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昆嵛烟霞,传承道教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曲心茹

——“汇聚青春之力,弘扬传统文化”实践队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符箓、禁咒等巫术综合起来的产物,所谓“道家之术,杂而多端。”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极其高雅,极其通俗,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为领略道教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汇聚青春之力,弘扬传统文化”实践队于2022年12月31日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昆嵛山烟霞洞展开社会实践。

据搜集资料得知,烟霞洞,位于山东烟台牟平昆嵛山西北隅烟霞山际。此洞原为自然造化所成,后人工略加雕凿,洞口向南,上方镌“烟霞”二字。洞室椭圆,高三米,长七米,洞右壁刻“烟霞洞”三大字,洞内供奉着“七真人”雕像。金大定7年(1167),陕西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南下,来胶东讲道于烟霞洞中,收马钰、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在此潜心修炼,号称“北七真人”,以此为中心,在宁海(牟平)、文登、莱州等地传道,创立了道教中的一个新的宗派――全真派。烟霞洞即成为创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处机最为有名,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成为统领全国道教的一代宗师,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国盛行。

原洞内有“七真人石像”,“文革”中被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昆嵛山旅游区的开发,“烟霞洞”又恢复了原貌。“烟霞洞”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于世,古人曾描绘:“青天重叠水孱孱,问道此中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洞的周围,壑谷幽邃,松柏掩映,石径回绕,每当阴霾天气遥望洞天,山头云海如浪,雾气缭绕,时有霞光出现,五彩斑斓,绚丽壮观,故“石洞烟霞”为牟平一大圣景。

在道教内丹学中“, 性”指心性、理性,又谓之“真性”“真心”“真神”等;“命”指生命、形体, 又谓之“元精”“元气”等。主张“性命双修”的道教内丹学,是迥异于中国儒学、佛教及西方传统的养生学而为道教养生学所独有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教这种“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对于我们保持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大有借鉴价值。放眼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尽管社会组织机制上还存在诸多亟待健全之处,社会管理上也还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这让许多人产生了紧张焦虑、心浮气躁等亚健康心态,心理病人亦在不断增加,这一切无疑是我们构建安定有序型和谐社会的隐性杀手。如果我们能适当借鉴道教“性命双修”的炼养方法,去主动疏导紧张焦虑的情绪,去积极平顺浮躁的心态,那么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居乐业的居民生活必将指日可待。所以,我们要了解继承道教文化,继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者:曲心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
为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及其重要性。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突出加强重要…
沿黄康养新态势,生态旅游新发展
中共十九届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健康产业将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康养产业,国家将给予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此次疫情使得国民健康和健康服务受到进一步重视,康旅产业扶持力度…
黄河生态为基,康养旅游助力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因此,重点关注流域生态问题及环境治理现状对探寻…
沧海拾遗揽明月,民俗文化助发展
沧海拾遗揽明月,民俗文化助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沧海拾遗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成功召开习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根植本国、…
传承传统文化,让老物件焕发时代活力
——“汇聚青春之力,弘扬传统文化”实践队老物件不仅是时代的象征,更是中国文明和深厚历史的载体和展示者。时光斑驳了它们的光泽,却在这些老物件身上凝结了难以割舍的情怀。为了鼓励当代青年学生贯彻落实…
追寻红色记忆,彪炳红色文化
——“汇聚青春之力,弘扬传统文化”实践队“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华儿女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
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工作协会开展“云端携手,与你‘童’行 ”一对一线上云陪伴活动
为远程陪伴孤困儿童,把关爱融成一双翅膀,把陪伴融成一片蓝天,给予孩子们温暖。2022年10月4日至2022年12月31,社会工作协会利用线上平台,举办“云端携手,与你‘童’行”活动。“雪中送炭三春暖”,此次活动全…
暖声驱寒,点燃童真的火种——晚安故事活动前期工作持续顺利推进
12月28日,由全国公益性组织彩虹公益社发起,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承办的彩虹晚安故事活动前期工作拉开帷幕。晚上8点,晚安故事工作组第二次线上会议准时开始。队长…
探讨《万里归途》的精神和勇气
《万里归途》是由饶晓志执导,秦海燕编剧,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剧情片。该剧于2022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
探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的核心是深化课程改革,直接指向学科素养。为改变传统课时教学“高输入,低产出”的状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课程框架构建为支撑,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