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科技大学赴东营市“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李兴荣

大河奔涌,奏响新时代澎湃乐章;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实践活动,2024年7月1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东营市“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东营,寻访习近平总书记东营考察足迹、调研黄河河道保护情况和湿地三角洲生态环境、见证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感悟黄河故事的厚重与水文化的绵长。

聚力守护大河安澜在保护“生态之河”中贡献青春力量

7月18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赴东营市“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一行人来到黄河口管理局东营黄河河务局调研学习。该河务局是黄河河务局在东营市的区级分局之一,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长期稳定观测与监测、科学研究与示范为目标,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过程与防汛抗旱等方面取得了前沿进展。

在河务局李晓鹏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黄河防汛抗旱科普展厅,并深入了解了河务局蓬勃发展背后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李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户外黄河监控数字化平台,在倾听讲解的同时提出诸多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对数字化智能化助力黄河治理问题和李主任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山东东营黄河河务局致力智慧水利建设,引“数字科技”入“治黄之道”,助力河道管理更加立体化、智慧化、数字化,推动由治水向“智”水的转变。此外团队成员了解到,面对信息碎片化、板块不联通等难题,东营黄河河务局加强整合优化,综合“三个全覆盖”应用,实现对工程巡查、防汛、水调、水政、安全、档案、后勤等平台的集中管理、一键接入,为构筑更加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做好支撑。

聚力参与社会治理在建设“幸福之河”中扛牢青春担当

7月19日上午,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前往黄河三角洲,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亲身体验黄河口生态环境,感悟黄河口文化核心内涵。黄河入海口生态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陆地,它拥有沼泽湿地生态区、槐林生态区、芦苇湿地观鸟区、海滩湿地区和新国士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区,设立了湿地之窗、芦花飞雪、槐花飘香、柳林叠翠、黄龙入海长堤观海等黄河口“十景”,黄河从这里入海,形成海河交汇的奇观。团队成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共同前往天然柽柳林和黄河故道调研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在黄河故道,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团队学科交叉优势,在工作人员和团队内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的帮助下进行黄河水质检测工作。在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听取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沿木栈道察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他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做到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此时,队员们涉足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探访过的位置,紧跟国家领导人的步伐,准备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的保护。我们计划对黄河口地区典型生态系统的样品进行采集,利用科学的方法对黄河口生态系统水分利用及蒸散发过程进行研究,为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工作人员强调:“黄河口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不稳定之中,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里还原成它本身的样子,我们也一直秉承这一理念不断努力。”团队成员了解到,各地区勘测局工作人员经常前往一线调研采样,密切关注水情,为助力黄河口的生态修复站好第一班岗。

聚力弘扬黄河文化在打造“文明之河”中书写青春篇章

7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调研学习。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鸟类博物馆,该馆由“大河息壤——共生厅”“候鸟驿站——共鸣厅”“鸟国探秘——共赏厅”“鸟类天堂——共享厅”等四个主题展厅构成,结合具体标本和仿造的湿地场景,共同展示了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等濒危物种在内的1000多件标本物,其中活灵活现的标本和湿地场景更是栩栩如生的描绘出鸟类具体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里的瞭望台中,团队成员们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观察记录野生鸟类在湿地中生活气息的实景。团队成员们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们学习了渤海海岸线变迁、水文气候的特点等知识,在多媒体互动中,从鸟类起源进化、湿地鸟类种类特点、鸟类迁徙等方面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利用望远镜细致观察了不同鸟类的特征,在科普中增进了对加强黄河流域鸟类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岛科技大学赴东营市“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紧紧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入海口的脚步,践行黄河生态保护工作,行走黄河看巨变。团队成员们将牢记此次经历,继续投身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创新疗法引健康 洗浴康乐两由之 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赴半汤温泉度假区参观学习
创新疗法引健康洗浴康乐两由之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赴半汤温泉度假区参观学习李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工作部署。传承峏…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 ——峏山杨中医,‌传承六百余年,‌守护百姓健康。‌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峏山杨中医,‌传承六百余年,‌守护百姓健康。‌巢湖峏山杨氏,自明永乐年间以妇科传世,迄今已有二十六代。杨氏家学世代以妇科秘传,“七方”“八法”“三大丸药”为主的妇…
成理学子三下乡:关爱不止步,暖心零距离
成理学子三下乡:关爱不止步,暖心零距离为深入贯彻在党的二十大中强调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2024年7月17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来复乡音志愿服务队赴宜宾市高县来复…
【三下乡风采】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联合星火课堂开展中医药文化
【三下乡风采】#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传承峏山杨中医文化实践团联合星火课堂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讲座#传峏山中医文化,承中华经典国粹。为增强巢湖当地传统中医文化自信,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医,培养其对中…
忆峥嵘岁月,传红旗渠精神—在人民公园的深刻宣讲之旅
今天,我作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踏上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宣讲之旅。心中满载着对红旗渠精神的崇敬与热爱,我渴望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小朋友们和满怀理…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寻安徽省名人馆,弘扬安徽名人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各高校纷纷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爱心支教,点燃梦想——“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为了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一支志愿服务队不辞辛劳,踏上了支教的征程。“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他们采用生动有趣的…
淮师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鞍山市博物馆,探寻传承与发展之路
几十载风云流转,现今朝霞光万丈。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科技发展与文化普及相结合的道路,2023年7月18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巡展宣讲团…
从金厂村走出的学习力量:商户姐姐的普通话学习之旅
“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没有限制的,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学下去。”这是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位热心的商户姐姐深情流露…
传递温暖,播种希望——“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支教活动成效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支教期间,“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还培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