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竹客公社,探索竹艺文化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实践队走访于庄村竹客公社
传承竹编技艺,弘扬传统文化。为加深对于庄村竹艺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整理于庄村发展的脉络,总结发展经验,助力探索竹艺文化的传承之路,七月十五日下午四点,“走进竹乡水村,探寻发展印记”实践队在焦作市博爱县竹编协会会长崔凯杰的带领下,来到了于庄村的竹客公社,并在此展开实践活动。
崔凯杰首先围绕清化竹器的文化概念与历史记忆等内容进行阐述。他讲到,于庄村的竹艺文化以清化竹器为特色。清化竹器于2009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相关的竹编和盤竹技艺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牛磨和皂角树村生产的竹彩帘还被列为“贡品”供宫廷使用。实践队员们纷纷感慨于清化竹器的历史之悠久,并在倍感新奇之余认真做好记录。
随后,崔凯杰针对清化竹器的传承状况做出重要说明。他强调,目前清化竹器的非遗继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左右,而时代发展使清化竹器更加渴望新生代传承人带来的新鲜血液。同时,他提出开创“家家有人编竹器,户户有人讨竹编”新局面的构想,表达出其对传承竹艺文化的思索,使实践队员们细细沉思。
最后,崔凯杰向实践队展示了竹编胸针、竹编发簪等精美竹艺品,并向队员们讲述竹编文化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即用竹篾有限的韧性做出海洋生物、昆虫等形状的饰品,在尽力满足大众对竹艺品多样化的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竹艺品的生产速率,做到质量与速度相结合,文化底蕴与经济效益相融汇,既助力竹艺文化的传承,又为于庄村及其周边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实施性策略。实践队员们纷纷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力,表示自己也将为传统文化传承努力贡献力量。
此次竹艺探索之行加深了实践队对于庄村的竹艺文化的了解,使实践队深感传统文化之魅力,有利于队员们集思广益,从文化的层面为于庄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切实深入社会实践的主题。
撰稿人 陈鸿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参加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以湖州琴书为例”,受益良多。我随着文学院非遗团队,先后参加了调查问卷、采访非遗传承人、图书馆查找……
张培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琴书作为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在采访湖州“琴王”周芝琴老人唯一的弟子邵玖佳女士时,我们了解到邵女士目前是一名老师,一边从事教……
蒋林琴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去远方,不负平生志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将所有搜集到的琴书资料整合。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从不知琴书为何物到欣赏了琴书表演,了解了琴书的历史。这一过程很美妙。倘若你要问我感触最深的……
周欣月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州琴书里的惋惜7月10日,湖师院非遗实践团队对前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文字的录入和整理,尽管图片资料并不充沛,湖州琴书遗存下的有效性材料也较为缺乏,我们仍整合出一部分有利于琴书记……
郭妍冰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调研工作7月11日,我们“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依旧在活动室里工作。早上出门时天还是阴沉沉的,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工作进行中,太阳也……
孙颜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湖州琴书之困境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非遗团队对于湖州琴书的探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即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和成果集。在过去几天的外出实践中,我们团队前……
杨赟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珍惜当下莫等未来7月10日,“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五天暑期实践活动,即使大雨滂沱,依然浇不灭我们一行人的热情。今天我们要去市博……
王倩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之旅2019年7月10日,天空下起一阵阵大雨,伴随着冷风向我们袭来。雨伞遮挡不了的地方往往落下雨水,打在手臂上,带来冰凉。就这样,我们绕过积水,上了出租车,往博物馆驶去。上了车,……
张代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