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属于青年的一束光

来源: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金雅雯

为加强青少年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学习,宣扬中国革命文化,庚续传承红色血脉,2023年7月2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实践团前往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踏进渡江战役纪念馆那一刻,馆内所呈现出的一幕幕都让我感到震惊。许多为国为民的革命英雄在这里诞生,这些革命者的存在、故事的流传,无言诉说着那段一腔热血向光明的峥嵘历史。这些凝聚着精魂的历史印记,犹如一座座丰碑,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代表着青春与热血,赓续着精神与信仰的初心。

深入走进馆内,我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听讲解员讲解当年的那些故事。活动开始之前,团队成员给每一位少先队员都佩戴上了红领巾,告诉他们需要在会场内保持严肃的态度和最崇高的敬意。当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亲眼看到那些破损的衣服,才明白革命先辈忍受的是何种的严寒和饥饿;当我亲耳听到他们当年作战的艰辛和不易,才明白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此的巨大。现如今,我们过上了好的日子,不用考虑严寒和饥饿,但却陷入了另一种迷茫,既然战乱已经离我们而去,为何还要继续前行,我们到底在追寻着什么?我想,只有我们严肃的面对过去的记录的一张张照片,敬畏着那一杆杆依旧发亮的枪,了解过去的故事,我们才能真正的明白我们该追寻的是怎样的一束光!

重回“历史现场”,“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解说员望着馆内的群众雕塑,动情地介绍,我被先辈们保家卫国,尽全力支援战争的决心所感动。我不禁想到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很多国家因为疫情的突然袭来陷入了恐慌。中国临危不乱,首先下令武汉封城,减缓疫情蔓延。疫情爆发之初,正是中国的新年,是人们团圆的日子。许多医护工作人员主动请缨,前往疫情前线,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那一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将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如今我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在这条路上,从不是哪一个人为之奋斗,而是一群人共同努力,这是一条用血与泪走出来的路,这是一条用挺拔的身躯和钢铁般的意志闯出来的路,这更是一条用信仰和理想搏出来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在如今的繁华盛世当中,我看见过教师灯下备案,教书育人;我看见过警察街道执勤,恪尽职守;也看见过医生望闻问切,兢兢业业……但却有这么一些人,拒绝饮水思源,否认历史,抹黑我们的英雄,更有甚者穿着日军衣服,到抗战纪念馆门前装腔作势。每每想到这,就令我痛心。但当我望向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各个陈列品,听着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们艰难的抗战故事,观察到我们优秀少先队员明亮的眸中竟闪烁着滴滴泪光,我内心忽然就释然了,我们的未来是蓬勃向上的,黑暗绝对不会掩盖住光的绚烂!

我想,我们需要去追寻的是一群人,是一种精神,更是一束光!

当我不断向内深入,在其中的一个展厅,我看到了在一面面白英石上刻着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名字和所在的队伍。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或许不能够被大家熟知,但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却深深印刻在我们每个中国青年的心中,一撇一捺,一笔一画,都包含着如今的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可是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搭起了一座平安的城墙。所以,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后, 我们决定带着少先队员们进行红船模型的拼装。模型组装过程十分不易,木质模型难以组装并且易碎,少先队员们一个个都鼓足干劲,努力完成这次的任务。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告诉少先队员们,每件事情的完成都来之不易,我们通过拼装红船模型,感受当年先辈们在嘉兴南湖上开展秘密活动时的不易。同时学习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在最后,我们带领少先队员们一起唱国歌,注视着国旗渐渐升起,告诉他们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再接再厉。临走之前,我告诉他们:“今后如果你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就请照着国旗升起的地方走,因为那就是希望!”和每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一一告别,内心希望他们能够坚定自己的初心,饮水思源,为国争光,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也是对我自己一个要求。

硝烟散去,故地尚存。当年革命活动和旧址,重要革命历史人物的故居、纪念碑,以及反映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文字、图片、舞蹈、词曲等,都生动体现了红色经典魅力,见证了那段光辉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为新青年,我们应该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投入到社会实践和工作当中,大力宣传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青年成为自己一束光,成为时代的一束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6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暑期“三下乡” | 机电工程学院“淑英”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纪实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和巍巍祁连-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览,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的公开办事机构的历史作用和红军西路军的艰苦奋斗历程;…
春语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
春语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巢湖学院启明星心理协会赴合肥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教育关爱团队,2023暑期来到合肥市春语儿童康复中心提供志愿服务。有这样一群孩子,你以往是否默默地关注过他们他们有手有脚,却无法…
探寻文化瑰宝,即墨古城惊艳亮相
导语:作为青岛的历史名城,即墨古城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遗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文化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为了唤起大家对古城文化的重视,本次社会实践主题选为三下乡文化振兴活动,…
追星星的孩子
追星星的孩子荷花三百里,草木正葱郁,伴随着烈日炎炎,七月的帷幕缓缓拉开。2023年7月3号,我跟随巢湖学院启明星心理协会赴合肥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支援关爱团队一起来到了合肥市蜀山区春语儿童康复中心,开展…
“青春逐梦”黄河实践队——东营篇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所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位列其中。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 乡村社区建设与文化设施配套及服务现状的调查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乡村社区建设与文化设施配套及服务现状的调查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寻访乡村社区建设与文化设施配套及服务现状的调查”暑假实践队张伟冬于2023年8…
点亮心灵之翼,舞动特殊儿童的希望
点亮心灵之翼,舞动特殊儿童的希望2023年7月3日,我跟随巢湖学院启明星心理协会赴合肥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志愿关爱团队一起来到安徽省合肥市春语儿童康复中心,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五天的时光,杂糅着幸…
赴滁州市博物馆实践分队
博物馆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方式,它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的机会。在博物馆中,观众可以通过展品、展览和互动活动来获取知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并且体验到独特的艺…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实践纪实:青春筑梦三下乡,砥砺奋进正当时
7月15日至7月19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青心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东镇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深入万东镇五和村,形式多样,以“助力乡村…
南财学子三下乡——回望长征来时路,砥砺奋进再出发
于都7月26日电(通讯员许珺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7月22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破晓而达”项目组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参观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