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喜洋洋,“蒸“出新气象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中华民族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中国的年俗文化也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2023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喜人间烟火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感受春节前人们置备年货的气氛。

曲阜师范大学喜人间烟火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发现家家户户都在进行着蒸馒头、包菜包、包粘豆包等。实践队员们拜访当地的村民们,了解到每一户要蒸的馒头都很多,往往从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和面,家里的几个瓷盆都要用上。家家户户蒸馒头的排场,都绝非平日而比。第二天早上,雪白的面团发酵得恰到好处。一家人吃了早饭,便各自分工,开始忙碌。烧火的、揉馒头的、包包子的,好不热闹。人口多的家庭,这一次可能就要用到几十斤面。

做馒头、包包子这一习俗吸引了实践队员们,他们向村民们进行学习,实践队员们从和面到蒸一步一步进行学习,深刻的学习到了这一技艺。一锅接着一锅的馒头,带着诱人的香气出了锅。馒头蒸好后第一个不能吃,一定要放在碗里敬灶老爷,寓意着蒸的馒头又香又好吃。村民们把蒸好的馒头、包子放在框子里,实践队员们都忍不住要尝一个,真的是又软又香,队员们连口夸赞。

在学习过程中,村民们还向实践队员们讲解了许多当地的春节习俗,一些习俗已经随着时代变迁消失,而一些习俗还在继续流传。吃羊肉、喝羊汤是当地人民一直延续的。当地村民喜好饲喂羊,每一户都会养几只小羊,到过年的时候喝着自己家养的羊,不仅驱除了冬日的寒气,还温暖了一家人的心。
以前农村穷吃馒头就是过年,那是最好吃的美食,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但是这个习俗依然不会变,当地的人们说:“这样才有年味!”
撰稿人:孙元春、郭彤彤、韩亚卓
实践队:喜人间烟火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89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