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有感——逃离舒适圈,遇见更旷阔的未来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王梦宣

由于疫情等其他外部因素,我选择线上配合团队其他成员完成此次调研。虽很遗憾不能切身参与到此次调研,但是通过队友们每日上传的照片、视频,每一帧画面都传递了诸多信息:采访人员的认真介绍、调研地的真实发展情况以及队员们奔波的身影等等,整个调研过程我收获颇丰。

首先逃离舒适圈。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因其产业链过长,曾被认为是一轮虚假的繁华,也有过“工业互联网三年内必死”这样的悲观预言。事实上,几乎所有产业发展的早期一样,都要经历数个波峰波谷,最终淘汰泥沙,剩下真金,产业螺旋式向前演进。而这个过程就是在逃离自我舒适圈,在抵触、自我内心斗争后选择尝试、创新,最终拼出一条新的成长之路,这条路上有坎坷、有荆棘,但是跳出麻痹自我的舒适圈后会看到更为广阔的未来。本次前往的沈阳市铁西区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化创意园等实践地,通过参观工业文物展品,采访相关人士,更加深层次了解东北重工业的历史沿革的同时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创新与安于现状的两种结局。

企业发展的历程也影射了我们个人的成长过程。在本次实践中经历的种种都在不断的让我们跳出舒适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前期的文献调研中,因为自己作为一个纯文科生从未接触过“工业互联网”这种理科性很强的话题,文献调研过程中硬着头皮仔细阅读、分析枯燥、长篇幅的论文,从中找出对本次实践有用的内容并剖析其深层含义,这个过程收获了许多平时本专业所涉及不到的知识也突破了自我。再者立项汇报时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答辩,虽然依旧掩盖不住磕磕巴巴中透出的紧张,但是我相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会更加出色的完成挑战。

其次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我们本次是团队调研:团队一起访谈、一起吃饭、一起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就是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我们每个人的专业不同甚至有文理的差别,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也不同,这决定了我们的关注点和思考方式存在差异。在没有交流前,或者假设换成单独调研,调研结果就受个人的影响很大,个人成为了孤军奋战,成为了孤岛。但是团队调研的情形完全不一样。调研前期有周密的计划,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并不会因为任务的细化而显得生分或毫不牵涉。大家白天实地调研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现象,某种意义上团队为讨论设置好了议题,大家围绕讨论。但是由于个人的预设和视角不同,晚上大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知识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这些交流并不是各说各话,而是有反馈和回应,于是,在这种讨论中,各种观点交织,相互完善和补充,最开始的观点在讨论下逐渐变得严谨。个人的孤岛被完全打破,一种新的联结出现。讨论下来,很多问题从个人提出,到团队讨论,变成了共识性的认知。个人的狭隘和偏执被克服,我们逐渐意识到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如此有趣,逐渐吸纳别人的一部分内化为自己,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个人孤岛的打破不限于学术观点的讨论,更在于个人关系的紧密。短短几天,整个调研团队由于共同专心做一件事情变得无比团结和亲密。

曾经也想过“实践”究竟代表了什么,后来发现这两个字对应的是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期搜集的资料虽已很充分,但真正开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觉实际情况与文字中描述的差距,要真正了解企业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切身去体会和感悟,而不仅仅是通过文字所传达的片面的信息。

我常常疑惑:在科技发达、传媒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也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向我们涌来,但其实很多时候,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那么我们该如何探寻到客观的、全面的事物信息呢?本次暑期实践让我认识到,这不仅仅需要我们通过媒介去了解,更需要我们亲自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通过实际去感受。比如在曾经的调研中,亲入工厂车间后,真正听到大机器轰隆的作业声、看到切割器材时四溅的火星之后,我才更深程度地了解了行业生产,而不是那句单薄的“公司在车间内用大机器进行零件生产”。

当然,实践更是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在亲身探索之外,我们也应根据情况进行适当改造。总的来说,实践不是简单的两个字,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感受,用责任去承担,用心去行动。带着这份纯粹、带着这份好奇、带着这种思考习惯离开,离开而又重新投入到专业知识特别是经典书籍的学习中去,那么下次再出发时,应该会多一分从容和收获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在调查中,我们得到了调查地居民给予的热情积极的帮助与回应。我们了解到,现在农村合作医疗舆论宣传力度大大增强,居民参与新农合的意识与积极性也获得很大提高。过去新农合保障水平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状况调查

在多天的活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研。以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农村居民的一大困难,随着新农合的逐步深入与普及,这类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新型农村合……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和谐社会建设状况调查

这次的社会主义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状况调查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很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这确实是非常的有意义,这次去到了乡下,确实让我有一番深刻的体验,以前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这次我是牢牢的把握住了机会,认真的在做……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一步一个脚印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有感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信控学院举办“院长杯”之“以心为灯,点亮星空”花灯制作大赛
为帮助同学们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引导同学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元旦气氛,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举办了花灯制作大赛。活动前期,宣传人员在线上和线下都进行了充分宣传,调动了大家参加活…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湖北师范大学暑调心得
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
助力乡村绿色农业发展 ——西农经管赴陕西省凤翔县家庭农场采纳有机肥行为调研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增收又是”三农“核心问题。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的号召,立足于当前国家绿色发展改革的时代背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了解到家庭农场已成为推动我国…
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前往乡镇卫生院宣传防疫知识: 凝聚青年力量,打造文明乡镇
7月11日至8月底,为了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体现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我院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通过“云组队”的方式,参加了“返家乡,助医疗”三下乡活动。“返家乡…
参观武昌起义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武昌起义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四有五好青年队来到了国家红色基因库——-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恢弘而又传统,…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文化速递实践队“挖掘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建设内容,因而也导致乡村社会发展中文化的空心化和精神的空虚化,并引起一系列的乡村治理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对乡村现实问题的…
福建学子三下乡:茉莉香飘十里,乡村古窑待兴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8月12日至18日,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红色微光实践队以“溯源黄石红色基因,厚植党建文化教育”为主题,深入调研长乐区黄石村的红色美丽乡村建设,来到黄石龙窑旧址和东来农业集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文化速递实践队暑调圆满结束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建设内容,因而也导致乡村社会发展中文化的空心化和精神的空虚化,并引起一系列的乡村治理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对乡村现实问题的…
参观武昌起义 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武昌起义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四有五好青年队来到了国家红色基因库---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恢弘而又传统,建筑…
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湖北师范大学暑调感悟
前期的准备工作自六月二十一日起持续了一周左右,相比于之前的数次调研,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令这次的暑调的预备工作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为贯彻严谨认真的原则,两支暑调队伍内分别组建了活动策划小组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