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河浪涌泥精粹,澄印艺传韵悠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刘孟媛

为保护文化遗产,深入发掘黄河澄泥印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自然价值,传承中华优秀黄河澄泥印,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7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近距离接触文物本身,深刻了解其本身及背后的故事。

在开展研究工作之前,实践队先对澄泥印的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究,广泛搜集各类文献资料并细致鉴赏了相关展品。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澄泥印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其制作技艺日益精湛,艺术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活动初期,实践队队员进行了深入的会议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了小组分工。每个小组的成员随后着手设计调查问卷,旨在更精确地掌握公众对澄泥印的认知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青年学生对黄河澄泥印的认知相对有限,他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主要源自新闻媒体的报道。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提高公众对黄河澄泥印的认知水平是当务之急,同时,传承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了解到,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来突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奔涌的河水裹挟大量泥沙飞泻而下,赠予了黄河澄泥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红泥黄河入海处沉积的红泥质地细腻、柔滑,可塑性强,是制作澄泥印的关键原料。在澄泥印的制作区,实践队队员在手艺师傅的指导下,搓捻盘揉出澄泥印的基础型式。在制作过程中,手艺师傅讲述了传承这门手艺的不易,由于工艺的繁琐与复杂导致愿意学习制作澄泥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其不能结合新的元素而导致被时代淘汰,这也是澄泥印淡出大众世界的原因之一。

负责人介绍了黄河澄泥印的制作流程,包括20多道工序,从取土淘洗到最终出窑。首先,取红泥淘洗去除杂质,然后筛滤确保纯净。配制调整泥浆浓度,静置沉淀形成泥膏。陈腐增加韧性和可塑性,揉制排出空气。塑形后雕刻图案文字,阴干避免开裂。半干时修整底部,抛光表面,最后烧制并检查成品。烧制温度800-1000度,时间3-7天,形成多种颜色和质感。成品可进行修整检查,有时省略上蜡抛光,但可增加蜡层以增光泽和保护。

在黄河的岸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方方黄河澄泥在窑火的炙烤下,经历着神奇的变幻,逐渐成型。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生生不息,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印面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进行灵活的调整,无论是精心篆刻的朱文印,还是创作中奔放写意的印,都凝聚了陶印匠人深厚的艺术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这些印鉴不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艺术品,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这次澄泥印制造体验活动中,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澄泥印的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在未来,实践队的队员们将继续积极地投身于澄泥印的宣传活动中,他们坚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澄泥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澄泥印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吸引更多的关注与喜爱。实践队的队员们将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自动化学院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坚守文化传承,弘扬非遗传承匠心精神,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镇江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于2024年8月27日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和高资跳面传承点开展“镇江遗韵,传承中华文化”暑…… 解云贺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江苏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助力丹徒区唐驾庄村,以“绘梦田园”开启乡村振兴

时雨润农,绿水青山臻化境;脱贫致富,飞歌鼓劲壮豪情。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寸寸丹心照农土”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8月26日完成了镇江市丹徒区唐驾庄村的特色墙绘项目,以艺术之笔为乡村…… 崔超 秦蓉 戴毅杰 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返家乡银行实践 体验一线工作
大学生网报安阳1月20日电近日,为增加自身社会生活以及工作实践经验,助力家乡事业蓬勃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于2025年1月始于河南省汤阴县兴福村镇银行进行实习,投身银…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重走红色革命之路,展望未来愿景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重走红色革命之路,展望未来愿景(通讯员:陈璐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求知与践行是成长的双翼,缺一不可。2025年1月中下旬,赤旌承风实践队开启了充实而…
溯黄河红色源流,续时代奋进新篇
为进行调查和研究,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豫河红传”实践队员于2025年1月13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开展探寻河南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行迹遍及郑州市的金水区、二…
血浆科普进校园:大学生进校开展科普讲座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血浆科普进校园:大学生回母校开展科普讲座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1月13日上午10点,来自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六安、阜阳、山西、甘肃等地“星火亮路,科普伴行”实践团队的杨芮回到母校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第…
黄河弦歌不辍,澄泥旭阳燧火
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凭借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传承至今。为深入了解黄河澄泥印的制作技艺以及文化内涵,打破当今黄河澄泥印传承桎梏,助力黄河文化向纵…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春逐梦春运途,爱心温暖归家人
中国青年潍坊市1月15日电(通讯员李翔宇)每当春运期间,各大车站人流量激增,为帮助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年的人们能更加顺利的回到家乡,2025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永钚言弃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潍坊…
乡音情长:探寻方言文化的魅力与未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尽了无数游子对乡音的眷恋。方言,这一地域文化的独特符号,承载着人们的乡愁与记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为了深入了解方言文化,我有幸采访了方…
“源起浦中,泉至河海” ——河海大学大学生寒假返校宣讲活动实践
2025年1月22日,几名来自河海大学的大学生们返回了自己的母校——浦江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不仅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大学的有趣生活,同时也为迷惑于选择未来专业的他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实践形…
立足传统底蕴,创建文化强国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春节申遗成功提高了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号召力,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1月19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广…
渔隅深入探村况,张家台前寻发展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来到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开展以“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为主题,基于旅游业发展的张家台村空间结构调查与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