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机械师生联动,助力安石振兴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公博然 梁慧青

机械师生联动,助力安石振兴

——机械学子赴安石村开展社会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响应“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年主题系列活动。机械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乡镇,开展了调研走访、科普讲座、文化下乡、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习总书记说过:“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为了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前往安石村,开展实地调研考察安石村的发展现状。

6月28日,“向未来”团队到达安石村,在讲解员何媛声情并茂的讲说中熟悉了安石村的发展情况,并且参观了当地特色建筑安石之心、安石文化中心、遵生小院等。

之后与李庄镇副镇长高勇、团委书记雷颜霞、当地运营公司执行总经理吴琪交流互动,副镇长高勇指出了两个维度,一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比如说产业兴旺,然后治理有效,提到乡村振兴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另外一个维度,指出文化要振兴,产业要振兴,组织要振兴等。这两个维度都是缺一不可的。或许在乡村振兴这一块,组织方面及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党组织建设,它在组织引领上是真的切切实实是非常需要的。安石村在目前这组织引领这一板块仍存在“短板”现象,日前安石村村内的党员存在老龄化现象,同时还有大部分同志不会使用电脑。组织引领还需要更多的干部培养,同时依托运营公司的力量,继续深入培养青年干部,选拔一些后备之才培养。

现在留在安石村的年轻人,都是现在村内的中坚力量。安石村的建设也需要依托村干部的基础的工作,这个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村庄能够发展得快、好,人才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不仅要有人在前面看路指导大家要往正确的方向走,还有人要低头拉车,这样大家才能走得远。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6月29日,团队成员继续深入安石村内开展实地调研,走进每一户村民家中,每一户商铺中,考察安石村发展现状。安石村村内景致清新自然,展现出一幅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景象。

实践团队在安石村分头进行实地调研,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安石村的道路,即使艰难辛苦但我们依旧热情不减,因为我们看到了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农村焕然一新,几代人的奋斗在如今逐渐变为现实,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推动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如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历史上书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笔。

安石村村内景致清新自然,展现出一幅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景象。团队成员在当地村民还有商户的带领下,实地调研安石村“美丽乡村”村风村貌的改建工作。同时团队还去往了安石村农业产品的商铺还有生产基地,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推广长兴农产品。团队成员以安石村村口为起点,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了整个基地的农副产品以及安石村整个村内的特色景点等。团队成员在村中走访,了解一些基层事务;深入村民家中,巡防潜在的安全隐患,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同时为响应“保护环境”的号召,团队成员们帮助安石村内的环卫工人们打扫路面,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现在生活变得更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我们都买了医保。”这是来自村中一位老奶奶的话,话语虽朴素简单,但短短几句话却体现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普通的老百姓生活的改变。在安石村,像那位老奶奶一样的人不止一位,他们运用自己的技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在这里我们被这些老人脸上洋溢的自信、幸福的笑容所感染。这样的笑容让我们知道安石村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永远跟党走,唱响中国梦。在这个全民喜迎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101岁生辰。7月1日机械工程学院“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赴宜宾市李庄古镇,参观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走访古镇商户,对游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加深了对党史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发展道路。

时值七一建党节之际,许多单位、团队来到古镇参观学习,开展党史活动,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爷爷,他目光坚毅,身前佩戴数枚荣誉勋章,从简单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了他对现今祖国繁荣发展的自豪与骄傲。同期,我们对李庄镇政府代表周绿雯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政府针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和规划,探讨了基层工作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对古镇游客开展调查问卷的方式,清晰李庄如今的发展现状,听取大众反馈,挖掘能更好吸引大众的特色旅游形式,也借此调查了游客们对于安石村的了解程度。

心怀奉献助力社会,教育儿童增长才识。为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助力基础教育,机械工程学院“向未来”社会实践团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发挥学院专业特长优势,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

“向未来”团队在安石村文化中心,开展手工课程,通过课堂授课、动手实践、创意制作的方式,使得孩子们能够更直接、更具体、更有参与感地体验到手工带来的乐趣和魅力,体会到动手实践带来的快乐。考虑到暑假来临加上天气炎热等因素,团队为此开展了“防溺水,防火”的安全主题教育讲座,帮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还有火灾带来的危害,学习一些急救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团队开展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政策的号召,迎接党的二十大,“向未来”团队在安石村开展“科技强国,未来有我”的航模与仿生机器人的公益讲堂。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发科技创新的思维。还将机械工程学院的比赛成果,例如“仿生恐龙”、“四足机器人”带来现场为孩子们演示,课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一同带领孩子们现场制作“水火箭”,孩子们在团队成员们的指导下使自己制作的水火箭成功发射,放飞的水火箭犹如小朋友们的心,怀揣着梦想冲上云霄。“所梦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让乡村儿童拥有无界别的科学观,对这个世界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是航模与仿生机器人益讲课堂的意义。

为了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考察安石村发展现状,积极为乡村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机械工程学院老师王邦莉、邓梦圆带领团队成员与李庄镇副镇长高勇、区团委副书记罗吉宾一起开展座谈会,深入了解安石村的建设情况,共话农村发展现状,进一步增进对三农问题的认知与了解;团队成员向副镇长与副书记汇报总结从6月25日社会实践开始到7月8日期间向未来团队的所有工作,并谈了自己在14天中的切身体会与对安石村发展的建议。最后罗书记亲手为团队成员送上了有安石村标志的文创产品,为感谢向未来实践团队为安石村孩子们的准备的公益课堂。前面提到的“科技强国,未来有我”的航模与仿生科技课堂邀请到宜宾电视台全程录像,并对团队成员进行采访。接受采访的两位同学面向镜头谈了谈14天社会实践的感想,并结合自身在安石村的调研结果对安石村的发展提出建议。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举权当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而无论是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都需要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去推动和发展,作为最具年龄学历优势,最富工作热情,最有创新潜能的青年群体,必将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投身于基层事业,用他们所学所思,掀起一场乡村新振兴的大浪潮。

躬逢盛世,红旗下,春风里,我们将共同迎来党的二十大,在本次实践中,团队以实际行动深化对党史的学习领会,通过实地走访、大众调查等方式,记录新农村、新风貌,也真切地领悟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发掘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光辉

2025年1月18日,一个晴朗的周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著名文学家张恨水的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 孔振辉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优秀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张恨水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派建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推开斑驳的木门,仿……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书写新时代篇章

红色精神——一种由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无私奉献构成的精神财富,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踏……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回望历史,筑梦未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种不朽的精神——红色精神。它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赋予我们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奉献精神。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 张晨阳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走进历史,薪火相传

这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实地探访中山陵和杨靖宇烈士陵园,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 朱洪江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光荣传统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这种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杨智 张浩浩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英雄永垂不朽 先烈丰碑永存

烈士陵园是一片承载着丰富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圣地,为瞻仰先烈,铭记初心使命。1月28日,电气学院调研实践队分别赴德州市陵城区烈士陵园,襄阳市烈士纪念馆参观,赓续红色文化。步入烈士陵……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推广菌草技术,助力闽西北乡村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部署,切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帮扶工作的战略精神。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同心筑梦”实践团队将科研、省…
“躬行沂里 澄源正本”实践团扬帆起航,赴沂源县计宝峪村助推乡村振兴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两会民生热点,深化专业知识实践,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关注民生教育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兴国,7月17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躬行沂里,澄源正本”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
碰撞思维火花,绽放雏鹰风采
为了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笔芯”志愿者团队于7月4日前往南京香山路社区,与科教机构韩博士合作开展了为期2周的“香山情·假日公益课堂”创意暑托班活动,为暑假在家的孩子…
集大学子三下乡:进畲乡品团结果实,上课堂赏民族风采
7月17日电(通讯员:祝紫丹李梦露钟雪妍)为采写畲族文化风采,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瑰宝,了解畲族村发展现状,携手畲乡学子共建家乡,贯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号召。7月3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闽乡畲情浓,共绘同…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第一次会议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
呵护颈椎健康,助力幸福生活
7月5日,盖因所在地莆田市城厢区近几日出现暴雨黄色预警,故在与活动地进行沟通后,决定本次以“提高居民颈椎病健康防护意识”为主题的健康宣教活动改为线上进行。本次活动旨在让社区居民们在颈椎病相关知识…
打开希望之门,追逐梦想之光
打开希望之门,追逐梦想之光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开…
成就精彩打造最美社区
疫情防控背景下各乡镇干部心理调研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四弹来咯!为深入了解疫情背景下各乡镇干部的心理状况,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升基层干部整体战疫的心理能力,2022年6月22日上午10.30左右…
“林小青”实践团拜访老党员
为进一步了解党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探究绿色生态保护发展,7月16日,“林小青”实践团拜访曾参加解放战争、后于鲁山林场工作十余年的九旬老兵张彬,了解其抗战事迹及护林历程。在当地市民引领下,…
安外学子暑期三下乡:走进社区,传递真情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时加强与社区联系,了解学校周边社区的变化与发展,2022年6月2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合肥市肥西县堰湾社区开展“喜迎二十大,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