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甲秀楼青春行,感悟苗银工艺岁月沉淀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队 作者:戴静

大学生网报贵州2月5日电(通讯员 戴静)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借助各大媒体平台,深入乡土,走近“非遗”,沉浸式领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神韵。以其实际行动,有序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不断强化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切实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助力新时代广大青年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成为文化自信的忠实践行者和有力传播者。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旁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开启以 “赏苗银奇巧,品民族底蕴”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展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与凝聚力。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大省,多元且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为这片土地赋予了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苗族银饰文化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情感。

为深入了解苗族银饰文化,实践团队策划并开展街头采访,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了解到苗银饰品深受大众喜爱的情况;同时,与银饰相关从业人员深入交流,真切体会到苗银制作技艺从设计构思到捶打成型,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繁复与精细。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苗族银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传播,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关注、热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探寻苗银文化脉络

在街头采访中,记者围绕“请问您此前是否有接触到有关贵州苗银的信息?”“若您接触过贵州苗银,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的呢?初次接触时,您有怎样的直观感受?”等基础性问题展开提问。众多受访者表示,了解苗族银饰文化的原因主要是本身为苗族,或是贵州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占比较大,其文化服饰影响力强,且苗银精美,是苗族饰品的典型代表。且近年来,贵州文旅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贵州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凯里市的苗族文化尤为知名,在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常见佩戴苗族银饰、身着苗服的游客与本地人,还能品尝到飘香扑鼻的苗族美食,感受贵州苗族的热情。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205/bab52e05dd9af85ded61029d3eaba3af.png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谢晓晓摄)

在参观“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有幸目睹了“繁花似锦花瓶”和“飞天酒具”这两款极具代表性的苗族银饰手工艺品。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成员们打破了以往对苗族银饰仅用于穿戴的固有认知,惊喜地发现苗族银饰已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用品和观赏性物件。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曾雨昕摄)

通过店员的详细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苗族银饰制作工序的繁杂与精细。从绘图到雕刻、成型,约有30道工序,涵盖铸炼、吹烧、锻打、拉丝、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其中,拉丝工艺堪称苗族银饰制作的精髓,将银条反复抽拉变细,直至成为细如发丝的银丝,充分展现了苗族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成员们纷纷表示,每一件银饰都凝聚着苗族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工作人员的介绍讲解下,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苗族文化中银饰图案的丰富内涵。店员向实践团队成员详细解读了各种图案的寓意:女儿出嫁时,父母为其打造的含凤凰图案的银饰,寓意百鸟朝凤,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满;蝴蝶图案象征着苗族祖先姜央的诞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花草图案则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尾绣创新传承

领略苗族银饰魅力后,实践团队成员被店内陈列的贵州马尾绣绣品吸引。马尾绣是黔南怎雷寨水族妇女传承的古老手工技艺,被誉为 “刺绣中的活化石”。马尾绣以马尾为主要材料,盘绣出独特纹理和立体感,图案丰富,饱含水族人民智慧情感。绣品上的图案有寓意吉祥的水族图腾、生动形象的动植物等,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水族人民的智慧。同时,团队了解到,店内的陈列品在传统刺绣技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实现了在皮革上刺绣,并推出特色产品,如手提包,将绣品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这些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马尾绣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成员们对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表示赞赏,认为这有助于马尾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50205/4f2196ab0b273cded7e13be630413bd5.png

(图为“瑞银鸟”展示陈列品。通讯员·曾雨昕摄)

聆听苗银传承之声

实践过程中,团队有幸采访到店内工作人员。她热情地分享了自己与苗族银饰的故事。她表示,在贵州上大学期间,通过校园平台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她如今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称,在了解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苗族银饰因其美观性和深刻寓意尤其吸引人。这促使她毕业后坚定了从事相关行业的决心,一方面是想更近距离地接触苗族银饰文化,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采访时照片。通讯员·曾雨昕摄)

此次贵州之行,实践团队成员提供了深入认识非遗文化的契机,此次贵州之行,让他们真切领略到苗族银饰和马尾绣所承载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实践团队开展的街头采访、与银饰制作人员的深度交流以及相关宣传推广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了大众对苗族银饰文化、苗族文化以及贵州多元文化的认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年力量。随着后续实践成果的进一步传播,预计将吸引更多人关注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助力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街头奏响时代之音,领悟淮海锣鼓的前世今生
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张继月)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下,传统非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加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让锣鼓之声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的“大舞台…
蓝韵南通,印布传承
大学生网报南通2月5日电(通讯员付彤)为进一步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1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展“走进南通…
以数智引擎,驱动红色文旅蓬勃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当今,数字技术与智能科技正激荡着时代的浪潮。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当时,而数智技术也成为这一旅程中的点睛之笔,为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升级开辟了广阔前景。数…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寒假社会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仰天岗革命纪念碑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在城市的边缘,仰天岗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矗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革命的荣光。而坐落于其上的仰天岗革命纪念碑,更是以其庄严肃穆的姿态,成为红色文化的闪耀坐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传承那…
数智赋能红色文旅:新余仰天岗的创新与展望——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红色文化旅游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成为传承革命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近日,于新余市仰天岗革命英雄纪念碑展开的一项关于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传承周村烧饼文化,弘扬非遗魅力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实践队走进淄博周村,开启了一场关于周村烧饼的非遗文化之旅,深入了解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制作工…
曲园学子召开线上会议,凝聚力量促发展
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1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
银饰镂刻古韵,苗风致远承情
大学生网报贵州1月15日电(通讯员·曾雨昕·戴静)2025年1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团队走进位于贵州贵阳甲秀楼附近的“瑞银鸟”苗族银饰品牌店,进行相关非遗苗族银饰实践活…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走进山东潍坊风筝,感受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1月21日电(通讯员王雨雯)2025年1月10日至1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开展“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