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赴卧龙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美术学院

本网讯(通讯员 毕晓亮)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于律己的良好精神风貌。近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2018—2019学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首先来到了南阳烙画厂,烙画厂厂长李哲热情接待了志愿者们,并带大家参观了烙画作品,观看烙画起源与发展历程的纪录片,使志愿者们大饱眼福,对南阳烙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走进大厅,志愿者们被展厅内的一幅幅艺术作品所震撼。感叹木板被烫过的黑色痕迹在各位师傅的手中竟能够展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一笔笔的纹路就像国画中的墨迹,颜色单调但不失魅力,形式单一却足见内涵。人物、花鸟、走兽、风景等各种题材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大家都被这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所吸引。随后,李厂长为志愿者们引荐了从事烙画行业多年的卢合语大师,由他为大家演示讲解烙画制作的具体工艺流程。志愿者们一边观看一边对卢师傅进行采访,卢师傅向志愿者们娓娓道来。介绍作品时,卢师傅如数家珍,向志愿者讲解其中的学问。大家在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 一种“工匠精神”,那种发自内心、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感动。当谈到艺术传承时,卢师傅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大学生不愿意去学这些看起来枯燥无趣的东西,后继无人、难以传承是面临的大问题。志愿者告诉他现在的大学中也开设了烙画课后,卢师傅的脸上多了几丝欣慰,他的心情想必也是非常复杂的。卢师傅还告诉志愿者们所谓非遗就是渐渐被遗忘的东西,告诫志愿者们要不断创新,并将南阳烙画传承下去。通过此次近距离的感受非遗烙画,与非遗大师们沟通交流,带来的是思想的交汇、融合,使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加入到了非遗烙画的保护、传承行列中,也给非遗烙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站志愿者们来到辛店毛笔制作传承人——赵振宇赵师傅的家中,一起来体验辛店毛笔的传承与发展历程。赵师傅与志愿者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拿出质量上乘的毛笔,为志愿者介绍辛店毛笔的选材、工序和特点,使志愿者们对小小的毛笔有了全新的看法。东西虽小,但为了做好做精师傅倾注的心血却一点也不少,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业只要用心投入其中便肯定能够有所作为。

赵师傅说到手工毛笔制作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既然要做毛笔,就要用心去做,以最初全手工的制作方法,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这样才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手工毛笔匠人自己的良心。听了赵师傅的讲解,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保护非遗,刻不容缓。辛店毛笔历经岁月变迁依旧璀璨夺目,精美的手工艺瑰宝静藏百年而风采不减,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使得志愿者们更加懂得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是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汇集了大批青年学子,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学生们对“非遗”的关注、传承和参与是实现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根基。我们要始终相信,坚持初衷、创新模式,以更好的来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志愿者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亲身实践,才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才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的学问。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不断思考、不断锻炼、不断充实,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场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内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相信这句永恒的真理志愿者们将牢记于心,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突破自我,提高本领,增长才干,为步入社会这所“大学”做好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进固城村入户拜访老党员
7月24日下午4:30,青岛科技大学赴山西灵丘“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团进固城村入户拜访老党员。所行团队一同先来到固城的村委会,由扶贫小组组员为大家介绍了村里近期扶贫成果。介绍结束后,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分别…
探御窑金砖古韵,寻“博物馆+文创”模式之发展方向
7月8日,苏州大学探究“博物馆+文创”模式下地域文化的传播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赶赴苏州御窑金砖博馆对其文创产品的现状及地域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探究和考察。在前往御窑金砖博物馆的路上,…
生命之门,你开了吗?:南航实践团队徒步走访调查南京安全门
生命之门,你开了吗?:南航实践团队徒步走访调查南京安全门据中国消防网统计,我国2018年共接报火灾23.7万起,造成1407人死亡、79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当火灾发生时,人们的首选是通过安全通道进行…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17级教改试点班赴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
2019年7月22日,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17级教改试点班团支部在辅导员林蓉蓉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队赴福建省马尾区马尾船政博物馆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船政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中国…
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培训工作正式开启
8月10日上午9时,化工学院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同学们齐聚化工大楼A208,为了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举办了本次培训。首先由化工学院第十九届学生会主席廖环宇为大家进行安全培训。在培训中,她强调了安全的重要…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黄台岗镇画家村
本网讯(通讯员宋泽霖)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精准扶贫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7月8日至13日,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来到黄台岗镇画家村开展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赴 黄台岗镇画家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中青校园网南阳7月16日电(通讯员毕晓亮)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7月8日至15日,由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们组建的“美丽乡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南阳画…
修径凿一邃,壶天结一庐
7月14日至18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泽一隅清幽,观四季流转—苏州园林漏窗、铺地图案研究”团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去往网师园、藕园以及沧浪亭拍摄漏窗和铺地的素材。网师园是小园的代表。它占地…
西北民大电商起航,致力脱贫攻坚。
7月14日,西北民族大学赴嘉峪关市生态调研研究小分队来到了嘉峪关市开展“寻找甘肃好特产一嘉峪关站”工作,并计划在此宣传“搜特产”电商平台、寻找嘉峪关好特产商户、招商入驻,助力精准扶贫。嘉峪关市是一…
寻访苏式汤面,感悟苏州文化
7月11日,苏州大学“廖松蒿笋试春盘——苏式汤面的文化与传承”实践团队来到了观前街上的同德兴面馆,对食客进行随机采访。其中,一位本地居民王先生表示,苏式汤面是从小吃到大的,浇头也都是传统的苏式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