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三下乡:悠悠千古香,情在此香草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吕新宇 付博宇 何

为了解寿州非遗,传承楚都古韵,弘扬寿州新风,8月3日,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重点团队——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报恩寺街,对香草技艺传承人郑以禄进行了采访,并在寿县首届“寿州工匠”李芬芬的指导下学习了端午节香包的手工制作。

团队与寿州香草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合照

有句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寿州香草的气味也不怕“巷子深”,可称为香飘万里。进入报恩寺街,清和绘影的队员们就都开始嗅到了幽幽清香,沁人心脾,且引人遐想。除此之外,寿州香草工艺品的制作也颇让人惊喜。队员们迈进郑氏寿州香草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设计新颖的香囊。再向前走,几排刺绣精美的团扇列在柜台之上,团扇绣的无论是孔雀、熊猫等动物,还是梅花、竹子等植物,皆栩栩如生。然后往左回头,工艺精湛的手包挂于墙上,色彩缤纷。在旁边,还能看到店员细致的制作香囊过程,手艺极其巧妙。总之,在这里不仅满足了人的嗅觉之欲,还让人眼花缭乱。

寿州香草成品展示

寿州香草是故乡的“香草”。《凤台县志·食货志》记载:“江蓠,土人谓之离乡草,惟报恩寺后产之。或种以为业,十月布子,四月而刈,为煮之,纳诸坎,蹈以出汁,经宿而暴之,气类苏荏,妇女以渍油膏发,远方多来售之者。其草出境乃香,故谓之离乡草云。”据说它远离故土,其香益浓,游子佩带于其身可免思乡之苦。这是寿州香草又名“离香(乡)草”的真正原因。郑以禄十几年前离开故乡时,外婆给他收拾的行李放了一些“香草”,并叮嘱“想家了,就拿出来闻一闻”。当闻到如此亲切的味道,就让他神回故里,仿佛仍在故乡。香草在,故乡在,这也是他已七十八高龄,仍始终坚持香草的原因。

寿州香草不像世上公认的四大顶级香料沉香、麝香、檀香、龙涎香,让人感觉如高居庙堂、附庸雅士、触不可及,而是犹如东邻女伴、村歌社鼓、和蔼可亲。第一次闻它,会感觉清香无邪,直达心扉,绵延不绝,聚神安心。它生长于寿州古城东隅报恩寺周边的郑家庄,现为寿春镇东园村,总种植面积约四十亩。郑以禄说,种植超过此范围十多米之外,香草就会由空心变成实心了,且全无香味,因此,绝不可异地种植。曾有好事者偷草盗土回去种植也徒劳无益。寿州香草守护着此地,为人们避瘟除秽、安神醒脑、驱蚊防虫。

香草虽是寿州独有的传统绿色香薰植物,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外来化工香薰、香料的冲击,香草几乎没有了销售市场,以至于种植、生产都已近消失,连老祖宗以前留的窖池都不见了踪影。甚至在“文革”时期,香草被列为“资产阶级毒草”,不准耕种。但郑以禄冒着重重危险,在自家院里偷偷种植,凭借幼年起先辈的耳濡目染、口授心传,对香草的习性了然于胸,对耕种到收割及一系列复杂加工技艺过程的娴熟,重新建造了香草窖池,保护了香草的种植及制作技艺,保存了香草种子的“星星之火”。

在店的内室,李芬芬精心准备了做端午香囊的各种材料,不同的面料、香草包,还有一些缝纫工具,如针线、剪刀等。并且还准备了一个香囊的模板。因队员们都是初学者,本需队员个人剪裁和缝制的的布料也被剪好,用针线固定在一起,并保证了四周留有一段便于香料的添加开口。队员们在李芬芬的指导下,有序地穿针引线、打结、缝固提绳、加入香料、封固缝口。最后,队员们都完成了香囊的制作,将香囊修整,竟然还没有无多余线头。

李芬芬指导团队成员制作寿州香草画面

在做香囊的过程中,李芬芬说,她在平时会开展手工制作课程,帮助社区辖区内低收入女性、无收入女性、残疾人及儿童群体。并且目前通过国家的特色扶贫产业的扶持,香草在本地形成了特色产业,但尚未形成规模市场。手工制品可以在家自己生产,产品可以通过当地交易市场或通过特色宣传渠道流通国内外。但当地有不少女性因为家庭坏境和自身思想束缚,一直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创造就业意识。她希望通过活动让她们学习技术,提升创业意识,来发展自身。并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还有儿童,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发展。这些是以香草为桥梁的活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帮助着当地人民。

制作寿州香草画面

虽寿州香草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淮南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寿州香草的传播并不深远,仍有许多年轻人对此不了解,甚至包括当地年轻人。所以将传统制作技艺弘扬下去,使之绵延不绝是需要攻克的难题,把香草不离不弃,弘扬香草文化,努力让寿州香草成为人们青睐的旅游特产,让回家的游子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都能带着故乡的情结和异地的芳香归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官40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流离半生,九死一生。屡遭挫折的苏轼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的阴暗、卑鄙和险恶。他深感人生如梦:“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孤寂迷茫时,他也曾萌生退隐之念:“我…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才能,每次苏轼有了新作品,欧阳修立马“点赞转发评论”。有了文豪欧阳修背书,苏轼飞速涨粉,很快成了京师顶流。然而,就在苏轼名声大噪时,家乡传来消息,他的母亲程氏病故,他离开京…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北宋景祐三年(1037),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民间传说,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忽然离奇地花草凋零。后世便因此流传下一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说苏家三父子用尽了眉山…
合肥学院三下乡:品舌尖美味,传豆腐技艺
为深入挖掘寿县文化旅游潜力,突破旅游发展中的阻碍,调查研究寿县历史文化、当地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8月4日中午两点,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
合肥学院三下乡:怀鸿鹄之志,扬非遗新风
大救驾为传承楚都遗韵,弘扬寿州新风,感受非遗文化的时代魅力,8月6日,合肥学院“三下乡”寿州文旅融创团队来到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对“大救驾”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朱…
合肥学院三下乡:弦耕不辍,铸就非遗瑰宝
楚人好乐。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楚人能歌善舞,且蔚然成风。上至楚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崇尚音乐舞蹈。寿州锣鼓便是楚文化千百年历史长廊上那璀璨的瑰宝。作为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寿州…
红色古迹考察队探寻青岛党史记忆——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色精神党的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拼搏奋斗的血泪史。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红色古迹考察实践队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进行了主题为“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
徐州医科大学三下乡:爱在夕阳,智享生活
为有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增强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的防范意识,切实维护老年人利益,2023年7月5日,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青春助老送健康,守护最美夕阳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大学生智慧助…
“启仰”社会实践团队个人总结
柯镇桂/文本次“启仰”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2023年7月8日于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在廉江市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了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致力于发掘乡村故事、乡村文化并加以宣传,使当地的文化、…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民族舞蹈进乡村,乡村振兴共奋进
中国青年网安陆8月19日电(通讯员黄莺)岁月泼墨,坠下繁花,盛开的是中华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文化。我们头顶苍穹,脚踏神舟,时序轮转,丹心永固。为了能让当地学生领略民族舞的独特魅力,结合当地的乡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