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青协三下乡:传承岐山非遗精髓,挖掘周朝文化根基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刘延 侯一鑫 刘卜

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需求,加强非遗保护。2023年8月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宝鸡市岐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开始调研实践。

岐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地理位置孕育了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的文化与技艺。因此,岐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素有周公故里,礼仪之乡,青铜器之乡,千年古县等诸多美誉。非遗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积淀,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践团在中国·周原合照

首日,实践团前往宝鸡市岐山县中国·周原进行实践调研。岐山周原,华夏文化发轫,周朝肇始。周文化源头,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精神影响深远,奠定世界文化坐标至高地位。实践团通过调研了解:周原景区有许多现代手法复原的周朝建筑。例如,明堂,坐北朝南,代表性建筑,仿古立柱、夯土实墙、真草屋顶,生动展现周朝都城建筑风格和礼制建筑的恢弘气象。

图为实践团在周公汉白玉雕像前合照

接着,调研团继续深入,追随古风古迹,调研团前往岐山县凤鸣镇周公庙,此地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风景秀丽,三面环山。《诗经》中有文描述此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聆听讲解,成员了解了周公庙历史和建筑群相关文化,切实亲近周文化本源。

图为实践团聆听讲解

岐山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留存于于古建筑之中,同样传承在艺术文化里。考察的第二天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文化馆及非遗文化陈列馆进行参观,了解了岐山各种艺术技艺的发展历程。造型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的剪纸、刺绣;栩栩如生,变化自如的皮影;似漫画般夸张,尽揽世态人情的马勺脸谱,给实践团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为剪纸作品

图为漆艺绘画作品

图为非遗陈列馆合照

之后,追随古代伟人的遗迹,实践团前往五丈原诸葛亮庙等地进一步对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进行调研走访。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诸葛庙

岐山美食同样是深厚文化的一部分,考察实践的第三天,实践团走进了中国醇醋文化体验基地——岐山天缘进行参观学习。当地岐山天缘食品有限公司文旅事业部张经理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岐山醋的发展历史,了解了天缘老作坊制醋的历史及其制作工艺,并品尝了醋粉、苹果醋等醋制食品。

最后,天缘董事长助理马伟刚先生组织座谈会就本次实践作总结交流。”人力部经理李丽珑女士及文旅事业部经理张显先生也出席本次会议,实践团队和马总对这次参观做了感想交流与总结,马总也对本次实践活动表达了赞赏。马总对我们说:“大学生就是未来之星,欢迎你们的到来,与你们对话,就是与未来对话,我们乐意与未来对话!”

图为张经理讲解醋文化

图为张经理介绍制醋工艺

图为讲解醋产品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尝醋制品

图为座谈会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当天,实践团又来到了岐山百年老店“美阳馆”,了解了岐山面制作的工艺,并品尝岐山臊子面。这些朴实却又色香味俱全的当地美食让实践团成员更加体会到了中华美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

店长介绍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岐山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魅力,岐山臊子面用9个字高度概括了这种美食的特点,薄,劲,光讲的是面,辣,酸,香讲的是汤,煎,稀,汪讲的是吃法,臊子面就是周文化的活化石,地下埋的是青铜器,地上留下的是臊子面。

图为臊子面半成品

图为店长讲解相关知识

随后,实践团来到岐山县档案馆,更深一步了解岐山的周文化与非遗文化。团队成员在岐山档案馆进行周文化文献,非遗书目的的研究。周公故里,凤鸣岐山。岐山,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王朝在朝阳中兴起。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周礼文化经过几千年传承和发展积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道德传统。其中蕴含的和谐意愿,小康大同等思想,更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图为实践团成员查阅文献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档案馆

图为实践团在档案馆前合影

考察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探访了当地企业德有邻食品公司。在德有邻文旅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品牌文化馆、辣椒博物馆。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故称德有邻。德有邻对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非常重视,在发展自身辣椒产业的同时,通过推出秦椒文化大礼盒的方式宣传当地文化。

最后,实践团在德有邻的创始人暨总经理——吕怀理经理盛情邀请下,开展了一次友好亲切的座谈会。吕总和文旅部门部长李静出席会议,吕怀理先生在食品行业深耕二三十年,认准一件事:千百年来祖先留下来的岐山美食文化可挖掘、探索的东西有很多,他希望将家乡的秦椒宣传出去。秦椒是周秦人引以为傲的风味,德有邻希望将周文化与秦椒结合进行推广。在味蕾之间塑造企业、周文化的灵魂。

图为品牌缘起

至此,本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赴宝鸡市岐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回首过往,旅途虽短,却收获颇丰。岐山有文武圣地,礼仪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有岐山臊子面,岐山醋等特色美食;有皮影,刺绣,剪纸等艺术技艺。这些在西岐大地上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给实践团员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坚定了大家了解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宣传非遗文化的信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3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

在调查中,我们得到了调查地居民给予的热情积极的帮助与回应。我们了解到,现在农村合作医疗舆论宣传力度大大增强,居民参与新农合的意识与积极性也获得很大提高。过去新农合保障水平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状况调查

在多天的活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研。以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农村居民的一大困难,随着新农合的逐步深入与普及,这类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新型农村合……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和谐社会建设状况调查

这次的社会主义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状况调查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很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这确实是非常的有意义,这次去到了乡下,确实让我有一番深刻的体验,以前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这次我是牢牢的把握住了机会,认真的在做……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一步一个脚印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有感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顾名思义,“烟熏火燎”…… 8080zz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关老爱幼助残 志愿服务下乡
2023年7月20日至2023年8月6日,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吕梦汝、高天乐、王琪、黄蓉琳、侯嘉琪、逄冉6名学生在队长黄蓉琳的带领下,组成暑假三下乡队伍——行成于思志愿服务队。服务队队员在自己的家乡,积极开展主题为…
滁院学子三下乡,享乡村发展成果
大学生网报8月29日电(通讯员张文斌陆旭东)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探访民意,了解民情,共享乡村发展成就,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深入基层,于8月22日赴滁州市定远县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
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与转型的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在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变革,中国提出了“互联网+”…
希望家园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铁佛寺社区一年一度的“希望家园”又开课了!来自湖北文理学院的志愿者们给社区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丰富精彩的垃圾分类宣传课。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大孩子、小孩子一起观看…
大学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时间:2023年7月23日实践地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实践过程及体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
党史精神学习感悟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所在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决定前往就近的红色博物馆深入了解,也是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我们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设计开展活动,广泛开展以学习宣传…
科创赋能杭城路,砥志研思筑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响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壹品印象·循浙逐熹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24日至7月28日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开展社会实践…
倡导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本次三下乡活动由电气信息学院学生主要负责。此活动先通过给社区居民分享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居民…
探索历史发展
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我们组以“时代发展我观看,历史成就我观察”为主题,暑假我们来到无锡博物馆进行实践,无锡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多样,主要以古代书画、历代紫砂、惠山泥人、近现代革命文物和民族工商业文物为…
暑期 “ 三下乡 “ 信息学子赴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回忆红色
近日,滁州学院赴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小分队前往南京市鼓楼区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为期两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提高当代青年红色爱国精神。6月20日上午8点小分队成员在滁州学院东门集合,在小队队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