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平野 爱心支教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单国强

【中国大学生网报桂林9月6日电】(通讯员单国强徐泽彬 张永欢)8月26日,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地学科普互联共进实践团在桂林市龙胜县平野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给缺乏地学知识的孩子进行了地学科普,同时也和校长进行了对话。同时针对当地的百姓进行了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从孩童到老年不同年龄段的知识科普,让知识与安全能够互融互通,让孩子的梦想从小启航,让安全时时保持在第一位,也让乡村振兴时时在路上。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寻访互联增实地学科普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十位成员去了桂林市龙胜县平野小学。在此期间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给小孩子科普他们所未知的知识。让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好奇心一直保持探索的状态。我们用所知来教授不知,用所学皆有用的教学理念。去给孩子们科普一段既好玩又能长知识的科普项目。在这个期间。我们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和孩童们一起增长知识的时间是很令人向往的,因此在孩童给我定格的时间里。我也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心得。

科普不仅仅体现的是知识,更是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机会

对于小孩子来说,获取知识的方式仅仅来自于课本。出生于农村的家庭,没有很好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因此科普成为了一项很好给孩子们增长知识,激发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好奇心的一种方式之一。但是往往很多的小学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有幸的就是我们能够去龙胜县平野小学。为孩子们科普不同的知识。当然,为了给孩子们多点关心和爱护。我们团队派了三位科普人员。给孩子们科普不同的知识来让他们对不同的事物有所了解。其中,珊瑚恐龙和宝石成为了我们科普的主力军。我们始终秉持着所普皆有用,所学就会有启发,事后能保护的教学的理念,为孩子们在他所空缺的地方,给他们一种新的认知高度。其中恐龙是我所讲的一部分,由于依托我们学校有恐龙化石,有恐龙仿真模型。并且在这个时代,恐龙已经远远的不复存在,孩子们所能了解的,往往只能在网上获取。给他们用一种生动而贴切的科普方式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因此我所采用了科普与动手实践的相结合的方式来给孩子们进行科普恐龙。让他们对恐龙这个曾经地球的霸主也有所了解。讲述的虽然是恐龙的起源,但带给孩子们的遐想是无限的。它不仅仅停留在恐龙的诞生之际。也许他们会衍生出恐龙是胎生还是卵生?到底什么时间才是恐龙的称霸时期?最大的龙是什么?最小的龙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他们都会在心里默默的产生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引导他们达到一种更高的认知程度。

科普是对过去与现在的人类认知的一种知识的交汇碰撞

过去的事物往往只发生在过去。现在的事情也只能发生在现在。过去的事情很难在现在再一次存在。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去看待某一种事物。因此我们的科普也是这样。我们谁也没有见过恐龙?但是我们有史料的记载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恐龙过去的故事。因此我们通过学习以前恐龙的史料帮助我们把我们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很好的去给小朋友们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新的好玩的有趣的恐龙故事。事物的发生往往交织穿插,不可能独立存在。过去的即为现在的,现在的即为未来的。我们所说的现在也许是将来的人类所说的过去,将来人类所说的现在也许在现在我们认为它是将来。因此,我们选择用科普来将知识传递下去,让孩子们了解过去的史实。了解史实后。让他们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如何。才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人类的发展。三叠纪与侏罗纪也许并不复存在了,但我们可以通过科普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三天一句侏罗纪这个恐龙称霸的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可以通过科普。过去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恐龙。是如何起源?并且在动植物灭绝的时代,它是又怎样存活下来,并且成为了时代的霸王?也许这就是过去知识于现在知识的交汇碰撞,在碰撞的那一刹那,每一笔都妙笔生花。

科普式的体验里应该有体验式的科普

与以往过去科普不同。我们注重的是体验式的科普,过去往往科普这一类活动。仅仅通过讲授知识,解答疑惑,来让孩子们有所了解。而我们这个团队觉得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对这些呆板的知识显得手足无措。如何才让孩子们通过科普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我们选择了体验式的科普。通过动手实践与科普的结合,让孩子们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动手动耳的同时。我们更开动了他们的脑筋。让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在这次科普中。我们采用了填色的方来更生动的让孩子们认识不同品种的恐龙并且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来给恐龙上色。很好的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动他们的脑筋。细则再细也画不出明天的太阳;月亮再圆也照不到地球上每一寸的土地。因此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科普,去给孩子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课普体验。

图为团队成员于孩子的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单国强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们带着“锦鲤和苔藓” “登上”乡村大舞台
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们带着“锦鲤和苔藓”“登上”乡村大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学生党员骨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带着创业热情和社会责…
浙江财经大学实践团再次创新!数款小游戏落实乡村振兴理论宣传!
浙江财经大学实践团再次创新!数款小游戏落实乡村振兴理论宣传!“哥哥姐姐们,今年我要把这些游戏分享给我的同学们!让大家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又一年暑期,浙江财经大学实践服务团再次发力,在丽水市查田…
体悟井冈精神,重走漫漫长征路
七月,一批来自台湾的学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来到了中国江西省吉安市的井冈山,重走了红军长征的征程,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传奇。“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影响”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斗争中…
安师大三下乡:传递爱心,助力乡镇教育
为了推动乡镇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批安徽师范大学的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前往阜阳市颍上县六十铺镇中心学校进行了为期22天的教学支教。志愿者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让…
深入养殖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赴西卜村调研队于9月6日前往西卜村开展调研。到达养殖小区后,实践成员与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黄河口镇等地“心系黄河,筑梦家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沿黄河各省区已闻令而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等地“心系黄河,筑梦家园”暑期社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沿黄河各省区已闻令而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
青年红色筑梦,探寻焦裕禄精神
青年红色筑梦,探寻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纪念馆坐落于淄博市博山区北岗山村,建成于1966年,1989年5月,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25周年之际,更名为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通过文字,照片,书法,绘画,影像,群雕…
走访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走访老兵,追忆峥嵘岁月每一位老兵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忆,他们从往昔的峥嵘岁月走来,经历了艰苦的革命斗争,保家卫国,为了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担当精神,用英…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乐游山大·唐启山缘”活动精彩举行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迎新季,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近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活动——“乐游山大•唐启山缘”,旨在帮助大一新生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并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体验。活动在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