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作者:中大新华塑说潮情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为了更深入了解大吴泥塑制作过程,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中大新华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再次前往吴维清大师工作室,请吴漫先生为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开展了为期3小时的泥塑体验课程。

泥塑后起之秀 延续指尖上的传承

吴漫:大吴泥塑第26代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维清大师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吴先生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潮州来,传承父亲的手艺,曾经获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三等奖,现为潮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一:吴漫的个人照

一尊泥塑 一生信仰

大吴泥塑,自诞生起已经发展了近八百年时间,在岁月的沉淀中工艺越发精湛,艺术价值高。大吴泥塑独特的“压泥成片”“褶片成衣”技术,使其在中国众多泥塑文化中,绽放出自己独有的光芒。吴漫先生介绍道:“做泥塑,最重要的就是选泥。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泥塑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人物衣物的飘逸感上。”能用来做泥塑的泥,必须是大吴村当地特有的红土,经过过滤、捶打、再过滤等多道工序,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很小心地保护泥的湿度,即使是三伏天,创作时也不能开着风扇或是空调,只能让汗水在身上任意流淌。繁杂讲究的做法,造就了大吴泥塑八百年的经久不衰。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二:吴漫先生在为队员们讲解泥塑

不变的技巧,不变的情怀

传统大吴泥塑的工序包括:挖泥、炼泥、捏泥、烧胚和彩绘,并用到雕、塑、捏、彩等多种创作技法,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其最大亮点在于衣物的贴塑上,独特的技法使人物衣饰更加飘逸灵动。这正是大吴泥塑最难、最繁琐的环节,同时也是大吴泥塑最出彩的地方。

吴漫先生给队员们简单地表演了一下飘带的做法。看似简单的压泥片与褶片,其实需要很深的功夫,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想要练就如此一双“妙手”绝非一件易事。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开始尝试着捏做,只可惜到最后,仍旧没能捏出一件“像样”的作品。

吴漫先生感叹道,目前这种手法,其实是家中祖传了几百年的技巧。祖祖辈辈坚守的这一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不能将它丢掉。正如吴漫先生所言,以前的传承,是为了生活。现在的坚持,是最纯粹的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三:吴漫先生演示飘带的做法

小小的泥塑,大大的学问

大吴泥塑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队员们在体验了泥塑制作后,不禁感叹道:“泥塑制作时间长、工序复杂,只有在实际操作过后才知道是极其困难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四:吴漫先生在教学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五:队员们在认真制作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六:队员们的作品已经初具模型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七:队员们的作品和原模型

万里长城绝非一日筑成,泥塑手艺也不能一日学精。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来,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图八:队员们与吴维清父子的合照

END

文/林倩烯

图/中大新华塑说潮情队

排版/姚雪棉 伍玮瑶

终审/李红飞

2019年7月22号

坐如泥塑有新功,心定何烦扇引风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5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0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 6
经过为期五天的调查走访,对于大吴泥塑这一手工艺,塑说潮情社会实践小队队员有了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不知不觉此次活动已接近尾声,为了能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领略文化之美,队员们满怀热情赶往大…
湖北学子乡村支教 防震知识走进课堂
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社会实践队走进仙桃市下麻村,在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作业辅导之后,志愿者们为当地的小朋友上了一堂防地震知识课。孩子们都没有遇到过地震,所以在地震来临时也不知道如何自…
“星火相传”理论宣讲团赴周村区走访学习
2019年8月20日上午,山东大学“星火相传”赴潍坊、淄博理论宣讲团赴周村区山东国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拜访总经理王康宁,采访有关改革开放的经历与感受。天气晴好,团队成员高博纬于上午九点到达公司,在门口遇…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
(通讯员何好)为了使团队成员切实感悟红色文化,从名学大家的笔下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来源与其对新中国的影响,8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四名负责人前往湘潭大学图书馆查阅建国时…
小说《半生缘》与同名电影的对比
《半生缘》又名十八春,既是作家张爱玲的一部爱情小说,也是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导演将小说作为创作蓝本。将文本内容搬上荧幕,通过人物的演绎,展现一段情感故事。影片着重表现叙事的年代性,将情感定格…
三下乡 |“大师面对面”
中国泥塑有三宝,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还有就是潮州的大吴泥塑。大吴泥塑,起源于战火纷飞的南宋时代,发展至今已经约有七八百年历史。这一技法能够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依靠的就是一…
泥塑传承梦,少年在行动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4
7月18日上午,中大新华塑说潮情队组织对大吴泥塑感兴趣的当地青少年,前往吴德祥工作室开展了“了解泥塑、学习泥塑、传承泥塑”主题的泥塑体验。下午回访了大吴村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及其儿子吴宏城,深度…
聆听塑说,笃行致远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3
经过昨日大吴村问卷调查过后,实践队队员们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样本量,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但在当晚的每日一会上,细心的队员们发现这些数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还未达到预期,于是队员们决定在今天进行更深…
骄阳似火热情未减,新华学子深入泥塑 | 下乡队伍过程篇 Day 2
7月16日,中大新华管理学院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前往潮州市浮洋镇大吴村,参观吴维清大师的泥塑工作室并进行了采访,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深入地了解大吴泥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吴维清大师也非常热情且详细…
播种希望,静待成长
2019年8月11-13日,武汉大学“给你我的手”暑期社会实践恩施五队在巴东县大支坪镇长岭岗村支教的最后三天。七天眨眼而过,在这里,我们能够留下的东西很少,或许是一些尽自己所能的知识,或许是一些莫名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