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海学子三下乡:补偿机制保生计,人水和谐促发展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邝素娴 孙瑜环 戴

2022年7月28日-8月5日,河海大学“渔你同行”调研团以研究探索长江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途径为出发点,先后赴长江江苏段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沿江八市与湖南省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开展为期9天的调研实践活动。

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如何巩固禁渔成果,让昔日以船为家、以水为生渔民走上岸、立住脚、谋发展,开启上岸新生活,做好政策“后半篇文章”,是高质量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使命。从2020年起,“渔你同行”调研团开始致力于关注退捕渔民的上岸、转产转业、生活生产质量保障提升等民生问题。为响应河海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渔你同行”团队再出发,通过资料调研、实践走访、问卷访谈等形式,寻求现行禁渔条件下保障渔民生活质量、提高渔民收入的有效经验,分析当前转产安置机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归纳其运行发展的普适性条件,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访政策前沿,明发展之道

为深入探究各市退捕渔民补偿机制落实状况与未来规划,7月28日起,实践团成员分赴南京等长江江苏段沿江八市与以湖南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沿岸典型省份,并各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对渔民转产安置等相关工作的负责人进行访谈。访谈过程围绕各市退捕渔民的基本生活现状、转产就业、生活补助、社会保险等补偿机制的落实状况以及“十年禁渔”政策的未来发展规划等展开。

据各地工作人员介绍,自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实施渔业进步起,仅仅两年时间,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地水质明显变好,鱼类数目以及种类大幅增长,生态多样性大有好转,长江水域生态总体呈逐步恢复的良好态势。

在退捕渔民可持续发展方面,团队成员了解到政府关于渔民的补偿安置措施也正逐步落实,各市根据渔民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转产转业安置方案,拓宽就业渠道。其中,南通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施百灵副支队长提到,为促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南通市人社局开展了“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的免费就业帮扶;并安排专人负责退捕渔民的就业问题,建立每周数据跟踪调度机制,确保做到渔民转产转业“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渔民转产转业率100%、社保参保率100%、社保缴费补贴率100%等多项指标,解决了渔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充分保障了渔民的基本权益。各地工作人员表示,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满足渔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他们后期禁捕政策推进的重点工作。

探人民一线,寻改进之法

为了解“十年禁渔”政策下渔民生活现状、科学评估上岸渔民可持续生计发展能力,团队成员分赴南通市五接镇、苏州市七都镇、扬州市里点镇等数个退捕渔民居住地,调研渔民生活质量并请他们帮忙完成调查问卷。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接触到许多退捕渔民,或从事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新型涉鱼产业,或通过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在生态修复湖库区参与资源养护,完成了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转变,这些渔民的成功转型是长江渔民上岸工作的一个缩影。

同时,也存在需要兜底帮扶安置的退捕人群,他们大多年龄较大,学习能力弱,技能单一,缺乏职业竞争力,再就业可能性小,生活幸福指数低。深入了解禁捕渔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面临的生活难题后,实践团成员提出了实施动态监测、做优后续保障、确保安置规范等建议,以期做好退捕渔民后续跟踪帮扶工作。

献河海智慧,觅自身发展

补偿是渔民上岸的过渡手段,发展是可持续生计的唯一途径。读书为元元,河海学子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力求为江苏省“十年禁渔”的政策执行和渔民的补偿机制创新做出贡献,为其他省市的沿江地区贯彻落实“十年禁渔”政策的方案提供参考,为长江大保护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贡献河海智慧。

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成员打破专业束缚,了解政府部门对于“十年禁渔”的政策导向,扩充自身关于长江生态建设、“十年禁渔”规划的知识储备,开拓了视野。同时,队员们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实践团始终牢记河海大学校训,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吃苦耐劳、细心钻研的河海水利人的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水之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暑期实践进行时|外国语学院开展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返家乡实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不仅危及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人们就业、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现在,中国和世界的疫情情况都有所缓解,但还未结束,抗疫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在…
微尘出行: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浠水县当地红色文化背景,学习并传承红烛精神的深刻内涵,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赴黄冈市浠水县志愿服务队和浠水县丁司垱镇方郭小学的同学们一同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通过实地参…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多举措扎实开展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2年暑假期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组织53支实践队共360余名学生,以个人或就近组团的形式赴基层一线,深入开展党史学…
【岳王市廛忆繁盛 徽商精神永承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对明清江南棉
(通讯员王梦涵许刘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数十年来,历史时期徽州与江南的区域互动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历史学界所重视,安徽师范大学更是国际徽学研究的重镇。为寻访入籍江…
【通江达海娄水去 物阜民丰文脉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王梦涵许刘栋)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
追寻红色回忆,传承革命——基于岳西县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这是革命烈士王步文同志在临刑前的临危不惧。而我们此行目的地也正是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王步文故居和大别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学习大别…
合工大学子:追寻“好人”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为赓续好人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好人基因传承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好人’铸乡魂,文明塑乡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
【千秋浏河隐繁华 百里娄江去征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调研明清江南
(通讯员贾丰蔚许刘栋)“海波不动绝奔鲸,万斛龙骧一叶轻。”登临江口,前人吟咏的舳舻风波似乎犹在眼前,如见艘艘宝船下海远航,驶向未知与希望的深蓝,而这个如今被称为“浏河”的江南小镇正是海上丝绸之…
走出校园,进入工厂实践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前面临这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明晰考研与就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所以,我于2022年7月7-2022年8月8在广东省东莞市永兴机电…
深入社会,积极奉献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7日电(通讯员邓榉,徐方瑶)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