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大学子三下乡:走进三贤故里,弘扬时代新风

来源: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郭泽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坚定文化自信尤为重要。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发展情况,7月中旬,长安大学“人文圣地寻非遗,千年灯影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开展专项调研活动。

走进传习馆,游历千年事

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是集展示、传承于一体的西北地区首家数字化非遗展馆,展示的万余件展品覆盖渭南全域,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非遗项目共计223项。实践团队走进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深入考察了华阴老腔、华县皮影、华阴迷胡、同州梆子等特色地方民艺,并全方位了解了月琴、二胡、板胡、铜碗等伴奏乐器。

图为实践团队在了解渭南碗碗腔

寻访传承人,体悟非遗情

世界的皮影在中国,中国的皮影在陕西,陕西的皮影在华县。华县皮影戏是流传于渭南地区的传统戏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华县皮影的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其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在中国傀儡戏剧中独树一帜。来到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同家村,实践团队同华县皮影传承人魏战备开展访谈,详细了华县皮影的历史起源、发展和当代传承的基本情况,学习了华县皮影“推皮走刀”的独特制作工艺,欣赏了明清时期制作的“灰皮影”。

图为实践队长同魏战备了解华州皮影雕刻技艺

节节清香竹,编织致富路

华州竹编技艺于2016年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由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竹编艺术制品享誉海内外。实践团队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文化站站长、华州竹编民俗专家杨建平的带领下,来到大明镇崔马村、兴国村,全方位了解了华州竹编的破篾、盘底、编制等工艺流程,参观了竹篮、竹筐、竹笼等产品。华州竹编深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了经济富裕与生态良好的协同发展。

图为杨建平向实践队员讲解华州甜竹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质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文化滋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2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忆红色人物 缅怀革命先烈

为了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喜迎二十大的召开,学党史铸初心暑假社会实践队持续开展“追忆红色人物,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首先于早上召……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追忆红色人物,感念红色历史

6月30日,今天是学党史铸初心暑假社会实践队实践的第十一天,今日的主题围绕“追忆红色人物”上午九点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线上会议,会议中队长安排了本次主题所需做的准备……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足迹,初心永照

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到第八天,开始了第二阶段“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的暑期活动,在队长的带领下大家集合在浙江省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前,这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足迹,映我初心

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到第八天,开始了第二阶段“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的暑期活动,在队长的带领下大家集合在浙江省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前,这里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访革命遗址,寻红色记忆

为了深化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6月27日,“学党史铸初心”实践队共计20人前往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烈……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之旅,薪火相传

今天学党史铸初心社会实践队迎来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七天,本次实践活动仍围绕“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为中心开展。学党史铸初心社会实践队组织的线下走访活动让社会实践队的每一……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发扬红船精神,走好脚下的路

今天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始了“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的第二天,经过内部商议,今天决定访问的遗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区。在队长的带领下,一起重温红船精神。……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进展,学党史铸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迎来了“走进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二个阶段。在队长的组织下,实践队跟随她的步伐来到一位队员的家乡,来到浙江省…… 铸初心社会实践队 许昌学院数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汽院学子三下乡:弘扬自强,传递关爱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正当时,支教,我们在行动——感悟篇
在我的生活中,每一次听到有关支教老师的消息,总会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奉献,以及他们对教育的执着,都让我萌生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去体验一下那种独特的教学生…
大学生三下乡:调研陕西皮影戏及陕西老腔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期:2023年7月21日导语:大学生网报西安7月21日电(通讯员叶帅刘欣媛杨俐琪)近日,一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组成的团队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高家大院,开展了对陕西老腔以及皮影戏…
湖北学子三下乡:筑梦美好暑假
为丰富落驾坪社区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让小朋友们过一个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7月11号上午9点,落驾坪社区“希望家园”暑期班正式开班啦!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和辖区内的八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全程参与本…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访居民,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参与霍邱县王截流乡的乡村振兴计划,我有以下几点工作体会: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通过参与乡村振兴计划,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乡村振兴计划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
打造特色畬乡旅游,带动畲民增收致富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学话传承,文旅兴相融”——“寻迹畬乡”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西天目山脚下的宁国市云梯乡千秋村。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保护村寨和省级生态村、安徽省“最干净景区景点及旅游乡村…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踏美丽汉坪村,行灾害后调研
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巩固理论知识。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实践团来到汉中市南郑区汉坪村,了解该村在2021年十月当地发生泥石流的影响与灾后人们的生活情况。托马斯富勒曾说过…
南职学子三下乡:心系老党员, 看望暖人心
2023年7月6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思想引领,科技春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在指导老师李先贵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宁市上林县龙贵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并组织服务团围绕“心系老党员,看望暖人心”主…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助力振兴,微尘传递希望。
湖北黄冈7月23日电(通讯员杨欣宜)用微微烛光,照亮前进路上的每一片风景。这个夏天,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同时为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自7月6日起,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推广绿色技术,助力乡村振兴(8)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10日电(通讯员李怡静)近期,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