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方兴未艾马尾绣,乡村振兴金凤凰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李织羽

(通讯员 李织羽)为积极落实“三下乡”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志愿者在实现乡村振兴,发扬非遗文化的作用,2023年7月19日至2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都水族马尾绣调研小组来到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采取先实地走访调查,了解马尾绣在当地现状,再整理分析得出相关方案的思路进行实施,以助力马尾绣发展。

了解马尾绣发展,找准传承关键

在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团队通过深入调查,切身感受马尾绣对于水族妇女的重要性,以及对水族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影响。在同水族居民相处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利用采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马尾绣真实客观的相关信息。

实践团队陆续对马尾绣非遗传承人宋水仙、人大代表潘文甜、三都县文旅局马尾绣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马尾绣协会会长韦应丽进行专访。同时团队也关注到涉及马尾绣业务销售的凤羽公司,对其总经理进行了专访。

通过专访,实践团队了解到马尾绣发展的局限及进入市场缺乏机遇等问题。目前马尾绣在当地有不少制作者,但是销量并不高。相比同批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绣、苏绣等来说,马尾绣的知名度较低,甚至部分当地水族人都不知道马尾绣的存在。而且绣娘多以四十岁以上为主,年轻一辈学习马尾绣技艺的极少。最突出的问题是:马尾绣绣片图案虽大体以花鸟虫鱼、水书文字为主,却是在相同图案大轮廓下,进行创新改变,从而使每一幅马尾绣都独一无二。而在这种创新下,要求熟练掌握图案花纹的设计绘制。这类绣娘年岁较大且少,生产也多以一个绣娘设计绘制完成后分工给其他绣娘绣制。把握住传承的方向,离不开宣传与销售,守旧和创新。

深挖马尾绣亮点,确定创新方向

在调研走访阶段,实践团队就马尾绣相关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进行了系统性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实践团队发现,马尾绣选择马尾作为绣线,具有纤维长、拉力强、耐磨耐湿,不易折断等优质特点,是刺绣不易损坏腐蚀的原因,也是目前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原因所在。选用马尾作为刺绣材料,能够使打造出来的刺绣品长期保存,在经历了千年的时间浸润后,马尾绣在新时代里依旧静静散发着自己的光彩。一块做工用料极佳的马尾绣背带,甚至可以历经四代子孙,而光泽不改。但部分消费者认为,马尾绣制品实用性较低,局限于装饰作用,不愿意大量购买。针对马尾绣自身所具有的耐久性和马尾绣面临的实用性较弱的问题,实践团队建议:不仅仅停留在“布上做绣”,还需要考虑大力发展“皮上刺绣”。皮革相对布料来讲,材质更为坚韧,提高了使用的耐久性,将马尾绣优势扩大。同时,马尾绣制品在整体上会提高成本,可以结合当下市场刺绣在现代服饰、箱包上的运用,与品牌合作,打造系列制品,利用绣片独特性,开拓高端定制市场。

马尾绣的产品要想真正流入更广泛的市场,技术就不能停滞不前。材质的改变不仅要求绣娘刺绣手艺娴熟,还要求绣娘在刺绣过程中更加细腻。为此,当地政府组织绣娘们去各地学习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技艺以此改良马尾绣技术、丰富马尾绣产品属性。做到在马尾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刺绣技术和现代设计,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马尾绣作品。

为发扬马尾绣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队积极开展线上宣传活动。通过创建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APP账号,对马尾绣的制作过程及文化历史进行视频剪辑和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马尾绣的知名度,增加浏览量,同时进行文稿撰写,对马尾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字性的宣传。实践团队牢牢抓住马尾绣观赏性高、制品的唯一性及耐久性等特点作为宣传点进行宣传,以达到扩大其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在采访马尾绣协会会长韦应丽时得知,中和镇杨柳村马尾绣协会主要以一“绣”三帮模式开展以马尾绣为依托的水族特色刺绣产业,即“绣”稳一门增收路,帮谋一个好职业,帮树一个好家风,帮育一个好孩子来。通过采取订单加工的方式制作马尾绣工艺品,加入的水族妇女就能依靠刺绣年均增收一万元以上,多的能达到3万左右。不仅如此,马尾绣产业也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缓解了部分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出现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让众多水族妇女在从事马尾绣的事业中找到归属感,让水族马尾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建议:将一“绣”三帮模式在水族集中社区推广,呼吁在家的水族妇女积极参与,在传承马尾绣技艺与文化的同时,壮大马尾绣事业,增加家庭收入。

但不可忽略的是,依靠订单销售这一销售渠道极大程度的受到疫情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疫情期间马尾绣的订单数骤减,导致绣娘们的收入大幅降低。因此,稳定销售量、拓宽销售渠道,是目前提高绣娘收入,提高乡村整体收入的重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实践团队建议:考虑与存在马尾绣相关销售业务的公司合作,形成生产链,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寻找合适的品牌商考虑联动系列。利用直播的形式对马尾绣进行销售,并聘请代言人推广,鼓励购买者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与推荐,以此吸引更多顾客。

拥有悠久历史的三都马尾绣,是烙印在本族人血液的符号。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尾绣获得了走出村寨,走上更大的舞台的大好机会,让更多人们认识到、了解到它的美。而马尾绣应对如今的时代风口,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传承马尾绣,要积极拓宽创新思路,利用互联网等大数据渠道加以宣传,最终使乡村振兴硕果累累,焕发出勃勃生机。实践团队相信马尾绣不再只是藏在水族的“金凤凰”,它会飞到同样喜爱马尾绣的人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汽院学子三下乡:暑期乒乓展风采 安全教育筑防线

钟祥7月10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深刻地体会乡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大学生“三下乡……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科学实验添趣味 安全讲座护童心

钟祥7月10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大……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锋助力 梦想起航

钟祥7月10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助推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打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壁垒,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多彩课堂育智慧 趣味游戏添活力

钟祥7月11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深入体验乡村教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汽院学子三下乡:趣味折纸相伴 欢乐游戏同行

钟祥7月11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深入体验乡村教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折纸启智 音乐润心

钟祥7月11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给小朋友们带去更多的趣味与欢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防火知识进校园 折纸艺术展童趣

钟祥7月11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生“……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筑牢校园防火线 培育自信向阳花

8月10日电(通讯员柳小晶)为了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引导孩子们正视个人心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开展了大学生…… 柳小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车驰冷骤”团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车驰冷骤”团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目标驱动之下,我国不断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张,带动热管理系统需求也随之增长。为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机…
阅读中见成长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芳华工匠实践团决定走进小学,开展以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为核心的阅读课。通过这次…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
踏锦绣黔程,扬非遗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了解和弘扬非遗文化,2023年7月19日至2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都水族马尾绣调研小组来到了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深入调查了当地马尾绣现状;借助…
南邮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薪火相传,为准大学生筑梦青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应把握时间,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进步,勇立时代潮头。2023年7月27日,南京邮电大学“助凤展翅南邮小分队”在淮安开展了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
安徽师大学子高举文化火炬,促进方言传承
滁州8月9号电(通讯员黄义月)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团队黄义月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9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开展了谚语收集采录行动。普通话的普及也是这一发展下的大势所趋…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美好于当下,青春正当时
人们常说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全面性大学。为了得到锻炼,我积极加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赴中庙姥山岛“用艺术讲述乡土”主题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4日前往巢湖姥山岛景区进行志愿讲解和二十四节气石墩彩绘…
“阳光少年·共同成长” | 2023红河州青少年交流计划系列暨希望工程阳光少年共同成长专项公益
7月30日上午,“阳光少年·共同成长”2023红河州青少年交流计划系列暨希望工程阳光少年共同成长专项公益夏令营活动开营仪式在红河州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行。本次莅临出征仪式现场的嘉宾包括江苏第二师范…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授业路,安全科普行”三下乡
青年授业路,安全科普行皖北颍州,颍水长流悠悠淮河九曲流,袅袅青烟伴作云。为帮助皖北地区乡镇学校提升学生综合发展能力,提升当地居民防诈骗、防自然灾害的认识程度,7月9日至15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
爱老爱小,志愿同行
七月,绿意葱茏,骄阳似火,遍地充满着火一般的热情。今天,我们“医心守护,朝夕美好”——护理学院“为老为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再一次来到杭州市滨江区缤纷未来社区开展暑期志愿活动。上午,我们陆续开展…
走进乡村宣讲 预防肺结核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宣传“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指示,2023年7月17日西安培华学院青歌志愿服务队赴千阳县冉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