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花瑶自然生态,文旅融合守住自然

来源:邵阳学院文学院 作者:胡奕

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探寻花瑶古寨崇木凼村的古树公园,领略中国花瑶第一村的自然生态风光,调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环境政策。

“砍树宁肯砍人”历史悠远

据促进团成员走访村民调查,瑶乡的参天古树是花瑶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千百年以来,花瑶人祖祖辈辈继承着“砍树宁肯砍人”的护树传统,在瑶乡,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人家,寨不离树,树不离寨,树是花瑶人和古寨的保护神。

花瑶人如此爱树、护树,传说有几种原因: 一是风水坟山说,花瑶人的祖坟一般按姓氏集中葬在一块风水宝地上。所以,坟山森林的树木不许砍伐,也无人敢去砍伐,留下了山岗上的参天古林。二是风水水口说,花瑶山寨一般坐落在山脉拱手的腹地里,寨子前方山峦相接水流出去的地方叫水口,是寨子兴旺发达的风水前门,这里必须让古树来把守水口,传说可以从水口古树的枯荣上来预兆寨子里的吉凶:郑书记在介绍中也说道“在花瑶人心中,上了年纪的树就拥有了灵气,再动他不得了。”

在山的另一面,调查团成员也发现了几块石碑,其中一块是清光绪九年(1883)的禁山碑。这是一块青石古碑,因为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只有“永远蓄禁”的阴刻楷书,刻痕很深,清晰可辨。

就算在大炼钢铁的时期,花瑶人民也用自己的生命挡在花瑶古树前面,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古树生态环境保护。

封山育林只为守护地方净土

询问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可知,“树林里的古树多是槲栎、枹栎、水青冈等杂木,树龄一百到一千年不等。在常规条件下,这些树木是很难长大的。但在崇木凼,这里的树木都长得很好。”

因为保护得当,崇木凼有百年以上古树1007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28株,最古老的树龄已达1800多年,需四五人牵手才能合抱。而当地花瑶居民对于树木的崇敬,更体现在“即便一些古树老死山林,或者因风吹雪压折断枝头,枯朽倒地,我们也不会捡回家去自用,而是让其自然风化还养分于土地。”促进团成员询问当地居民得到回答。

文旅融合重保护,守住生态底线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是关系百姓基本生存的重大民生问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要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当地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复促进团成员。近年来,隆回当地政府,邵阳市当地政府都对花瑶进行了拨款,来为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提供了大量帮助,隆回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1.5亿元,对神秘花瑶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进行高标准整体开发和包装,现已初步建成自然景观和花瑶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胜地。但是,所有的政策推,当地人的希望都是在保护花瑶古寨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与此同时,根据调查团成员了解到,不仅是当地的老人,当地的小孩也是从小对古树有着崇敬心理和守护意识。调查团成员贺阳表示,当他们走近古树的时候,当地的居民便会看着他们的行为是否得当,当他们询问当地居民关于古树的历史时,当地居民都可以向调查团成员熟练并且自豪地介绍。

在调研的最后,花瑶居民们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领略古树的历史和风采,但是,他们对于古树的崇敬,他们对于古树历史文化的态度想法,也希望游客能够入乡随俗,尊重他们的文化历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团队成员说道。“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花瑶如今的发展下,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花瑶人民仍旧能够不忘初心,致力于花瑶的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下再进行发展,这是所有开发和保护的景区都应该借鉴的经验和学习的对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爱农,护农,助农,—访福建省建瓯市天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把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更深入了解“三农”,了解农产品贸易,推动农产品贸易企业发展,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南平市建瓯市“同心…
广西学子走进法庭:以法护航促家教 法治建设进行时
2022年7月13日下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北流市妇联罗雪主任和权益部黄海霞副部长的带领下走进北流市附城法庭参观学习,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果。实践队员在领队…
线下转线上,“曦望”还在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冼艳琳)“曦望”社会实践队地下乡活动在前两天顺利进行,在第三天地时候,我们被疫情这个不速之客挡住了前进地道路,被迫暂停此次下乡活动。在知道要因为疫情撤离基…
赏析经典诗词,追忆革命烈士,歌颂可爱中国
为响应疫情防控的要求,且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岭南师范学院“青苗”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7月13日开始了第二天的线上支教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直观展示相关课堂知识,减少线下课堂带来的风险,做到安心教…
南财学子“三下乡”共铺闽苏互助路:立经商之本,助家乡振兴
6月20日至6月22日,南京财经大学“红动青春”团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围绕产业、经济、生态一体化乡村建设路径探索主题,至云霄县的本土中小型企业和乡村振兴联系点开展实地调研,以探究中小企业发展对乡…
征集“志愿”,生日来临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赖翠莹)我们文艺组虽然只有四个人,但作为文艺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好孩子们去准备最后一天的文艺晚会。那天我们特意剪了一段包含所有表演例子的视频,拷到了…
第一次文艺晚会准备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吴嘉文)作为文艺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好最后一天的文艺晚会。昨天,学生来到学校之后,我们就开始为下午的文艺晚会报名表的收集做准备。我们发现,很多小朋友…
青春正当时,我们不说再见
为期三天的花瑶古寨之旅就将落下帷幕,在我们团队“三下乡”的旅程中,花瑶古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三天,我们走进了花瑶这座充满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寨,走进了花瑶的古树,走进了花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海”社会实践队:我为湿地代言
2022年7月14日,东莞市青少年公益环保夏令营还在有序进行着。下午两点钟,“山海”社会实践队的成员组织小营员们来到海淀一楼大厅进行室内授课,了解垃圾对于水质的影响。为了使内容更具有准确性,课堂更具有…
关于陶鼓文化采访记录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郑玉洁)今天“曦望”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博铺镇瓦窑村进行关于“陶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调查小组的我们,早上九点左右就在瓦窑村附近集合,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