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周昊冉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以春节为切入点,深入探索齐鲁大地上的民俗文化,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20日,实践队开始了对于潍坊市高密市的探索,寻访这里的“民间写意画”——高密扑灰年画。

提起高密市,可能大多数人率先会想到莫言先生笔下的那片“红高粱”,自从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高密的这片红高粱便声名远扬,但是比红高粱存在时间更长,更为当地人所熟知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属“高密扑灰年画”。

底蕴深厚,延绵至今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传说始创者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一户王姓人家。相传这家人从外地迁徙而来,迫于生计,便临摹一些张贴画和庙宇壁画来摆摊出卖,慢慢在制作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技艺,经过不断的探索,充满乡土风味,带着民间艺术的瑰丽风采的高密扑灰年画就这样诞生了。据当地人所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据说公婆庙村王氏就开始收徒授艺;到了乾隆末年,高密李家庄等的一些人也先后来到公婆庙村拜师学艺。随着拜师学艺的人群不断扩大,也间接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力。但是对于扑灰年画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当属嘉庆年间开始使用画印结合的新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扑灰年画的发展历史,实践队联系到当地人,希望通过当地人获取更多关于高密扑灰年画的发展历史资料。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实践队发现高密扑灰年画的发展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也有密切的关系。据当地人所说,在扑灰年画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人巧妙融合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技法,先刻板印线稿,再以手绘的方式完成绘画,现今所制作的扑灰年画所运用的技艺便是在这种技法融合的基础之上,经过数代传承改良后流传下来的。高密扑灰年画从明清发展至今,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历经百年风韵犹存,延绵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工艺精细,艺术瑰宝

了解完扑灰年画的发展历史,当地人向实践队展出了几件扑灰年画成品,给了实践队成员一次与扑灰年画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观赏扑灰年画的过程中,当地人也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起扑灰年画的制作过程。制作扑灰年画一共有两大步骤。这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一步便是“扑抹”,制作者在打好的腹稿上,先用柳枝烧制成的炭条勾出轮廓,也就是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面,此时,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一道工序已经完成了。为了帮助实践队成员进一步了解这一过程,当地人利用传承人制作扑灰年画的视频为实践队成员进行讲解。完成了第一道工序之后,马上要开始第二道工序——手绘。手绘是制作扑灰年画的关键工序,前面的工序只不过是手绘的铺垫,经勾线、粉脸、开脸、熏脸、涮脸手、点睛、开眉眼等20多道工序之后,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年画来。最后,当地人问实践队成员一个问题“为什么扑灰年画被称作民间写意画”?通过观察多幅扑灰年画,队员最终得知,扑灰年画从构图特征来看,往往采取宁简勿繁的手法,人物画注重突出人物的高大丰满,少用背景甚至不用背景;从表现手法来看,扑灰年画即使在表现故事盛大场面的时候,也是只选取某个重点场景。因而被称之为“民间里的写意画”。

跨越古今,生生不息

高密扑灰年画从明初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当地人所说,扑灰年画在光绪年间开始衰落,曾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在现代,为了保护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2009年,在高密市设立扑灰年画保护基地,为培养传承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2019年,高密市文化馆更是获得“高密扑灰年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进一步保护了扑灰年画。实践队成员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得知,近些年有不少年轻人来到高密,向传承人学习如何制作扑灰年画。在交谈中,实践队成员也向当地人提出建议,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欣赏、制作年画,最终起到传承技艺的作用,使扑灰年画历经古今数百年,历经百年仍然能够绽放光彩。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就要保护自身民族文化,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在今天,不能仅依靠国家的努力,身为新一代的传承人也要做出努力,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本次探索,让更多民俗文化展现在新一代的青年面前,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励他们为传承保护传统技艺贡献力量,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
研墨黑陶间,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
正是乡村振兴时,我作春风唤寒冬
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第二次线上会议顺利召开。会上,队长对近日的投稿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强调了宣传稿件投稿的要求,对稿件的格式、字数等进行了规范,并对更进一步的投稿任务进行了安排与调整。这…
研墨染黑陶,回首是怀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植根于党的二十…
准确把握全团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目标要求,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大学生团员,要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为主,比较深入地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
鲅鱼礼承孝悌意,鲁民俗传古韵风
民俗是社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千百年历史孕育多彩民俗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丹青曲韵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