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研“双碳”新影响,探寻就业新要求!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作者:魏元红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于此,传统能源企业围绕着节能减排在不断转型,向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先进储能、绿氢冶金、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储存等新能源领域逐步转型。当前势不可挡的企业能源转型大潮对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西安理工大学能源结构转型对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基于陕西省能源企业的实地调研社会实践队以能源结构转型为大背景,前往陕西省能源转型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第一站团队前往沣西能源电业有限公司探究企业能源转型对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出的具体要求。

到达沣西能源电业公司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对沣西能源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历史及公司的技术专利——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系统进行着重了解,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传造性的实现地热能资源的情节、高效、长期运行,正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双碳目标,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随后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系统进行参观讲解,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地心热量传导到地面,工作人员介绍到,接近地心的温度非常高,由于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存在轻微热损耗,因此传输到地面的温度大致在50℃左右。

参观结束后我们随即围绕“能源结构转型对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基于陕西省能源企业的实地调研”内容与沣西能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展开交流。

交流会上,我们了解到沣西集团的所有电力业务都由沣西电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相关工作人员也为我们介绍了关于“双碳目标”的相关知识,而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系统目前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对双碳目标的贡献比较突出的低碳技术,不消耗化石能源,零排放二氧化碳,若供能面积为1000万平方米,则一个供暖季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3万吨。

通过本次交流我们对双碳背景下能源企业为环境所做的贡献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能源企业转型对促进双碳目标尽快实现意义非凡。

第二站,团队前往维谛技术(西安)有限公司探究企业能源转型对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出的具体要求。

到达维谛公司后我们随机与公司工作人员就企业能源转型背景下对应届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展开交流,我们了解到,双碳背景下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公司内部优化转型比如提议在办公楼顶安装太阳能板缓解用电需求、公司产品由定频转变为变频等,对外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要求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对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要求下,因对产品设计研发方向要求需响应双碳政策,因而对毕业生提出技术方面的新要求。

同时他们表示,从往年招聘毕业生情况来看,大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将影响长期的职业发展,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学习能力在团队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如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在招聘中也是非常看中的。

站团队来到了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进行调研。到达中广核新能源公司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简单地参观了公司的整体情况,接着便和公司的有关部门经理在会议室展开交流访谈。

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了中广核新能源公司的发展基本情况,接着我们就能源转型对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展开交流,相关人员为我们介绍到他们对毕业生的责任心方面非常看重。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使我们对调研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站团队来到了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分部)进行走访调研。

我们首先来到展厅对该公司的整体情况进了解,我们了解到,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专注于光伏、风电、电力电子、能源互联网等领域,致力于让智慧、高效、绿色能源驱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智能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TSVG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其数字化设计平台、智能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柔性直流输电解决方案等都为推动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等做出巨大贡献。每年超过5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贡献,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00万吨,相当于种植了81780000棵树。

参观结束后我们与特变电工能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交流会,会上工作人员为我们带来了《“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与挑战》主题演讲,接着我们就能源结构转型对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新需求与工作人员展开沟通交流,我们获益匪浅。

本次调研从贴近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与能源企业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双碳”目标为背景,通过对能源企业的实地调研,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胜任力,并由此向大学生、高校、企业提出相关建议。大学生需把握当下时间进行知识储备,能力锻炼;高校需下意识的积极进行职业胜任力培养;企业需拓宽招聘形式渠道,与高校进行积极交流,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次调研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惑,提高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促进企业招募人才提供了可行方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4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禁毒防艾入人心
为普及禁毒防艾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禁毒防艾意识,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千秋禁,红丝行,展未来”实践团队在邹杰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合川十字路社区开展红丝带行动和禁毒防艾视频拍…
不同区域采访见万象,分析三孩政策踏实地
为从多层次了解不同区域的适龄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真实看法,7月31日,实践队员根据就近原则,在各自所在的市区或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市、县区的适龄人群开展了走访调研活动。在做好各种准备后,实践队员…
不同区域采访见万象 分析三孩政策踏实地
为多层次了解不同区域育龄人群对三胎政策的真实想法以便之后实践的总结建议。7月31日,实践队队员在其当地一个市区三个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育龄人群展开了随机探访。在做好各种准备后,上午9:00,实践队员…
苏州学子三下乡:观革命峥嵘岁月,感革命奋斗精神
为进一步了解苏州革命历史,领略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2021年7月12日上午九点三十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星火传承小分队”实践团队赴苏州革命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内展出…
中医药发展,路在何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国务院、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等各部委相继出台了22项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文件。充分…
佛山学子三下乡:教如星火,筑梦南洲村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2021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的文件精神,2021年7月13日,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的蒲声江韵义教队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南洲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乡村振兴我先行:心系乡村,情暖儿童
作为党员的预备成员及后备军,在建党100周年这一节点,外国语学院党员支教团成员预通过支教活动的开展,坚持党的宗旨和章程;践行“勤读力耕,利己达人”的校训;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走进文化乡村,探究红色传承。
“红色筑梦”青年实践团探访红色乡镇助推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探究红色文化对乡村振的推动作用与未来发展前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SDUT“红色筑梦”青年实践团小分队分别在依靠红色革命文化以及…
大手牵小手 夏日暖童心 高校志愿者支教行
为了使自身能在社会实践当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7月5日,由8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分队“剑兰小分队”,前往武汉东湖高新区滨河街道社…
西农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探访民族地区革命文化,传承发扬红色革命基因
厚植红色基因,共促民族团结在建党百年之际,云南、新疆两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组建林学院赴云疆红色寻访团,探访民族地区的红色革命基因,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队伍划分为云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