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山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兴建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武钢而建,并逐步发展成为重化工聚集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武汉市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支持和监督政府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功能,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了解武汉市青山区在改善生态文明方面的具体措施,公共管理学院赴武汉市青山区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青山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 7月8日,团队前往武汉节水科技馆进行调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体验了家庭节水、生活节水、雨水利用等趣味互动项目,通过模型演示、实物展示、立体影像等技术现场了解了节水科技成果,学习了有关生活用水的各类常识。参观完毕后,团队对节水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据工作人员介绍,武汉节水科技馆已开馆将近十年,但自主前往参观的游客人数一直较少,大多数游客来自学校组织的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发现了该现象。武汉节水科技馆是一个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科普学习基地,如若能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则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学习。经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团队决定在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的形式协助武汉市节水科技馆进行宣传,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7月9日,团队前往戴家湖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抵达公园后,团队成员首先前往史馆进行观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戴家湖公园成为了工业粉煤灰的堆场,一度高达上十米,“湖”变成“山”。90年代,粉煤灰成为制砖原料,一时被无序采挖,又填埋城市垃圾,“山”变成了“沼泽地”。直到2015年,“山”终于还原成“湖”。 随后,团队成员前往工业园区展开调研,亲身体验“绿肺”的魅力。环湖绿地成为工业城区废物利用的展台:红砖铺路,耐火砖砌成景观墙,废弃铁轨、枕木和绿皮火车组成“时光隧道”,五花八门的工业零部件制作成标志“钢城”的城市雕塑。在调研过程中,团队遇见许多前来休闲锻炼的周边居民,成员们对部分居民进行了采访。周边居民张大爷表示,他经常前往戴家湖公园游玩、散步,亲身感受到了这些年来公园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从一个“脏乱差”的工业园区,再逐步走向今天的青山“绿肺”。戴家湖公园俨然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天堂。戴家湖的演变轨迹,是青山区发展理念逐步转变的缩影。在那个“先生产后生活”的年代,一切让位于工业生产。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家意识到永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不二选择。 7月10日,团队首先前往青山区红钢城街道十九社区进行调研。在该社区,团队成员向当地居民询问了居住情况及社区改造情况,居民表示小区之前存在设施老化、墙体渗水、线路不规整等问题,街道针对这些问题对小区进行了改造,现在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短暂的休整后,团队前往青山公园继续调研。在该地,团队成员采访了多名游客,了解了青山区目前的发展情况及红钢城的历史。团队成员注意到,途径该公园的东湖港存在着水污染的情况,并且周边居民对此不知情。随后,团队就该问题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东湖港投放了许多改善、优化水质的控藻控草型鱼类,但是大量垂钓者的出现对东湖港生态造成了破坏。投入水中的饵料已经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东湖港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目前仍在恢复之中。城市景观水系易破坏难治理,需要广大市民呵护。团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执法,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7月11日,成员们前往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道办事处进行调研。团队首先前往“红房子”街区进行调研。经过对周边居民的调查访问后成员们了解到,如今的红房子大部分已被拆迁,从空中俯视,“红双喜”的字样不复存在。 随后,团队成员继续前往红钢城街道办事处进行调研。在这里,成员们向工作人员了解到,原先的红砖房为武钢工人的宿舍区,但由于城市规划等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其进行整体改造。城市在发展,将近七十岁的红房子也不得不为青山的未来让步。未来红房子将会以什么面目重回青山,我们尚未得知。但百年来的革命记忆、对老武钢的骄傲以及代代传承的红色理想永远会在青山人的心中得以延续。 7月13日,团队前往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进行调研。团队首先在周边街道进行了走访。在这里,成员们注意到,现在的青和居社区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周边商铺林立,基础设施齐全,且青和居社区内的居民住宅均涂上了红漆,成为了红钢城的一种象征。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团队成员继续前往青和居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在这里,团队成员参观了青山区新时代展馆,了解到青和居社区是华中最大棚改回迁片区、武汉最大公租房小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居民多。近三年来,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社区陆续安装了高空探头、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慧电梯,新建了300多个电动车停车位,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小情”被一一解决。青和居社区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现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生态文明家园,其社区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至此,本次的社会实践实地考察部分也接近尾声。曾经,青山区“因钢而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为钢所困”。“三废”排放长期居高不下,“环保基本靠风、降尘基本靠雨”,名为“青山”,实为“灰城”,群众苦不堪言。近年来,武汉市青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应对产业变局,走出了自己的“换颜”之路,青山成了名副其实的“青山”,成为生态宜居之城。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的体会,收获颇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5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