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4
1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溯粟黍之源 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队员前往自己的家乡金城兰州的秦腔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
在馆内,小祁在剧目篇展厅进行了详细参观,里面展出了很多从前的秦腔剧作家写的剧本,虽然纸色泛黄,有的甚至残缺不全,但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见,散发着时间沉淀的韵味。
秦腔在音乐结构上,由于板式变换体的创造和确立,为戏曲文学开拓了自由天地,使戏曲文学从以音乐为中心的“依曲填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早期的依曲填词比较呆板,主要是按曲牌填字。秦腔剧目则打破了这个格式,在戏曲综合艺术中,取得了第一位的独立品格。秦腔剧本的体质,是以“场”为基本结构单位。以前的杂剧是以“折”为结构单位,一般是四折或加一楔,每折包容较多的场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每折用一个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全本仅由正旦或正末的一个角色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传奇剧以“回”为结构单位每本有数十回之多,全剧不再是主角独唱,配角也可以唱。秦腔的分场体制,自由灵活,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俱佳,能从一本戏中抽出一折或数折,带有唱或做、打和有“绝活”的折子戏。这为中国戏曲文学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体制,也影响了整个“花部”戏曲文学的创作。
看着一摞摞的剧本被整齐地摆放在展馆内,小祁一方面感叹剧作家创作的艰辛与不易,一方面为秦腔剧目这么多讲究而震撼。如今,因为各种原因秦腔的传承陷入了困境,这些好的剧目需要有下一代更好的学习发扬。我们不能让老一辈人的心血白白付出,也不能让他们的希望没有寄托。非遗传承任重道远,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慢慢感悟消化这些精神财富。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追溯粟黍之源 弘扬非遗文化”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67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参加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以湖州琴书为例”,受益良多。我随着文学院非遗团队,先后参加了调查问卷、采访非遗传承人、图书馆查找……
张培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琴书作为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在采访湖州“琴王”周芝琴老人唯一的弟子邵玖佳女士时,我们了解到邵女士目前是一名老师,一边从事教……
蒋林琴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去远方,不负平生志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将所有搜集到的琴书资料整合。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从不知琴书为何物到欣赏了琴书表演,了解了琴书的历史。这一过程很美妙。倘若你要问我感触最深的……
周欣月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州琴书里的惋惜7月10日,湖师院非遗实践团队对前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文字的录入和整理,尽管图片资料并不充沛,湖州琴书遗存下的有效性材料也较为缺乏,我们仍整合出一部分有利于琴书记……
郭妍冰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调研工作7月11日,我们“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依旧在活动室里工作。早上出门时天还是阴沉沉的,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工作进行中,太阳也……
孙颜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湖州琴书之困境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非遗团队对于湖州琴书的探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即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和成果集。在过去几天的外出实践中,我们团队前……
杨赟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珍惜当下莫等未来7月10日,“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五天暑期实践活动,即使大雨滂沱,依然浇不灭我们一行人的热情。今天我们要去市博……
王倩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之旅2019年7月10日,天空下起一阵阵大雨,伴随着冷风向我们袭来。雨伞遮挡不了的地方往往落下雨水,打在手臂上,带来冰凉。就这样,我们绕过积水,上了出租车,往博物馆驶去。上了车,……
张代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