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新风尚,文明城市共创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水西木

为弘扬共建美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在公益服务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2024年1月13日至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明德惟馨实践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以及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组织清理街道、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等活动,同时成员们返回各自家乡,开展以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明德惟馨实践团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关爱环卫工人,学习垃圾分类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积极走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明德惟馨实践团在线上讨论和明确了实践主题、活动计划、展开形式。为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正确顺利的给社区居民开展宣讲活动,明德惟馨实践团每一位成员都提前了解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明德惟馨实践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以及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另外,队员们了解环卫工人每日的卫生打扫任务十分繁重,于是决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保障严寒天气仍坚持在岗位上的环卫工人身体健康,队员们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并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正因为有了这些环卫工人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城市才变得明亮整洁起来,在这座城市居住的居民生活才会便捷。实践团的行动要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被人们看到而且感恩的,让城市环境的保卫者切身感受到实践团的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环卫工人送热水后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春琳 摄

科普垃圾分类,拥抱绿色生活

在了解和学习完垃圾分类知识后,实践团成员设计调查问卷,以线上线下行结合方式发放问卷。访问居民,了解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为真实确切地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从而促进团队更加精准地开展科普活动,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进行访问。调研结果显示,社区有垃圾分类的设施和工具,但大多数居民们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与习惯,每天厨余垃圾产生较多但是分类麻烦,大多数人只是把纸箱、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分类出来,而剩下的垃圾全部都混合在一起。另一原因是居民认为所处环境中垃圾分类的氛围不强,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至关重要。

1月16日至1月23日,实践团成员在日照市、临沂市和青岛市等地展开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实践团主要向社区老人和小孩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提高老人和小孩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团队成员向居民讲述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包括垃圾分为哪四类,以及垃圾回收的一系列流程等,居民认真地听着队员的讲解,还不时地向队员提出问题,队员们仔细思考、积极解答,气氛十分浓厚。同时团队成员还向居民解释国家倡导垃圾分类这一政策的原因,从而使居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垃圾分类对人类甚至于对大自然的益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浩宇 摄

投身实际行动,共建绿色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社区的环保工作态度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很多居民表示自己知道垃圾要分类,但是社区无人引导和强制要求,而且没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桶,自己的分类意识也被磨灭了。所以社区的负责人要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务实工作,让环保观念升入人心。改善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环卫工人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另外,也要加强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在明确的制度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让渡出个人的部分生活便利,不嫌麻烦地做好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上升为一种信念和价值观,成为一种身体力行的新“时尚”,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绿色、更美好。

本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爱护环境的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创建文明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做贡献。同时,明德惟馨实践团队员们通过实践,了解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巩固垃圾分类知识,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又为环境保护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让儿童绘本成为点亮心灵的明灯(二)
回顾整个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我深感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当看到一份份精心设计出的调查问卷,我都为能更好获取儿童绘本市场数据而激动——我们用心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将…
追寻传统记忆 弘扬拜年文化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2日电(通讯员唐馨宁)追寻传统记忆弘扬拜年文化,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拜年之‘译’脉相承”实践队开展关于拜年传统习俗的寒假三下乡实践活动。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春…
让儿童绘本成为点亮心灵的明灯(一)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而绘本就是孩子爱上阅读的起点,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寒假伊始,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启未来”实践队,去调研儿童绘本的市场,探索儿童绘本的奥秘…
垃圾分类新风尚 文明城市共创建
为弘扬共建美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在公益服务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2024年1月13日至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明德惟馨实践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
青春足迹深入长清——探寻手龙绣球灯之旅
青春足迹深入长清——探寻手龙绣球灯之旅传统文化是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特色,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是一段历史提炼的精髓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正是我们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2024年1月28日“传承文化,弘扬…
曲园学子三下乡:树立低碳理念,建立绿色家园
曲园学子三下乡:树立低碳理念,建立绿色家园2024年1月26日,在山东冠县,“喻梦同行,筑梦未来”社会实践队成员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绿色低碳社会实践。冠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网络助力防范,共筑防诈城墙
在数字社会的浪潮中,电信诈骗成为威胁广大市民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严重问题。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弘法沧澜,共筑防诈城墙”实践队队员以推动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的提升为目标,通过巧妙地利…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养老问题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养老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携手同行”实践团聚焦留守儿童和养老服务社会热点问题,在寒假期间于家乡所在地展开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青岛市的资料搜集过程中,了解到青岛…
回望百年历史,铭记建党初心
“中共一大会址”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成为少先队队员继而成为共青团员十余载的时间里,一直想来看看。在这个寒假,我们终于有时间有能力来到这里,实践队员们随机采访到了一位参观的老同志,他说:“我年…
“壳”以清源调研团实地走访潍坊市宇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8日,“壳”以清源调研团成员周浩然来到潍坊市宇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工作。目的是为了了解贝壳吸附与光催化技术在民营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的知名程度与应用情况。首先,团队成员在公司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