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汲文化精华,促“两创”发展】——一路“统”行实践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作者:YOLO.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下,齐鲁大地文化春风劲拂,繁花满园绽放。

山东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新时代需求、遵循时代规律,在增添时代精神的基础上重获新生、重现光彩的过程。为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一路“统”行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中旬,针对家乡周边的山东民俗文化——宁阳“骆驼蹄”鞋展开实践。

图为一路“统”行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梁文京 摄

一路“统”行实践队队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并学习宁阳“骆驼蹄”鞋的发展历史和相关制作工艺。据悉,宁阳“骆驼蹄”鞋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制作,也是地方的一种纯手工制作的特色名品,其制作的过程十分的复杂,选取的材料更是丰富,成品的鞋子不仅造型优美,其图案更是展现的十分的精彩。

图为宁阳“骆驼蹄”鞋图案

骆驼蹄鞋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限制,百姓所穿的鞋只能用草绳编制或者棉布缝制,后来草鞋逐渐进化到布鞋,并经改进,制作出了专门为儿童所穿的骆驼蹄鞋,流传至今。

因做出的鞋和骆驼蹄的外形相似,所以便有了骆驼蹄鞋的名字。“做出来的骆驼蹄鞋主要给一岁以下的孩子穿,最多到四五岁便不再穿了。”一双地道标准的骆驼蹄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从搓麻线、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一双骆驼蹄鞋算是基本竣工了,但还要经过一番装饰,绣上精美的图案和提鞋的鞋页根才算大功告成。

由于时代进步,第一步搓麻线这道工序现在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些五颜六色的成品棉线。但随后的制作鞋底却是个耐心活。需要用白面粉熬好的浆糊将布料一层一层地铺好,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按照鞋样剪出外形,最后用麻线一针一针纳成鞋底,步骤十分繁杂。鞋底完成后便开始缝制鞋帮。鞋帮小样的外形和小船的侧面十分相像。由于鞋帮一般是红色,一般将鞋帮小样放在红布上,然后用红线将其缝在一起,小样中间填充一层薄薄的棉花,然后再放上其他颜色的布当作内衬,将棉花包裹在中间。

骆驼蹄鞋的缝制主要依靠老人们的心口相传。在制作每一双骆驼蹄鞋时,都会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是绣虎头,有的是绣猫头。但不管绣什么,都包含了长辈希望后辈吉祥如意的寄托。全部完工后,要用麻线沿着鞋帮的底部缝上一圈,最后在鞋跟处,用一块好看的正方形布块缝成提鞋的鞋页根,一双完好的骆驼蹄鞋便制作完成了。如今,宁阳“骆驼蹄”鞋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进步和制作成本低,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极少被人知晓,预计一二十年后,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图为宁阳老人手持“骆驼蹄”鞋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借鉴和吸收。对此,一路“统”行实践队队员表示,大学生应重视传统民俗文化,发现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并通过广泛途径做好家乡民俗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用实际行动加强宣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流传在生活中的民俗技艺就都能够活起来,让古物不再尘封、历史不再褪色。接续历史、传承文脉,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文化养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通过自身的绵薄之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更多年轻人生命的指明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向远筑梦”分队 顺利开展7月26日支教活动
为了传递“筑梦”公益的初心,促进教育公平,7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向远筑梦”分队在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顺利开展支教活动。上午,队员张莹在六年级进行民族文化课的教学。张莹首先邀请学生齐…
曲园学子三下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曲园学子三下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曲阜师范大学“‘氢’心向…
湖北暑期三下乡学子:基层连线,爱心家访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9日电(通讯员魏鑫琪)为了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希望之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京山市开展乡村支教公益活动。为了了解学生…
加速乡村发展,助力人才培养
7月2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的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走访了家乡周边的居民,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可为今后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陕西西安高家大院老腔的美丽与哲理和皮影戏的魅力与智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前往陕西西安的三下乡活动,主题是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选择了体验和观看陕西西安高家大院的老腔和皮影戏,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亲身经历,我深…
湖北学子三下乡:双向奔赴,用心守护
湖北学子三下乡:双向奔赴,用心守护中国青年网湖北鄂州7月27日电(通讯员王文琪)。2023年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在湖北鄂州进行支教活动。志愿者们根据当地环境文化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课程,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张蕊书山勤径学海泛舟今天是线上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作为班主任我需要准时提醒同学们进入相应的直播间以及了解他们上课的情况。今天的第…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张蕊爱与理想林语堂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相似,只是点缀了的希望和理想使他有所不同”。从中学开始我便有了一个支教的梦想,刚刚步入…
安徽学子三下乡:凝心铸魂强信仰,踔厉奋发建新功
在全党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2023年7月1日至30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
垦荒精神历久弥新,党员力量一脉相承 ——重庆大学山海传情实践团红色教育学习实践纪实
7月30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山海传情实践团返回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开展暑假社会实践,采访大陈岛第一代老垦荒队员张寿春(建国前老党员,95岁,曾任解放战争时敌后党组织交通员,1957年响应国家号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