参观学习。

  抗震救灾精神学习小组此行,目的是在都江堰探寻抗震救灾时期,中国广大人民的卓越品质以及更好的将它运用到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披荆斩棘。

  问水都江堰,拜道青城山。行走在都江堰的大街小巷,热浪一阵阵的扑面而来。新建的房屋与老房子交错在一起,墙壁上的裂痕容易让人联想到十年前的浩劫——汶川大地震。而都江堰这座被山水环抱的城市,在这次地震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十年过去,地震中的承受者,救援者,逝去者……早已散落在城市中。这座城市,在八级大地震中倒下,而后重新崛起。

  岷江被都江堰不朽的水利工程分作两支,被岷江哺育的都江堰人民,在江河的影响下,也拥有了轰隆如雷的气概。在浩劫来临时,全国人民携手,与他们患难与共。但又是什么将他们与都江堰人民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怀着疑惑在城市间穿梭,在这片重建的城市之中,探索灾难来临之际,中国人民展现的高尚精神与翻天搅地的力量源泉。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陈列馆,在几年前修整完备,置身在高大的都江堰工体馆的背面,虽然都江堰的游客众多,却少有游客来到这里。8月16日,当我们沿着地图找到陈列馆时,陈列馆的左侧仍在施工,装修,工地敲打钉锤的声音清脆透亮,建筑的立柱下还堆放着砂石。

  纪念馆外的铜像雕刻着十年前的一幕:在残渣乱瓦堆就的山坡上,一群救灾人员接力般用手顶着木板上的孱弱的生命;志愿者和医生早已等候在安置处,人们闻讯也纷纷围拢过来;各方人群汇集,焦急与失望的面孔悲伤地流动着,或呆滞的停泊、或惊喜的呼喊、或绝望魔怔。我们静静的环视着这尊栩栩如生地描刻下救援场景的铜像,好似背负着生命的尊严。

  而陈列馆内部采用回字型陈列通道,收藏着停滞在2008年两点二十八分的时钟,纪念烈士光辉事迹的展板下摆放着因抗震救灾而殉职的军人的照片。其中的一位烈士——武文斌,他在抗争救灾中,连续奋斗,过度劳累因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荣牺牲。小组成员杨楷仔细的阅读着烈士的英雄故事,一言不发。我们看到这一幕也渐渐沉默,周围寂静下来。对这位舍己为人的战士,我们从内心表达出最真挚的敬意。

  突然,想到在一篇采访中,一位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的父亲这样说到,“作为父母,我想我的儿子能陪伴我们终老。但作为中国人,我为有一个被称为模范烈士的儿子而骄傲。

  还有组员追忆起当年,一群中国伞降部队的军人,在通信中断,无后援,孤军深入险境时,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在执行任务前壮烈地立下生死状的故事。

  小组的成员们在这一刻,好似感受到了当年那股气吞山河的决心和毅力。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用决心和毅力为百姓的美好明天,铺桥铸路。

  我们的民族功勋柱上的英雄们,是中华民族的前进的灯塔,更是人民群众立身处世的标杆。英雄来自于人民,来自于人民千百年在这片土地上沉淀下的最优秀的品德的集合。

  小组成员有将这次抗震救灾精神学习之旅比作,“赤脚在沙滩上寻宝”,我们无不在时间的沙滩中感受着触及体肤毛发的岁月流逝,同时也在这片汪洋的沙海中,探寻经时间打磨光润的珠宝,而这些珠宝就是伟大中国人的赤诚之心啊。

  十年生死两茫茫,烈士之壮烈卓越的品质,便是我们华夏之风骨。

  陈列馆是与过去沟通的桥梁,更是一部正在书写的记录下社会生活的卷轴。

  陈列馆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上海市作为援建城市,与都江堰签订下的重建规划项目。在重建规划中,上海市以“输血”不如“造血”的思想,建立起壹街区这种集合居住,就学,就医,商业,文化,旅游,休闲一体的造血式项目。

  自强不息是灾区人民对援建城市的反馈影响,灾区的人民用最坚强的重建信念,深深的鼓舞着全国各地的中国人。如今都江堰的城市整洁美丽,新校园,新农村,新理念已扎根在都江堰的十年发展重建的历史中。

  小小陈列馆包容了都江堰十年的奋斗发展史,也为这座城市烙上了坚韧拼搏的不朽印记。

  这座陈列馆告诉我们,抗震救灾精神,在十年间已升华为中国各族人民前进的内在动力,相互扶持,先进带动整体的理念,各族团结友爱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理念都成为中国伟大进程中的中流砥柱。正是抗震救灾的成功,我们才更有勇气去面对来自去一切方向上的挑战的决心。

  抗争救灾精神,是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精神,是烈士和英雄们所代表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献身的精神,也是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展现。

  抗震救灾事已毕,民族复兴梦方始。让抗震救灾精神转变作为一种中国人的内在心理文化的基石,能使我们青年学子,更加坚定在未来必胜的信心。抗震救灾陈列馆的参观学习,使我们这些青年学子更加坚韧,团结,乐于付出。坚守并宣扬这份高尚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4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发掘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光辉

2025年1月18日,一个晴朗的周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著名文学家张恨水的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 孔振辉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优秀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张恨水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派建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推开斑驳的木门,仿……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书写新时代篇章

红色精神——一种由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无私奉献构成的精神财富,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踏……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回望历史,筑梦未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种不朽的精神——红色精神。它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赋予我们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奉献精神。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 张晨阳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走进历史,薪火相传

这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实地探访中山陵和杨靖宇烈士陵园,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 朱洪江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光荣传统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这种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杨智 张浩浩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英雄永垂不朽 先烈丰碑永存

烈士陵园是一片承载着丰富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圣地,为瞻仰先烈,铭记初心使命。1月28日,电气学院调研实践队分别赴德州市陵城区烈士陵园,襄阳市烈士纪念馆参观,赓续红色文化。步入烈士陵……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石工院召开油气储运生产实习动员大会
9月2日上午8:30,学院召开油气储运2015级生产实习动员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利、副院长廖柯熹出席大会并作动员讲话,校医院副院长王小慧到会作安全及紧急救护讲座,实习带队老师蒋宏业、彭星煜、朱珊珊、李又绿 …
山东大学泉心爱心社参观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9月2日,泉心爱心社全体队员在吃过早饭后集体踏上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之路,前去感受当年先烈们为国为党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缅怀在“四九暴动”和“七一九惨案”两大事件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三下乡感悟: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需要心灵相通
《负重前行》观后感
  今年上半年,朋友圈突然被一则消息刷屏了。这则消息就是电影《负重前行》。这是一部关于丧尸,关于父爱的伟大电影。  该片是2013年澳大利亚同名微电影的加长电影版。故事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席卷了整个 …
探访古镇文化——走进朱仙古镇
近年来古镇文化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古镇也进行了商业开发,发展旅游项目。2018年8月初,我去朱仙镇进行调研,了解朱仙镇目前的发展情况。朱仙镇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提到朱仙镇,大多数人首先 …
西南石大:谋篇布局新学期 职业规划新征程
9月3日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于图书馆报告厅开展石工院硕博2017 级职业规划教育暨新学期专业年级大会,辅导员张继老师及2017级全体硕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针对新时代就业形势分析、安全教 …
2018年新学期宿舍卫生安全检查
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排查宿舍安全隐患,引导大学生营造文明、整洁、卫生、安全、温馨的寝室文化氛围。9月2日晚上9时许,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在学校老师的安排下,各班班委对本班宿舍楼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安全大 …
滁州学院地信学子赴琅琊山风景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2018年7月21日上午,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滁州市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礼貌旅游素质出行的宣传活动。活动进行了七天 …
石工院硕博2017级职业规划大会
9月3日下午4时,在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由石工院张继老师给硕博2017级全体学生做了一场引领方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大会。在此次大会中,张继老师分析了新时代下石油、天然气及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就当前的 …
西南石油大学硕博士2017级专业年级大会
2018年9月3日下午16:00,硕博士2017级专业的同学于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了年级大会。这次大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对接下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清晰的规划,教会大家如何在学习中、科研中有效地沟通交流。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