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赴滁州博物馆 探索红色精神

来源: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年年有

8月19日电(通讯员 孙晓梅 钮雅琴 陈星珂 王维)7月13日,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赴滁州城市探索城市记忆实践的八名学生参观了滁州博物馆。 根据2019年9月滁州博物馆官网显示了解到,滁州博物馆藏有文物和标本15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243件,设有《襟江带淮 名山秀水——滁州自然风物陈列》和《风云江淮 诗咏琅琊——滁州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展区。此次实践小分队主要通过这俩个展区带我们了解滁州的历史,感受这个充满着岁月洗礼过的地方散发的魅力。  在到达博物馆后,小组成员在博物馆正大门进行合影,而后由组长带队,进行身份信息登记以及身份证刷卡进入,进入博物馆内后小组成员从一楼自由参观,从一楼的自然风物陈列到二楼的历史文化陈列等。待小组所有成员参观完后在博物馆的正大门清点人数,以防出现人数缺少的现象。  当走进“襟江带淮,名秀山水”自然风物陈列展区,团队成员仿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滁州以前的自然风貌和山水之乐,此情此景不由想到千年前的古人所说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胜景,就是眼前这番....美妙的让人不想离去。他们观察到滁博的自然展厅是将实物藏品与数字化结合,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滁州复杂多变的自然风貌。越进入里面,一个个模型生动形象,鸟啼虫叫声,声声悦耳,婉婉动听;更有光怪陆离的喀斯特韭山溶洞、怪石接天的岩溶狼巷迷谷、草木不生的丹霞大横山、烟波浩渺的湿地泽国......脚步变换间已游遍滁州各色特色景区。再往前走,芳草如茵,河流如带,牛羊成群,这是草原牧场的复原场景。幽深林间,有蓊郁的醉翁榆在舒展枝叶,大小野生动物的身影点缀其间,配上音效 ,更是让人觉得现在就是身在其中,令人不禁驻足流连。千年前的古人游山玩水,怡然自得,乐趣无穷,由景色而引发的情感油然而生,更是能感受到古人来此便不想离去。 拐上二楼进入《风云江淮,诗咏琅琊——滁州历史文化陈列》这一展区,恍惚间如穿越时空阻隔,眼前由自然风景转换为厚重的历史,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画面将历史风云一一再现,千年亭城如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万千思绪涌入心头,充满历史感的文物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的智慧。春秋吴楚文化的交融、唐宋文人诗词的应和、大明开天首郡的恢弘......亭城以其多元包容的特性展现着深厚人文底蕴。滁州名字由来?何时建制?历史上又有过怎样的变化与转折?它又孕育过哪些引领一时的潮流历史人物?这些问题都能在滁博的历史展厅内一一得到解答。历史厅通过数量众多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展品,全景细致地展示了滁州古往今来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图景。对历史点滴,“开天首郡”明中都古城的恢弘壮丽;欧文苏字碑传诵一时的文采风流;北宋开国帝王赵匡胤勇破清流关的赫赫战功;先秦中原民族和淮夷部落的碰撞交流;侯家寨遗址先民开启七千年文明进程的筚路蓝缕...... 更是让人为之一振。滁州自古为西吴湖熟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和淮扬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熠熠生辉。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东”。滁州吴风汉韵,底蕴深厚,历史上无数文人骚客,王侯将领流连于此,徘徊于山水之间。漫步在此,与古人穿越时空的碰撞,感受着当时他内心的悸动。昔人已去,生命无法永恒,但从那微微泛黄的史册上,领略昔日的辉煌。 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滁州更是有“金陵锁钥” “江淮保障”的美称。数千载的岁月流转、沧海变迁,滁州,越发显得神定气闲,清新脱俗。 滁州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沉醉不已,历史文化底蕴更是钟灵毓秀。  而以“滁传--走进滁州,传播历史”为主题,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来激发探求知识的兴趣;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深刻感悟历史,了解各民族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让大家牢记中国的历史,继承民族团结精神,从自身做起,维护、传承华夏文明,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实现伟大中国梦,既是父辈们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学生的神圣使命。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激励我们更加茁壮成长。  小组成员总结此次参观所记录的笔记或者是所拍的照片,在大多数照片中挑选部分照片出来上交,条件允许的话制作成视频或者ppt等。在参观后由小组的组长负责发布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的人群,调查方式可分为:“网络问卷”,“纸质问卷”:“口述问卷”,走进博物馆,学习历史文化,感受并学习老一辈的精神。在发布后供他人填写,待数天之后进行总结交给组长,再由组长进行最后所需资料的整理。 博物馆是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橱窗,也是对公众进行文化普及的机构。并且参观博物馆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博物馆的意识,并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启蒙知识的源源活水,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  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形成的青少年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类文明足迹都印刻在文物中,观览过程其实是开拓视野、拥抱文化生活的方式。一方场馆,记录历史,作为皖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滁州市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传承滁州历史文化、留住文明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用笔描绘青春 色彩缤纷乡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一队来到赵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于7月6日开展墙绘工程。围绕“用艺术点亮赵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正式开…
西建大安德学院“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王宣博/文王宣博图西建大安德学院赴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展开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当地政府热情接待了“重庆实践团”5位大…
用漫画传递温暖,让爱走进心间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以及全社会范国内举办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因患有心理疾病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仍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关于我们的爱心三下乡赴安陆支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穿着蓝色的队服,向孝感安陆出发。坐上五个小时的车,抵达车站;我们很幸运,到达车站后,还有校长主任专车载我们到安陆,我们一路顺风,无风无雨。到了安陆,…
探访战争遗迹 感悟红色文化
4日上午,队员们来到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赵家棚抗日民主根据地烈士英名表,密密麻麻的名字排列在一起,让人感到心痛。拾级而上,纪念碑矗立在最高处,想必是怀念那些逝去的战士们。队员们有序站在…
沿历史之痕,寻觅锡城文化
中国青年网无锡8月20日电(通讯员余琳)为积极响应时代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23年7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盛世逢青年”实践团队——城市宣传小分队前往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展开实践调…
西财大学子三下乡:籽籽同心,筑梦“疆”来
西安财经大学杨金云老师和百合提努尔·普拉提老师带领不同民族的7名同学共同组建“仙财石榴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石河子开展为期15天的“学思践悟二十大,财籽共绘同心圆”…
古林记忆馆的历来发展
从2018年至今,古林记忆馆开馆已有五年,它不仅是传承记忆的历史馆,它本身也作为文物而存在。为了细致了解古林记忆馆在这五年中的发展与成效,7月4日,宁波大学“人文·力量”|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乡村…
古林记忆馆馆长眼中的记忆馆
7月4日,宁波大学“人文·力量”|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实践队团队赴古林镇小分队来到了古林记忆馆,在做好前期拜访工作与征求的前提下,小队对陈金国馆长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了解了馆…
走进何家岩,创造新生活
近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5名成员前往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立足于稻谷据了解,近年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