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用心实践,满载希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窦钰娜

为探索并深入了解现代化农村事业发展状况,体验农村地域化特色种植作物栽培技术,曲阜师范大学爱行天下小分队队员窦钰娜跟随村中公职人员进行实地了解、体验种植等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初期,爱行天下小分队队员窦钰娜同学对于实践村庄大李庄进行道路规划、提前查阅资料等相关准备工作,完备实践方案,其中包括了解村史、村规和村情,走访村民了解其切实所需,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并了解村庄特色产业和文化建设,将实践方案多次修改后递交且成功通过。

实践活动当天,跟随村内人员随机走访多户群众,在村民口中得知村内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稳步提升,整体呈螺旋式上升,相较于以前,村民的生活都走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随着近几年“厕所革命”的开展,公共卫生逐步提高,村民的卫生习惯也逐渐向现代化方向更新递进。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社会,大李庄也逐渐探索出独特的发展方向,庄稼地由最初的麦改为更具有经济价值更符合当地土地状况的大蒜,采用一年一种的经济模式,将大蒜和棉花、辣椒轮番种植。了解完基本情况后,由村民带领参观耕地。冬季里耕地中多数是成垄种植的大蒜,有些地区与菠菜共同种植,并且在相当的规模下进行温室大棚种植菠菜,区域化、个人化明显。

在体验过程中,使得本次实践人员对于“三农问题”有了切实了解,在实践中将书本中的晦涩名词化为生动的图像呈现在每位实践人员的面前,使每一位成员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不易。

网上资料显示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三个挑战:“一是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社会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仍然具有长期性;二是守住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仍然任重道远;三是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仍然存在明显的人才不足短板;四是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深化改革、服务‘三农’的意识和本领与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仍然不相适应”,而大李庄村也在稳步探进更加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产业链,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并且成功推广了玫瑰种植园的经济模式,将玫瑰制作为玫瑰酱等食品,脱离低效率劳动,获得更高效益。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也是接触社会、了解民情、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大学生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并激发学习热情,并更加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公民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确立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在中国于2012年被正式提出,并被写入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在中国…
法律乡村行,知法你我他
在现代社会,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宣传法律知识有助于推动法治社会的构建,使公民能够依法行事,同时也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是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机制。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可…
普法宣传入乡村,依法治国润人心
2024年1月30日,湘潭大学“送法进万家”普法宣讲员朱新意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送法进万家”普法宣讲员刘婉林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中方村村民委员会利用广播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民法典在中国特色…
山后初家村历史沿革
山后初家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村庄。据传,该村初建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末时,初姓由小云南迁至此,因居于群山的北面而被叫做山后初家村,为了纪念首个居住于此的初姓先祖,又名初旺庄…
做好垃圾分类,社区美好如画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高同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垃圾产生和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未分类垃圾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土地污染、水体受损等环境问题。垃圾中很多可回收物质可以通过…
蓝天救援队寒假社会实践
为深入家乡开展社会实践,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大一学生吴一凡参加了芜湖南陵独立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的“蓝天救援队”开展了持续十多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为附近居民提…
湖工大学子云支教:汉英共振云端,乡星振兴田园
为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乡村学校“缩差距、同进步”。2024年1月25日至2月3日,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寒假云支教服务队开展了为期10日的云支教冬令营活动,旨在通过…
家风之旅:故事与传统交汇,历史中闪耀光辉——“我们第一队”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月16日,“我们第一队”社会实践调研队在各自家乡对当地居民采访,从移风易俗方面了解当地家庭中的新风尚、新精神。团队成员积极了解移风易俗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力求探索新时代家庭的家风精神,各自返乡…
重温孔子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孔子,用仁爱之心、虔敬之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点燃了文明的薪火,形塑了华夏的品格。光阴越千年,而精神永存,这千年来的儒学源远流长,是整个华夏文明精神的浓缩,是中华…
山东大学(威海)“‘新’农再兴农,振兴新蓝图”社会实践队开展实地调研取得成果
山东大学(威海)“‘新’农再兴农,振兴新蓝图”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取得成果秉持着探究新农人在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贡献与困境以及新农人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是身份认同问题,山东大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