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建农林学子三下乡:创新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科技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宁德市周宁县乡村振兴实践队 作者:洪骏煌

宁德7月14日电(通讯员 洪骏煌)为深刻理解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理念,福建农林大学赴宁德市周宁县乡村振兴实践队先后到达泗桥乡乡村振兴驿站和福建周宁马铃薯科研基地参观学习。

创新理念发展绿色经济

早晨实践队驱车前往泗桥乡坂坑村的乡村振兴驿站,近距离来到乡村振兴基地学习。来到坂坑村,由郑华弟书记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村内建设。首先,郑书记同队员们来到村内发展的展板处,讲解村落近年来的制度发展。他告诉成员们,坂坑村的发展积极跟随党的脚步,以“组织有力、环境优美、邻里和谐、乡风文明、产业有效”为目标,实行“1314”模式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郑书记说“坂坑村的发展是由改善环境开始的。”由党员带动村民实行网格化的环境治理,村主干一带十户、两委员一带五户、党员一带三户,将村落分为三个网格进行分块高效管理。同时,郑书记表示坂坑村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方面上,走在全省前列,村内采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且每周定时定点有专用车辆回收湿垃圾、干垃圾到专门处理站处理。以科技助力垃圾分类,让垃圾处理更精准、监管更有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稳步前进。

图为郑书记介绍垃圾分类规划 通讯员 张华川 摄

随后,郑书记就带着实践队队员们沿着村落游览,郑书记一边走一边讲解村落的风俗习惯,以及在翻新村落中保留的一些有村落历史意义的古建筑。队员们一路向上走,来到了泗桥乡乡村振兴驿站,这里是当地的农产品销售中心。政府为村民们建设了这样的销售平台——“互联网+农产品”,泗桥乡乡村振兴驿站将农产品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的方式,由电商专业人才指导、开展培训课等优化直播质量,将村民们种植的高山水蜜桃、高山茶等销售到全国各地,开辟了当地农产品的新销路,拓宽了村民们的“小康路”。郑书记告诉队员们:“通过直播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去年村财年收入就达到了57万左右。”

图为泗桥乡乡村振兴驿站直播展区 通讯员 张华川 摄

离开乡村振兴驿站,实践队队员们随郑书记一路向下来到半山坡的“天蓝蓝花卉基地”。基地内部培育有许多品种的花苗,经过培育花苗的大棚时,郑书记告诉实践队这里的花卉有1000多种,大部分已经培养了几年的时间。大棚旁就是花卉的直播基地,木质的平房内将花卉的直播销售和打包配送结合到一起,提高了销售效率,展现了周宁速度,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泗桥乡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感叹于党领导下村支部所表现出的智慧。

科技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为切实体悟习总书记教诲,实践队成员们赶赴周宁的马铃薯科研基地,学习如何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接待实践队的是科技特派员蓝毓芳,通过她的介绍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周宁独特的高山气候很适合马铃薯生长,并且气温的早晚差异能够让马铃薯很好地积累营养物质,提高支链淀粉含量,使得马铃薯的口感软糯,这为周宁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因此,周宁也成为研究马铃薯的一个宝地,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员在这研究马铃薯的杂交育种,进行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并将培育的新品种置于基地展示。目前,科研基地已经通过杂交培育出“闽彩薯2号”、“福克212”等优质品种。另外,马铃薯科研基地还对马铃薯产业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与示范,培养基层技术人员,不仅如此,马铃薯科研基地还兼顾马铃薯科普宣传展示,建设科技文化知识走廊,推介各地马铃薯科技文化。

图为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学习科研基地的工作 通讯员 张华川 摄

近年来,科研基地为周边的村民提供就业,每年指出劳务费用20万元左右,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科研基地的高品质马铃薯,产量更高、外观更美观,种植户通过种植新品种马铃薯,提高了产量和效率,增加了当地收入。马铃薯科研基地每年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科普,提升了农机人员和种植户的种植水平,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高山马铃薯科研基地被评为周宁县集聚下派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佳”基地。

图为实践队来到科研基地学习 通讯员 陆杰 摄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讨苦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中强调青年的我们——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深入乡土中国,了解乡村振兴之根本,运用专业知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商学院团委成功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5月5日,谢子龙摄影艺术馆内光影流转,由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与艺术馆联袂打造的“影像志愿艺路生光”主题活动盛大启幕。来自商学院与医学部的青年志愿者化身艺术…… 团委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团委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5月3日,一场名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在谢子龙摄影艺术馆精彩启幕。此次活动由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联合谢子龙摄影艺术馆共同策划,汇聚了商学…… 团委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商学院及医学部的志愿者们热情高涨…… 团委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校级项目活动【商学院】“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活动成功开展

(通讯员何松成)2024年12月21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谢子龙摄影艺术馆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活动主题为“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当日,曙光…… 团委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红色文化传薪火,共庆华诞筑梦想”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12月7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张公岭校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传薪火,共庆华诞筑梦想”志愿活动一群热心的青年志愿者,通过绘制红色文化主题漫画和…… 团委青工部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爱心筑梦 温暖童行”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11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市儿童福利院组织开展“爱心筑梦温暖童行”志愿活动。活动当天,一群志愿者准时抵达长沙市儿童福利院,与福利院工作人员紧密…… 团委青工部何松成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11月17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谢子龙摄影艺术馆组织开展“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志愿活动。活动当天,一群志愿者准时抵达谢子龙摄影艺术馆,与馆内…… 何松成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2024年11月2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谢子龙摄影艺术馆组织开展“赴影像艺术之约,以志愿点亮精彩”志愿活动。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准时到达谢子龙摄影艺术馆,与艺…… 何松成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举行“舞动青春,活力无限”第十四届啦啦操大赛

为树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阳光的精神面貌,营造“以体育人、以美…

青马工程|闽南科技学院校党委书记李旭为青马班作学习辅导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会作风建设意义,加强青年学生干部队伍建设。4月16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

商学院团委成功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5月5日,谢子龙摄影艺术馆内光影流转,由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与艺术馆联袂打造的“影像志愿艺路生光…

商学院团委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5月3日,一场名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在谢子龙摄影艺术馆精彩启幕。此次活动由商学院团…

新时代多维视域下女性幸福感的社会建构与提升路径 —— 以沈阳市 1640 个女性

一、调研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强调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国家和辽宁省也相继出台妇女发展纲要与规划,为…

最新发布

【地理与旅游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 曲园学子暑期行:与“食”相处,必先“育”之
食育,指与各种“食物”与饮食有关的活动与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食”的知识,从而引导“食”的正确行为。为了进一步让“食”的科学知识、“食”的思维方式、“食”的选择能力、“食”的传扬精神“…
一师学子三下乡:走近“一门四忠烈“,感悟信仰的力量
大学生网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谢可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荟星源”党史教育团赴衡阳市衡南县归园开展“走近‘一门四忠烈,感悟信仰的力量’”的红色系列活动。(图为调研成员于衡阳市归园…
干好基层工作,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解优秀校友在基层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我跟随“建功立业优秀校友优秀校友实践团”于7月2日下午前往绩溪县荆州乡采访黄巍学长。途中经历351道弯的皖浙天路,切实的感受到了“真山真水真空气”,两旁的山脉…
刘邓大军纪念馆之行,传承红色之感悟·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由此所成立的位于安徽省临泉县的刘邓大军纪念馆不仅仅是一所地标性建筑,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红色精神产物,是寄托了人民群众渴望统一的…
湖北二师三下乡:爱心无疆,奉献无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于今年暑期前往湖北荆门进行支教服务,深入乡村腹地,与小朋友打成一片,奉献爱心。大学生志愿者将…
白羊山社区:一份不小的挑战!
细细回想,虽然这次志愿服务充满了挑战,却是幸福和欢乐的记忆占据了脑海的大部分空间,有不少的小朋友在老师投课当中都会认真听你讲课,不会也会及时提问,课后也会和老师谈心,最让我颇为感动的是一个叫萱…
听故事,看偶园历史风采
2023年暑假,为进一步了解青州文化历史的起源与发展,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社会实践队在2023年7月10日前往青州古城偶园历史文化区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图为延路人社会实践队在偶园集体留影偶园位于…
暑期“三下乡”——我为乡村振兴出份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6日,光电…
湖北学子三下乡:科技之光点亮智慧,纸飞机飞出心中畅想
大学生网报京山26日电(通讯员李沐风)为推进2023年京山市青少年希望家园帮扶留守儿童公益项目,做好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希望家园各建设点开展科技之光关爱留守儿童活动。7月26…
游历红色圣地 重温祖辈精彩——岳西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历史从来都不是从抽象的,初心也不会自然保质保鲜。只有回到过往的点位之中,看到一双双草鞋支撑的艰难跋涉,感受到革命前辈经历了何种磨砺,才能更好传承红色精神,激活红色基因。为此,我们针对继承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