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科学子三下乡:校地合作展担当 守护红色文化魂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邓欣茹

(通讯员 邓欣茹)为迎接武汉科技大学125周年校庆,纪念武汉科技大学“红安行”40周年,进一步密切校地往来、深化校地合作,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事业,7月21日,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卢绍伟、红安县党委宣传部陈琪、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刘伟毅教授等领导和老师赴红安县马鞍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校地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走进红色故居,传承革命血脉

马鞍山村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著名老一辈革命郑位三家乡,校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卢绍伟参观郑位三故居后表示,要深挖地方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滋养当地中小学生爱国情怀。郑位三故居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重建地等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是一座红色宝库和精神富矿,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红色基因库的优势,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建设振兴。

在七里坪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郑芬的带领下,武汉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实践团红安队探访郑位三故居。郑位三同志1918年考入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也就是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他在读书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和同学一起积极投入到爱国运动的行列。

在郑芬的讲解中知晓,郑位三同志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受当地群众爱戴,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尊称为“郑老”或是“位老”。在革命战争年代,当国家和人民陷入绝境时,郑位三总是在关键时刻靠自己的智慧力挽狂澜;在和平建设年代,他甘愿退居幕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默默付出。

在红安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像这样的红色遗迹、革命事迹、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里,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红安队队长张琪琪感慨道:“探访郑位三故居后,我真切地了解到一些革命历程,能深刻地去学习去品悟红色精神,这将激励着我不断学习践行,争做新时代青年。”

校地共建聚力发展,携手赋能乡村振兴

武汉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实践团红安队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马鞍山村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环境改善、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位村民对光伏发电的信任度很高,并对国家的政策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团队成员吴诗琪表示:“我们克服存在的困难,系民心听民声,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情况。”

在测量郑位三故居期间,实践团成员顶着37度高温,在没有先进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同学们想尽办法,不够高的地方举着杆子测,不好走的地方放着梯子下。郑位三故居坐落山脚,避开了山势脉络,侧向对水。故居一进五开间,面阔14.8米,宽8.2米,建筑面积121.36米。硬山布瓦顶,土木结构。居所在的马鞍山村落规划不合理,动线不清晰。房屋总体分布散乱,村中部分房屋密集,房屋间部分道路狭窄仅可供一人通过。

7月22日上午,红安县马鞍山村支部书记郑春华给临行的武汉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实践团红安队送上一面写有“不忘初心跟党走、深入红村育红苗”的锦旗,对实践团红安队实地调研、城乡规划工作和心理育人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1983年开始,武科大以红安为红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学生 “红安行”,沉浸式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我校125周年校庆之际开展的赴红安县红色之旅,武汉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实践团红安队始终贯彻服务乡村振兴的愿景,为共同缔造和美乡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长期以来,武汉科技大学和红安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共建关系,有效推动红安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红色文化空间新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共创,未来也将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武汉科技大学要以实践基地挂牌为契机,搭建大学生乡村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书写人生理想,把“武科大—红安”合作关系积极打造成校地携手共谱未来的红色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激发乡村学生活力,湖二师三下乡体育赋能支教
时间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参与湖二师三下乡体育赋能支教活动的第三周了。在这三周的教学中,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素质的培养。在乡村支教中…
红色师魂驻心中,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一师范红色资源丰富,并灵活运用在教学活动中,为祖国注入优秀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师范的红色校史,为培育新时代“大先生”提供了丰富养料与生动教材。一方面,红色校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其…
“云端”之上,少年不惧艰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美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师范学院之一。通过本次校史介绍课,我们了解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等。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
成理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特色产业提供乡村振兴“兴文方案”,同心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振兴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需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农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作为苗族地区经济的…
宣传垃圾分类,青春助力环保
(通讯员邵依娜)为了宣传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助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6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湖口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问卷调查,宣传垃…
武汉理工大学:深入调研农家书屋,青春建功乡村振兴
(通讯员胡慧莹岳柏含)为探寻“十四五”时期数字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7月16日,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数字农家书屋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前往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
湖师学子三下乡: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大学生网报阳新7月22日电(通讯员黄羽欣)此次支教正逢七七事变纪念日,浮屠镇中心小学支教队员借此机会开展关于纪念七七事变主题特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升国旗,纪念默哀,观看影片了解七七事变历史等。这次…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天使在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书法体验课
(通讯员周春宇王竟宜蒙亮宇)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帮助他们感受中国汉字和书法的魅力,全面提升汉字书写水平,7月21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天使在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檀江中学开展书法体验课。此次…
胡杨学子三下乡-“苹”疆相逢 “果”然是你
为充分发挥塔里木大学在南疆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7月15日,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苹”疆相逢志愿服务团…
调研报告篇之忙忙碌碌的后期
今天主要是写了一下调研报告和考核表。为了让同伴更好地写好调研报告,我把问卷整理成了SPSS的源文件。然后就开始写自己的调研报告了。后面写了一下考核表,主要是回顾一下之前所做的事情。比如说前期制作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