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此次暑期实践我们便依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实地、深入的了解发生在西安上的近代事件,借此了解中国革命的部分发展史和我党在革命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在7月22~23日间我们参观了位于西安的革命公园、张学良将军公馆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其中,张学良老先生的民族大义给了我很深的影响,纵使知道自己最后结果会不好,但是为了民族大义,仍然,发动兵变为抗日,做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最后,被幽静几十年,这种种的后果也是他有所预料的。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一样,拥有着独特的民族大义,但是它的后果却比张学良老先生还要惨烈,没有被幽禁,而是被杀害了。在八月初,我去了建川博物馆,了解了川军的过往,这是刻在四川人骨子里的骄傲。抗战以来,350万四川青壮男子组成川军编制,参加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抗战,足迹遍布13个省,最后牺牲297万,占牺牲人数省份第一。曾因装备潦草被称作“叫花子军团”,可是在淞沪战场上,川军二十六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淞沪会战结束后,川军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沙场,仅2000余人撤退到湖北,后在枣宜会战中,川军再次成为主力。在出川的6名中将中,有4名壮烈殉国,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团级军官基本全部在前线牺牲。四川还是抗战的大后方,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四川作为全国少数几个没被日军侵占的省份,不仅负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军费,还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军粮供应。这就是川军,一个惨烈的,但却是不屈的,英勇的,敢于去牺牲敢于去拼杀的大无畏精神。参观结束后,我深刻意识到安定的不易,战争的残酷,军人的赤诚之心,中国人民应该拥有的脊梁与自我的骄傲。我们的生活来自于抗战的他们,我们的脊梁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永远挺直,我们的骄傲也永远是我们最本质的身份——中国人。八月中旬,我展开了一系列问卷设计发布活动,线下问卷分发具有一定的问题,被提问者的受教育情况成了一大阻碍,但是这样的他们不会基于形式主义,拥有的是本质的心理感受。但是结果却不为人意。在发布的464份相同普适问卷中,有355人表示从不了解红色相关历史与精神,95人表示偶尔看看相关信息,仅有14人表示自己会经常看看相关得刊物,并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在第二轮问卷分发中,四川发布了200份问卷,有着197人对川军的英勇事迹了解大概,但是却仅有14人除了川军以外,还了解一些其他地区军队的英勇事迹。这给了我以警醒,在四川大旱断电期间,川沪网友在网络中展开了一次又一次骂战,更胜者带着骂先辈们,川军,沪军,甚至看热闹的桂,粤也未能幸免,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了解的只是自己本地的先辈事迹,才会产生对其他先辈的无感,但是,事实是所有的先辈们都是我们永远应该尊重的,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和平与解放,而我们应该借着东风,复兴祖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2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