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传统文化,寻觅大食物观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周美彤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8日电(通讯员 周美彤)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由基本温饱向追求品质营养和口感的多元化转变。为了了解“传统文化和大食物观的渊源”,2024年1月27日至2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分批次分别来到非遗文化花馍制作坊参观,进入中小学通过绘画和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科普。赓续传统,探寻并践行传统文化中的大食物观,对于维护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理论学习,认知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代替了以粮为纲”,后来又指出“要向耕地草原海洋森林、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今天,如何平衡“新”与“旧”是时代的重要命题,因此,我们需要探寻那些熠熠生辉的优秀传统,让它们为新时代服务。为了有效地保护粮食安全,增进对大食物观的认知,更好的践行大食物观,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4年1月展开了大食物观专题学习会议。

在本次专题会议上,实践队员首先了解了大食物观提出的背景,认识到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地开发食物的一种观念,同时深入探讨了大食物观的现实意义,然后结合现实条件将大食物观与粮食安全、蓝色食品和传统文化等要素联系起来,按照就近、科学原则,研讨确定了实践地地点和方案。通过本次会议,实践队员对大食物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将各要素统筹协调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图为大食物观专题培训会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供图

参观非遗,探索大食物观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花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源自民间面塑艺术的传统面食艺术品。历史悠久的花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捏、搓、揉、掀等手法,将面团幻化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花馍以其丰富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饮食的多样性,特别注重食材的选择,这在“五谷杂粮”的使用中得到了体现。在参观过程中花馍制作厂负责人提到:“花饽饽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工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吉祥如意的期许,是当地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是传统文化与大食物观碰撞的体现,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花馍馍制作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丛恺奕供图

走进学校,宣传思想

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建设中一支重要的队伍。因此,青少年还应关注社会问题。为了让身边的青少年能更加了解大食物观,2024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成员走进中小学进行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科普宣传。

图为实践队员面向中小学同学展开主题科普会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昌远 摄

本次科普中,实践队员展开了主题班会并带领同学们制作了粮食安全与大食物观宣传画,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热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带领同学们一步一步深化对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呼吁同学们回家后积极宣传大食物观,尽自己所能节约粮食、践行大食物观,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实践队员在活动结束后与同学们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深入调研访谈发现传统文化与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积极向青少年做宣传,通过自己的行动,沿着传统文化的脉络为践行大食物观维护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书写大学生的青春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发掘优秀文化,传承文化光辉

2025年1月18日,一个晴朗的周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著名文学家张恨水的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 孔振辉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优秀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张恨水故居。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徽派建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推开斑驳的木门,仿……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书写新时代篇章

红色精神——一种由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无私奉献构成的精神财富,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踏……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回望历史,筑梦未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种不朽的精神——红色精神。它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赋予我们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奉献精神。2024年8月5日,电气与信息…… 张晨阳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走进历史,薪火相传

这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爱国红色主义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实地探访中山陵和杨靖宇烈士陵园,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 朱洪江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光荣传统

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革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坚定的信仰、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这种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杨智 张浩浩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英雄永垂不朽 先烈丰碑永存

烈士陵园是一片承载着丰富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圣地,为瞻仰先烈,铭记初心使命。1月28日,电气学院调研实践队分别赴德州市陵城区烈士陵园,襄阳市烈士纪念馆参观,赓续红色文化。步入烈士陵…… 杨智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

最新发布

大食物观内涵远,国民营养健康安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31日电(通讯员魏语涛)为了提供有益的启示以构建健康中国,深入剖析大食物观的内涵,并探讨其与国民营养健康之间的关联,2024年1月12起,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赴山海…
走进绿色大棚,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绿色大棚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改变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面貌。2024年1月29日-1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耕海牧渔实践队部…
践行大食物观,共筑国民营养健康新未来
中国青年网青岛2月1日电(通讯员刘奕斐)在全球范围内,营养健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而中国在推动国民营养健康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年来,随着“大食物观”的提出和普及,我国在食物生产、消费和…
大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模式践行大食物观
中国青年网日照2月2日电(通讯员华涛)“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对过去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民经历秋天的忙碌丰收之后,又开始在温室大棚…
共守星辰,冲出隔阂
共护星辰,打破隔阂(通讯员孙乐雨)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谱系障碍,它是一种脑部功能异常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包括两个基础行为领域的损伤,社交交流缺陷和受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导致自闭…
面朝大海,蓝色饮食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31日电(通讯员史衍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疆域辽阔,东部有狭长的海岸线,临海优势使沿海居民拥有更加便捷的水产品获取渠道,由此东西中部饮食结构因地理位置不同表现出各自不同…
安徽财经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伍成功开展“家风家训”实地调研活动
1月10日下午,为了进一步了解宣城市的家风家训传承情况,安徽财经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伍于宣城市开展“家风家训”实地调研活动。该支队伍共有4人参加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宣城市的社区与乡村,与当地居民…
护佑星星之子,点亮繁星点点
(通讯员孙文豪)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普遍颜值比一般的正常孩子高,他们长得漂亮、可爱,让人喜欢。自闭症一般是持续终生,并且很难痊愈。给孩子自身发展带来很多阻碍。自闭症…
践行大食物观,探寻蓝色奥秘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30日电(通讯员孙嘉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
行社会实践之道路,保海洋环境之发展
今天,我代表清出渔蓝调研团前往东山码头进行海洋渔业方面的调研。东山码头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清新的渔港。我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当地的海洋渔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早上8点,我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