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岭枫语”非遗扶贫社会调研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533

“非遗扶贫,话苗岭枫语”——南师马院学子深入贵州凯里及附近地区调研非遗扶贫举措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的命脉。”而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苗族文化面临日渐衰微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基于非遗传承与脱贫攻坚实现双赢的工作思路,文旅部等部门实施研培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贵州省制定《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2018年7月,文旅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要求选取确定“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有效促进就业。凯里市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州府,积极响应国家“非遗”扶贫号召,推进非遗扶贫工坊建设,与此同时,与凯里市相邻的雷山县成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为深入了解凯里附近地区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现状,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实践小组以的非遗扶贫政策为导向,以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立项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微课的开发、应用及微课资源库构建的实践——以凯里市部分中学为例》为依托,“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实践小组于8月中下旬深入贵州省凯里市及附近县城的苗族村寨开展实地调研,以期了解苗族非遗与脱贫攻坚能够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五天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深入贵州省凯里市及附近县城的朗德上寨、朗德下寨、麻料村、控拜村、羊排村、羊排小区、猫猫河村、湾水村、洋排村、格种村等十数个苗族村寨。走访县、镇扶贫办、村委会、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工坊和苗族村民,了解苗酒、苗药、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藤编技艺、苗绣、马尾斗笠、苗刀、苗族木梳、苗族花兜等苗族非遗传承现状与非遗扶贫工坊建设的相关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非遗扶贫政策出台一年多以来,凯里市及附近县城的苗族村落取得了许多成就,也有许多不足。当地依托政策优惠与政府补贴建立了不少非遗扶贫工坊,带动非遗传承人和民族手工艺人“回巢”就业,对非遗传承与脱贫攻坚起到了良好的带动效果。但由于政策出台时间较短,很多非遗扶贫工坊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创始阶段,工坊建设刚刚成熟,还未形成大规模的带动作用,目前在扶贫方面做出的成绩还十分有限。同时,部分村寨由于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交通不便或扶贫资金落实较为滞后,非遗扶贫工坊建设还未成熟,但是总体来看,非遗工坊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可期。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感受到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对凯里及附近地区的“非遗”扶贫政策及落实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非遗”扶贫工作充满信心,了解并喜爱上了许多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立志为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案:“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实践小组

图片:“苗岭枫语”非遗扶贫调研实践小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码植物智慧,探寻自然真章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精神照亮校园,携手共建有序停车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夯团务知识之基,启青春奋进之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趣跑,运动同行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巧手传薪火,歌声暖夕阳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雷锋精神,共赴碧水之约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暖志愿日,温暖伴征程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骨干引领展芳华,青年逐梦践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河北金融学院“学子赴贫困县:扶贫之路你我前行
2019年7月16日,我社会实践团队迎着火红的骄阳在牧原9场厂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广宗县由农发行承办的牧原9场项目。刚步入牧原9场,我们就已经被它的规模所震撼。经厂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该项目是由地方政府…
三下乡纪实:柯昌全——扶贫关怀,浪子回头
三下乡纪实:柯昌全——扶贫关怀,浪子回头通讯员黄艺芝近期,陕西师范大学白河“三苦”党建实践调研团队赴特大山洪受灾区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了柯昌全的感人事迹。柯昌全,是刚被特大洪…
兵分两路 顶端相见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正值青少年的我们,在步入大学前以努力学习为首要己任,而步入大学后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我们向往实践,理应实践。实践是每个人开…
滁州学院大学生追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
滁州学院大学生探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为近距离了解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7月23日,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赴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实践”小分队在王琦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开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之源社会实践队——水源总大肠杆菌群的检验二
2019年8月28日一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之源社会实践队一早集合在了实验室中,紧接着昨天已经完成的第一阶段,即大肠杆菌培养基的制备,水样的采集,保藏和发酵,展开了本实验的第二阶段——大肠杆菌标本的制…
滁州学院大学生探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
滁州学院大学生探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为近距离了解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7月23日,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赴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实践”小分队在王琦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开展…
福建高校学子三下乡:实地调研海口市,把握“一带一路”精神实质。
一带一路就是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建立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调研海南的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在“一带一路”下的新发展,进一步深入了解海口这座“一…
三下乡纪实:黄治贵——党员模范谈初心,返乡创业助脱贫
三下乡纪实:黄治贵——党员模范谈初心,返乡创业助脱贫通讯员杨研2019年7月11日至15日,陕西师范大学白河“三苦”党建实践调研团队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在多个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在这一过程…
佛山学子三下乡:筑梦之旅从军行
大学生网报湛江8月23日电(通讯员卢芝敏)7月下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授人以渔三下乡团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陈渔村开展支教活动,以“武动陈渔彰志气,书写梦想奔从军,观摩阅兵当自…
天高云淡 茶韵悠长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青绿的茶园,漫山遍野,种植着村民们对未来的期许。“翠盈盈悠香飘茶垄漫山绕”。阳光洒在茶树上,一枝枝一叶叶,经过茶农们的辛苦劳作,创造着属于高美村的财富。扶贫队援建的茶产业基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