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姑苏探镇小分队专访庞昌荣先生

来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姑苏探镇小分队

2021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姑苏探镇小分队专访庞昌荣先生

作者:张丹宁吴莹莹曹士娟彭宁荚丽娟摄影:荚丽娟 来源:安徽大学

为更好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姑苏探镇小分队成员在抵达同里古镇前就搜集了大量资料并进行整理。我们在网上了解到了庞昌荣老先生。庞老是同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三桥习俗传承人,也是一位民间文艺家、收藏家,他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为传承同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小分队成员到达同里后,便开始寻找庞老。在当地热情好客民众的帮助下,小分队找到了庞老经常去的一家餐馆。一位老爷爷热情招呼队员们坐下吃饭,他笑着问小队的来意,交流过后,队员们惊讶的得知这位就是庞昌荣老先生,眼前这个穿着大背心,摇着扇子的老人欣然接受了小队的采访,领队员们进屋坐下,摆茶详谈。采访由队员彭宁主持提问。

庞老先生首先展示了他珍藏的照片,证书,手稿等珍贵资料,这些资料包含庞老先生作为同里走三桥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庞老先生对走三桥文化所做的发言稿、与苏州市委书记蒋农坤等人查看同里土改手绘地图时的合影、今日震泽公众号对庞老的报道等等,小队成员做了拍照留存。据庞老先生分享,在过去几年中,庞老先生曾先后无偿向吴江博物馆捐赠收藏的藏品多达几千件,其对吴江文博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

“无论是镇上居民结婚,婴儿满月还是老人生日,都要进行走三桥礼节。”庞老先生回忆道。说到兴处,老先生口中长长念诵起“太平吉利长庆”的祝词,深情说到:“这种普天同庆的动人景象既是同里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淳朴善意的民风民心的真情流露。”由于对同里三桥文化的大量研究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庞老先生也成为同里有名的学者,为当地民俗文化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江电视台为庞老先生做了专访,通过媒体,老先生讲述自己眼中的同里与三桥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同里民俗文化。一张张手稿以及照片,是历史的沉淀,是对家乡的热爱,是埋头的收藏与积累,更是同里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见证。

虚心竹有低头叶,庞老贡献卓越却行事低调。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队员们才了解到,庞老先生除了藏品数千为古镇增色,平时还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据当地居民们说,前年3月,庞老和爱人王秀英搭救了一名不慎落水的北京游客。过后杨女士及其丈夫携带慰问品及感谢信看望庞老一家,两家人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仅如此,庞老还在镇上开设了一家“爱心驿站”。2004年时,他发现镇上来旅游的人不少,一间间门面慢慢都变成了店面。当地三轮车夫、环卫工人等要喝一口热水不容易,于是在河岸边上放上两个热水瓶,挂上一块牌子,写上“爱心驿站”,免费供应热开水。这一摆就是十几年,有时候,一天就要烧十来个热水瓶。即便是庞老需要外出活动,他也会把这个工作交给邻居或者门口“好运来”饭店的服务员。

伟大的灵魂寓于平凡的肉体,庞老深藏功与名,而这些了不起的事迹却在他人口中传诵,使我们得以窥见。队员们不仅赞叹庞老的热情随和、乐于助人,也为庞老无偿捐赠藏品的精神感动。庞老几十年如一日向大众宣传同里走三桥文化,让同里古镇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走出古镇,走进更多人的心中。在庞老的激励下,队员们下决心更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实践,尽所能深入了解同里文化,促进同里古镇的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姑苏探镇小分队愿用绵薄之力助力同里文化走出古镇,走向世界!

照片一:庞昌荣老先生(左三)与姑苏探镇小分队全体成员在古镇内合影留念

照片二:队员及采访主持人彭宁与庞昌荣老先生(右一)亲切交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0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下一轮实践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下一轮日程安排

7 18日,我们社会实践队伍的全体成员收拾好行李,在下午乘车来到了郑州开始我们本次的社会实践,离开之前我们在学校的正门口进行了拍照留影。晚上当我们到达郑州后,在晚上召开我们本次活……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日程安排

7月18日这一天,致敬新时代实践队早早地起来收拾行装,正式开始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提前买好了火车票,大家拿上行礼赶往火车站,在火车站清点好人数后,一起上火车前往郑州,到达郑…… 查看全文 >>

巩义社会实践之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的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七天,我们本次活动的任务是去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当我们进入巩义宋陵公园的时候,公园里的市民都在进行悠闲地聊天活动,他们大多都忙于玩,很多都拒绝了我……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巩义社会实践之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

致敬新时代华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第七天,我们来到了巩义市,对对巩义市的各个城区进行问卷调查。人民们的感受和生活的改变 ,更能体现出十三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首先调研商业区……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的心得体会

试问哪里能找到一批悠闲了老大爷,答曰:公园。虽然现在经常看见一些关于老年人的负面新闻,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曾为祖国的建设出过一份力,或许,他们对现如今祖国的改变有着更深刻的认……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

我们说到环卫工人就能联想到身穿一件火红的黄色马甲,左手拿扫把右手拿簸箕的形象。无论是严寒酷暑,一年四季如果你留意的话,每次在马路边、街道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就因为有了这些……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紫金社区做社区服务的心得体会

7月15日,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做社区服务。这一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最新发布

四川大学生走进垉屋村,助力推动绿色发展
四川大学生走进垉屋村,助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环保知识普及”的伟大宏图,2021年7月8日至7月15日,西南石油大学他山之…
安阳师范学院”河小青“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河小青”黄河绿营队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投入到暑期保护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已开展的十天的实践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劳,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
初见是美好
初见是美好今天,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我们早早的起床,开始了完美的一天的上课之旅。同时今天是“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三下乡的第一天。我们上午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小朋友…
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姑苏同里探镇小分队专访庞昌荣先生
【2021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潜心钻研,无私奉献——姑苏探镇小分队专访庞昌荣先生作者:张丹宁吴莹莹曹士娟彭宁荚丽娟摄影:荚丽娟来源:安徽大学为更好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姑苏探镇小分队成员在抵达同里古…
追逐校友足迹 倾听量大之声
校友是社会的人才资源,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校友是构建祖国大厦的基石,也是母校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校友是支撑民族精神的栋梁,也是母校生生不息的无穷力量。他们的追求让我们倍受感动,他们的精神让我们…
为集体做奉献,为社会尽责任
(通讯员李赛昂报道)“我长大后也要当一名乐于奉献,向雷锋那样对国家和社会有帮助的人”这是第二届知行书苑支教队杨庙村教学点里的学生班长尹名轩在关于“乐于奉献”的内省活动中所作的演讲,支教队开展以…
7月24日朱时机心得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7月24日庄晓华心得
根据中新网7月20日的报道,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20日8时至17时,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其中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郑州、焦作…
无悔青春,无悔奋斗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我的支教生涯已经是第二十天了。在这短短的二十天,我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经验,不仅学习到了教育教学知识,同时也参于到了安阳市五陵镇的抗洪后勤工作。虽然工…
网课里的别有洞天
网课里的别样洞天——记支教网课教学的那些日子通讯员:豫见未来支教团何强“豫见未来,遇见支教,育见你。”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豫见未来支教团为响应共青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的号召,预期在河南省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