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系千年古邑,自古有“三绝”: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据记载,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主要用于民俗活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当地更有民谣:“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儿。”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聂家庄泥塑形、色、声、动四者俱全,在各地泥塑中独一无二。泥塑的原料,来自聂家庄地下一米多的黄黏土,加上细黄土,按比例和好泥,放进石膏制成的模具里按压成型,自然晾到半干后修坯。取土、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制哨、装哨、彩绘……经过10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艺术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浓艳,能动会叫,表情生动。
工作室内,架子上摆满了小老虎,竖眉瞪眼,威风凛凛,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这是‘泥叫虎’,是聂家庄泥塑最经典的形象,腰部断开,用牛皮相连。”说着,聂鹏拿起一只老虎,拉送首尾,发出“呜呜”的响声,趣味横生。
聂家庄泥塑也曾“叫不响”。以前,泥塑加工各做各的,存在小、散、乱问题,效益很低,加上有手艺的人纷纷外出打工,这一工艺一度陷入传承发展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做好活态传承,留得住乡愁,为乡村振兴赋能。”高密市文旅局局长于义说。
为此,聂家庄村及周边3个村成立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非遗工坊,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工坊”模式,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吸纳了120多名从业者,形成产、供、销一体链条。如今,周边群众只要愿意学习泥塑技艺、从事泥塑生产,均可就近到工坊参加培训和务工。非遗工坊带动周边5000多名群众从事工艺品制作,实现泥塑产业化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5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