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学子走进舟山博物馆:感舟山文化 探防疫成果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作者:杨娜雨 叶璐娜 王

【导语】文化是精神食粮,发展是产业需要。

为了深入学习舟山文化,探寻防疫成果,引导并鼓励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走进舟山博物馆,对馆内展品进行了欣赏学习并采访调研了部分游客有关疫情防控的相关内容。

访群众,知情况

舟山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观察团成员到达舟山博物馆后,有序的排队进馆,进馆通道的工作人员对参观人员进行了身份证检验,并且提醒各位人员带好口罩。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公共场所,政府依旧规定戴上口罩,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防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展馆的一楼以“天宝海洲”为主题,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展品尤其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到一位母亲带着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观察团成员上前向两人询问了有关疫情防控形势的问题,阿姨表示,她是从外地来舟山旅游的,前期因为疫情严重,国家规定居家隔离,处于安全考虑,就没有来舟山游玩,现在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疫苗也开始实行全民接种,感到安心了不少,于是带孩子来舟山旅游。馆内的保安也表示,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曾闭馆了两个月,也是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增加传染人数。现在疫情得到控制,馆内可以正常营业,人流量依旧很大,不过,现在大家都遵守规定带好口罩,人人都能感到安心,主要得益于疫情的良好控制,大家可以放心的游玩,保安也能正常的在岗位上工作。

忆曾经,感国强

博物馆二楼的第二展厅通过耕海、牧渔、制盐等几方面展示了舟山渔盐历史、多样的渔业捕捞方式、造船技术及水产加工技艺、渔俗文化与宗教信仰。参观各种渔具船只时,实践团成员遇到一位游客,他称自己是舟山人,靠渔而生,他讲述道先辈的舟山人凭借最简单古朴的捕捞方式,用勤劳和坚韧来生活在海洋上,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现在他们这一代的舟山人,研发了新的渔业捕捞方式,在继承老一辈产业的基础上运用了新方法新技术,使得产业不断扩大,这是我们新一代人改革创新的结果。虽然疫情期间,渔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的生意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在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努力帮助下,舟山渔业仍然能在全面复工复产后迅速恢复工作状态,提高经济效益。游客不禁感慨中国真的很强大,能够傲立在世界之林不是没有原因的。

记历史,展未来

博物馆第三展厅以舟山群岛的历史与传统为主题,展现了舟山“襟大海、扼三江、引闽粤、通江淮,控全浙而动三吴”的态势。实践团成员来到三楼,首先看到了一面红墙,“奋斗百年,复兴启航”八个字赫然在上,正式映衬今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舟山得益于长江出海口、中国海岸线中段的独特地理位置,加上优越的自然、水文条件,历来都是海防重地,也因此亲历了中国近代充满屈辱的历史。从舟山的历史中,成员们习得,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海军,舟山在近代史上划有一笔笔沉重的伤痕。幸得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深刻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及时成立了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并不断发展,才能打败敌人,获取胜利。正是因为党的正确决议,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因此,成员们坚决认同,正因为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在各场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坚定力量,是全面夺取抗战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成员表示,在这个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关键之年,他们始终并且会一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党的正确决策,传承党的精神,学习党的思想。

在这次的走进舟山博物馆实践活动中,成员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舟山的历史文化,还感受了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这是舟山老一辈人用汗水和血泪创造出来的,需要新一代的青年人学习和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们一定能够打败疫情,走向胜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传国粹,承匠心——在光影中与文化相遇
传国粹,承匠心——在光影中与文化相遇“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暑假还未开始,便与山大的同窗好友们一同商讨社会实践选题。决定以非遗为主题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家乡的“泰山皮影“。作为一个地道的泰安人…
采访零距离 重温抗疫路
【导语】文化是精神食粮,发展是产业需要。为了深入学习舟山文化,探寻防疫成果,引导并鼓励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走…
“博爱相随,法育未来”南京师范大学伴法同行组法律助我成长系列课程之成长之路,与法相依
为增强未成年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由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组织的“博爱相随,法育未来”实践团队安排了以“法制护我成长”为主题的线上课程。本次活动主要以云课堂的形式开展,孙静怡、查验宣、李露…
睹风雨“疫”后 繁花落尽 硕果累累
【导语】文化是精神食粮,发展是产业需要。为了深入学习舟山文化,探寻防疫成果,引导并鼓励青年学子争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月19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忆抗疫之路,探防疫成果”国情观察实践团走…
捧出真心,倾注热情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那颗怀揣着青春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着。心夏乡社会实践队倾注满腔热情,捧出一颗真心,成为一位位志愿者在线上支教,用自身擅长回馈社会,帮助别人。经过首日线上支教试…
寻迹·光影之间
寻迹·光影之间——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之泰山皮影篇一、寻迹初探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民间一直以来便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
浙海大东科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回忆峥嵘岁月
浙海大东科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回忆峥嵘岁月有一种精神,经历时代的风雨,历久弥新;有一种记忆,穿越历史的硝烟,熠熠生辉。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充满了多少艰难险阻,又浸着多少英雄的鲜血。为了走进这段…
让船政文化活起来!福州这位老师太厉害!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罗成立带领学生团队施展“科技魔法”为船政文化换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通过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示平台让百年印记走出书本“活起来”日前,罗成立被评为2021年福州市最美科…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开展专题当日主题活动
(通讯员:史文雅)7月18日,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深化党史专题学习,创新党员主题活动,坚定党员党性修养,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党支部前往浏阳市王震故居、平江县平江起义纪念馆组织开展了“重温党史、追寻革命精…
聆听党员故事,不忘情怀初心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不忘情怀初心,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员于2021年7月19日前往老党员王女士家中聆听她最难忘的故事。“我入党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说党好,就是到死的那一刻也为自己是一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