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参加防疫志愿服务,传播青春正能量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姜孝丰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尽管现在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防疫工作仍需重视。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特殊时刻应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我参加了我家乡的防疫志愿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中国移动营业厅进行了为期20天的防疫志愿服务。此次志愿活动开展的时间为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8月10日,我的主要工作是查看健康码、测量登记进入人员体温,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也产生了很多的心得感悟。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志愿服务,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我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图为志愿者姜孝丰志愿服务期间,通讯员姜孝丰供图

同时,在这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奉献他人让我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以及自己身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次志愿服务我接触到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职场的氛围,了解了职场处理方式,也拥有了努力工作的成就感。尽管我的工作只是帮助测量体温这样简单的事,但是也为所有进出人员保证了更加安全的公共场所环境。在工作中还遇到了许多不太精通电子设备的人群或是没有电子设备的老人,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每次耐心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之后,看到他们顺利解决难题或者收到来自他们的感谢都会让我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兴奋感,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了吧。

同样很重要的是,这次志愿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作为大学生的我走出了理论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对我来说,学习占了生活的绝大部分,所以我接触社会其实很少,可以说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这次报名参加活动也算是我鼓起勇气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真正意义上的接触社会。本次服务开始之初,我的表现并不是很好,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有人过来咨询问题,我会表现的略显腼腆和尴尬。好在通过每一天的不断积累,我慢慢地适应了这份工作并且开始尝试主动地去沟通表达,去提醒他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肩负起身上的责任。同时经过这二十天的锻炼,我的沟通能力与社交能力的确得到了提高,更加懂得了如何在工作环境中自处、如何与他人交流以及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些进步也让我在心态上更加放松、变得更加自信了。

再者,在此次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人员的辛苦,我们要尊重每一位默默坚守岗位的劳动人员和尊敬每一位勇敢奉献的志愿者。此次志愿活动我的工作还算是比较轻松的,只处理一下简单的资料,但是每天八个小时的认真工作还是让我感觉很疲惫。由此联想到社会上投身于各个行业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平凡小我的奉献,社会价值才得以创造。奉献于各种类型活动的志愿者更应该得到尊重,他们不仅不求回报地无私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传播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

图为此次志愿服务地点湖北省当阳市中国移动营业厅,通讯员姜孝丰供图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首先就是社会实践经验太少,进入社会环境后心态与能力都存在问题。我自认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女生,在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处理得不错,但是开始工作之后还是发现自己之前接触的圈子还是太狭隘了,在实际工作中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有很多情况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所以我特别容易紧张以至于很难冷静下来去思考问题。除此之外我发现我也缺少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这样正确使用消毒液、整理登记表不熟练等等,希望今后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

这次的防疫志愿服务令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发现了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志愿服务不仅有益于个人发展也能传播社会正能量。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为新时代下合格的优秀青年,努力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姜孝丰正在进行志愿服务,通讯员姜孝丰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码植物智慧,探寻自然真章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精神照亮校园,携手共建有序停车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夯团务知识之基,启青春奋进之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趣跑,运动同行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巧手传薪火,歌声暖夕阳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雷锋精神,共赴碧水之约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暖志愿日,温暖伴征程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骨干引领展芳华,青年逐梦践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中国的制度优势
实践主题2020年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年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各族青年的寄语精神,不断弘扬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人民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作为精神。我们“共抗疫情实…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对谭宣村调研进行总结
湘大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对谭宣村调研进行总结(通讯员:刘煌)2020年9月3日,以“筑梦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攻坚”为课题的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暑期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的“三下乡”返乡调研活动…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三下乡:“码上脱贫”不放松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脱贫情况不太理想。正常家庭都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无收入,更何况我们的贫困家庭。为调查贫困户是否会因为疫情而无法脱贫,疫情是否会阻碍脱贫工作的进展,8…
什么样的防疫操作最安全
健康防疫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八点准时在线上完成集合。此次线上集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家暑期健康生活,抵御病毒的意识。对于疫情的防范,已经是老生常谈,队员们都能罗列出数条建议。但是除却新冠病毒,对于其…
快乐学习,健康防疫
——文传院“强体魄”健康防疫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3日,“强体魄”健康防疫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八点准时在线上完成集合。此次线上集合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活动,加深实践队员们疫…
美音与美育,传统与传承
《后汉书·蔡邕传》道:“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2020年暑期,苏州大学“知其良木,果有美音”——焦尾琴文化的探寻与传…
贵阳市南溪苑:易地搬迁,扶贫攻坚
整体易地搬迁是贵州扶贫工作的亮点之一。南溪苑是贵阳市花溪区的集中安置点之一。记者来此采访发现:安置点的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居者有其房,人人乐其所。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开展得如火…
硒行之旅,心灵成长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童欣)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将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打乱,让很多事情都不能按照常规来运行。孩子们大多被困在家里不能去学校上课,实体课也变成了网课,而“网课”对于…
抗疫我们在路上
在这个疫情特殊时期,为了呼吁大家享受健康的生活,今天队长组织大家进行在线植树活动。通过手机软件“Forest”开展活动。手机程序的设定使得大家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不使用手机的话,就能够种植一棵树木。通过…
返乡助农正能量 帮扶脱贫暖人心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高校毕业生的回信中“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返乡贵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走进山区果园,拜访农村贫困户,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