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打造“三色三课”安徽工程大学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行

来源:安徽工程大学团委 作者:高俊 王慧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初以来,由安徽工程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天长市,重点围绕乡镇民生经济的智能化、模块化主题,以“理论课堂”“互动课堂”“实践课堂”形式开展理论宣讲和基层调研,开启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利用“红色”阵地,打造理论课堂

团队抓好学习主阵地,采取邀请校青年讲师团授课、自主专题学习、集中研讨交流等方式,引导成员学懂红色文化、筑牢思想根基。在活动期间,团队来到龙岗抗八大分校旧址进行参观调研,与抗八大分校纪念馆馆长和街道群众交流,了解其历史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等,感受红色资源滋润思想的重要性。成员们深谈感悟,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珍惜革命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深刻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此外,团队还充分利用仁和镇南尖回民村便民服务中心、杨村镇医疗服务中心、炳辉中学爱国教育主义基地等天长市红色教育主义基地、党建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致敬百年”活动,让团队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筑牢信仰之基。

擦亮“金色”品牌,打造互动课堂

团队充分挖掘秦栏镇“孝子之乡”的优势特色,组建“文化宣讲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专题宣讲活动。在龙岗抗八大分校,详细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阐述“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帮助当地村民进一步了解新时代伟大新征程中党、国家和人民的奋斗目标,加深对新时代新思想的深刻理解。于秦栏镇朱寿昌纪念馆内,团队成员潜心阅读《宋史》中载有秦栏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之事、《二十四孝》一书,致力于将孝文化付诸于实践。同时,团队邀请当地“秦栏好人”“孝亲之家”“好婆婆、好媳妇”等人,讲述自己的孝德故事和亲身实践,充分发挥孝老爱亲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文化感染身边人,让文化教育鲜活起来,打造孝文化闪亮名片。据悉,团队已组织开展各类宣讲10余次。

锤炼“赤色”初心,打造实践课堂

团队坚持学用结合,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活动开展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团队成员的赤子之心。深入开展“大学生进企业”行动,走访多个企业,面对面交流企业发展情况、点对点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团队充分发挥“宣传员”“引导员”作用,为当地居民群众普及疫苗接种知识,答疑解惑,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此外,团队深入天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沉浸式劳动、体验式教育,帮助劳作的爷爷奶奶采摘蓝莓,成员们在蚊虫叮咬下,体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作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二一”的夏天,收获满满
“二一之夏”社会实践队伍的线上三下乡活动在队长巫嘉敏和副队长张希彤的带领下,于8月初完美结束。因为写稿的人对实践者实践的过程没有直接的感受,所以线上的三下乡活动支教和新闻宣传组相连实操起来是比…
接种大厅志愿忙,深入基层讯民情
2021年7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一针一剂总关情”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队在庐江县继续进行有关新冠疫苗的主题宣讲,志愿服务和相关采访活动。结束以后,小队全体成员平安回到合工大屯溪路校区,结束了两天…
安大学子三下乡:失落乡土,同舟共济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
蚌埠学子三下乡:微光成炬,共克时艰
2021月8月5日,正值小红薯国情社情观察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首先是针对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在吉林省通化市进行调研。该地曾是疫情高风险区,我们也带着对他们后续防控工作的期待来到了实地。在做了一系列保护…
安工程学子“三下乡”: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皖美旅行
历时一周的“三下乡”宣告结束,作为参与者和谋划者的我也感触良多。不仅深刻了解并学习了革命前辈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天长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优良民风,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学…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书写实践之故事,传递奉献精神
8月4号,“二一之夏”实践队为期13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新闻组的工作也已结束,队伍虽然三下乡的活动很短暂,但新闻组的成员纷纷表示这段用字句撰写新闻稿、传递队伍三下乡精神的日子让他们收获…
在青春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很幸运,我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加入基层理论“播种机”团队。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还不牢固,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还不干练,与其说是跟随团队深入基层调研宣讲,不如说是跟随学长学姐一路学习和提…
南财学子调研纪实:超长待机+新能注入,共迎延迟退休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南京财经大学“风之子”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江苏省各市展开了题为“超长待机+新能注入,共迎延迟退休新篇…
潮声调研队 |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调研报告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查调研报告——基于惠来县当地游客与村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摘要:本次调研主要以资深村当地游客与村民为调查对象,对惠来县村民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了解情况及其了解过程中所遇困难…
武理学子三下乡:五年坚守,一份责任
本网讯随州8月3日电(通讯员张伯祎)2021年8月3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希望家园”暨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闭幕。这不仅体现出,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