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工程与科学学院 作者:穆贵琳

为响应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号召,2019年7月16日,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开始有关垃圾分类政策的调研活动,深入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岱山社区,对社区内的垃圾分类以及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看法进行调查研究。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法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分配方法。目前垃圾产量日益增长,垃圾分类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将各种垃圾整理并完善处理,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为了解莱山区岱山社区的垃圾处理及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情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调研及走访专项活动。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活动前期,我们先分组围绕社区进行查看,调查社区内垃圾桶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最后统计到社区内设有两种垃圾箱,分别为:中型推拉垃圾桶以及带有简单“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标志的小型垃圾箱,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进行简单的分类。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了社区内垃圾桶投放情况,有12处摆放区域,共有39个垃圾桶,19处还另外设有点单分类的垃圾箱。几乎每个垃圾投放区域的垃圾桶数量都在三四个左右,相较于该小区总体面积规划和布局来讲,垃圾桶投放分布较为合理。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箱。( 穆贵琳 摄)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桶。( 穆贵琳 摄)

通过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垃圾桶内垃圾日清,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使用需求。但是在仔细观察下,我们发现,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各样,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分类,即使是标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也存在放错的情况,清洁人员清理较为困难,这说明部分居民投放垃圾时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另外还存在想分类但分不清的情况,“垃圾分类”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当前状况,团队成员们依据垃圾分类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对居民进行了简单大致的交流,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都持积极响应的态度,表示希望社区环境能够改善得更好。

走访调查,深入了解

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发放环保宣传单,并与他们交流、采访。我们了解到部分居民对即将普及的垃圾分类政策所知较少,甚至有个别居民错误的认为,他们已经交纳了相关的费用,所以垃圾的分类应该交给相关的部门来处理。但有些居民已经开始关注相关的政策,并开始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而对于生活中的塑料袋、一次性快餐盒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大难题,有些居民表示虽然在生活中已经减少使用但很多时候难以避免使用,并且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时志愿者们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在处理难降解垃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虽然不能加快难降解垃圾的处理,但却能方便垃圾处理人员统一进行处理,减少难降解垃圾随风四处散落的情况,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种环保。

填写问卷,整理总结

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情况下,志愿者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分发给居民,并表示将会根据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尽自己的能力做现场答疑,在后一天的宣传中也会根据这些做出针对性宣传讲解。不少居民积极领取问卷并填写,有些居民对志愿者后一天的宣传提出建议,志愿者们一一记录,准备在调研结束后统一整理以便宣传时采用。在问卷调查后,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分类小当家”团队进行了重点讲解。

社区居民在填写纸质调查问卷。( 张雅琪 摄)

对于小组成员提出的垃圾分类的有关问题,部分居民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答案,而居民们表示不清楚的部分问题,小组成员也依照前期了解到的知识作出了简单介绍。除了解答疑问,小组队员们还就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向社区居民讲解今年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并简单介绍生活中常用的垃圾分类知识,据了解,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节省木材4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750公斤;1吨废玻璃能造出2万个500克容量的玻璃瓶。这些知识都可以帮助居民们日后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准备。总体来说,社区人员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少数存在意识不强的问题,但是大家都积极了解、参与,表示愿意响应国家的垃圾分类号召,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队员们更加了解到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和需求,更多的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去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对于现今社会与环境的重要性。实现垃圾分类,首先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是我国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哪一种,仍然占有土地资源。其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现代的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等,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可以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能够保护森林,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为绿色肥料。最后,垃圾分类能提高民众价值观念,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利处,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家庭。

同时,队员们在投入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居民们的认同。工作结束后队员们对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与衔接,并对实践的下一步行动进行合理的方案讨论与改善,为后一天的宣传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日照张家台村:碧海蓝天映渔村,绿色发展谱新篇

近年来,张家台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由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2…… 苏惠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张家台调研之行,乡村振兴探索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结构优化备受关注。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聚焦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其基于旅游业发展的空间…… 邢红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渔村蝶变:日照市张家台村民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碧海蓝天与白墙灰瓦的民宿群交相辉映,这个曾经以传统渔业为主的小渔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民宿产业,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5年1月10日–13日,…… 齐晓晓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直击:张家台村组织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直击:张家台村组织机构助力乡村振兴纪实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日照张家台村,聚焦其组织机构在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展开调研。在乡…… 熊飞亚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张家台村:探寻转型发展的沿海乡村样本

一、奔赴调研地,开启实践之旅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带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探索之心,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市东港…… 孙梦涵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张家台:渔业与民宿交织下的乡村发展新貌

近日,“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10日上午深入日照张家台村,展开了一场关于当地渔业与乡村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探寻这个海滨村落独特的产业结构与发展脉络。张家台村的布局别具一格,…… 马雅茹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张家台村旅游业发展与空间结构纪实调研

一、筹备阶段活动伊始,“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网络资料收集与信息查询工作,细致梳理了张家台村的历史沿革、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队伍制定了…… 张钰莹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脚步丈量渔村,以实践探求答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深入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为实践主题,分小组深入张…… 牛叶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支教进行时,传递教育圣火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上午,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队员杜雪建、王小文、陈杰、王小文负责今天上午的课程,他们认真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首先,支教队员杜雪建给学生们上英…
在帆船制作之中验证科学真理
——记四进永和低年级物理实验课堂回顾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低年级物理实验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四进永和服务队…
八一建军节:铭记伟业,致敬经典
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二周年,2019年8月1日下午,全体学生在教室共同观看《建军大业》,共同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定位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走进历史文物,回归精神家园
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以令我们直面地回归到远古时期的世界。2018年7月5日,为感受齐鲁大地浓厚的历史积淀和…
园丁之歌
——记物电四进队伍义教课堂初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处于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
红色知识小课堂,歌颂英雄王二小
2019年我国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回首过往,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那是一段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风云交织的岁月。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开展“红色知识小课堂”,以此来带孩…
生活中的化学
——记物电四进永和队伍化学课程回顾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7月14日和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开…
走进新时代 共建新农村:三下乡之庙荒村调研
传播红旗渠,需要脚踏实地,走进实地。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的一处乡村-庙荒村。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庙荒村之前十分贫瘠,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近几年,受红旗渠的影…
传承革命纪念馆,纪念革命精神
8月4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参观了位于滨州市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是为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而…
漫漫非遗传承路,行以求知知更行——赴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徽者,美好之谓也;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它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延续至今的徽商文明,更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7月19日,电气学院赴安徽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屯溪、歙县,一起去探寻优秀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