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工大学子: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红色矿业,绿色发展”实践团深入矿业一线,

来源: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者:王艺樨

探红色矿业根基,绘绿色发展新篇

——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红色矿业,绿色发展”实践团纪实

大学生网报3月7日讯(通讯员 耿胡锐 米佳雨 王艺樨)探红色矿业根基,绘绿色发展新篇”为探寻矿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红色矿业 绿色发展”社会实践团于寒假期间奔赴河南、江西、湖北等地,开展“探红色矿业根基,绘绿色发展新篇”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红色矿区、调研绿色技术、对话行业劳模,实践团深入挖掘矿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创新转型经验,为新时代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思考。

红脉传承:劳模精神铸就矿业脊梁

实践团首站走进义马煤业集团新安煤矿,探访三位不同时代的矿业模范。在矿区接待室,河南省劳动模范李川营展示了他珍藏的1985年第一代采煤机操作手册。“那时候全靠手动控制,井下粉尘大、风险高,但大伙儿没人退缩。”他指着墙上智能化采煤系统的实时监控屏说,“现在设备先进了,但‘安全第一’的信念始终没变。”他朴实的语言让成员们感受到老一辈矿工“以苦为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随后,实践团探访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刘正甫的车间。刘正甫凭借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助力矿区生产效率提升20%。他感慨道:“技术突破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钻研。”

80岁的全国劳模史应现家中,泛黄的表彰照片和锈迹斑斑的矿灯无声诉说着历史。老人回忆道:“建矿初期,我们靠人拉肩扛运设备,现在全换成自动化皮带机。条件变了,但‘艰苦奋斗’的魂不能丢!”

图一 为劳模李川营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在新安煤矿建立之初的奋斗故事

图二正在工作的刘正甫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工作经历

图三史应现老人家中所珍藏的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照片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激活矿山新生

在江西赣州中华钨矿公司旧址,斑驳的矿井壁上, “多产钨砂支援革命”的标语依稀可辨。实践团在此开展时空对比调研:上世纪30年代,矿工用铁镐、竹篓日均开采钨砂不足百斤;如今,毗邻旧址的现代化选矿厂通过磁浮选技术,将钨矿回收率从60%提升至92%,废水实现100%循环利用。“同样的矿脉,因技术革新焕发新生。”成员们触摸着锈蚀的铁轨感慨道。

在湖北黄石广源集团渣土处置中心,轰鸣的车间内,建筑渣土经过破碎、筛分、水洗、脱水等工序,变身优质再生砂。“1吨渣土可产出0.9吨砂,资源化率超90%,每年减少天然砂石开采50万吨。”技术员指着监控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成员们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再生砂质量,发现其硬度、含泥量均达国家标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绿色技术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术。”实践笔记中如是写道。

图四中华矿业公司旧址简介照片以及早期矿业加工雕像

图五实践团成员正对考察矿区的矿石进行观察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转型案例更令成员们惊叹。444米深的矿坑壁上,3.6万株刺槐组成“生态网格”,固土面积超50万平方米;坑底湖泊碧波荡漾,与红色岩壁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我们采用‘边开采边修复’模式,每吨铁矿提取后同步进行覆土绿化。”公园负责人介绍,这片曾被称为“地球伤疤”的矿坑,如今每年吸引50万游客,生态旅游收入占矿区总营收35%。实践团成员表示 : “矿坑变公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 ”。

图六“亚洲第一天坑”实拍

图七实践团成员参观矿冶文化展

薪火相传:博物馆中的矿冶记忆

展柜中陈列的四代球磨机模型,见证了大冶铁矿的技术跃迁:第一代劳模张友明1958年手工破碎矿石,日均处理量3吨;第四代劳模陈晓峰操控智能球磨系统,单机日处理量达3000吨。令人动容的是,四代人的工作笔记中反复出现“节约”“安全”“效率”等关键词。“师傅教我‘省油就是省资源’,现在我研发的润滑系统能让设备油耗降低20%。”陈晓峰说。

在矿山公园劳模墙前,实践团发现一个细节:每位劳模的简介中,既标注了荣誉奖项,也列出了技术革新成果。 “红色精神不是口号,它通过具体的技术载体实现传承。”团队队长在调研报告中总结。

图八四代劳模合影

实践凝思:双螺旋结构赋能矿业未来

历时 12天、 历经 2000公里、 共计 47份调研报告,实践团构建起矿业发展的“双螺旋模型”:红色精神为DNA链,提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永恒动力;绿色技术为碱基对,通过智能化、循环化、生态化实现产业进化。在渣土制砂车间,1吨建筑垃圾产出0.9吨再生砂的奇迹;在矿山公园,每年50万游客带来的生态收益;在劳模师徒链中,技术迭代节约的百万吨级资源……这些具象 的 数据,让 “双线融合” 的理论 变得可触可感。

图九 实践团全体成员合影

“当我们用光谱分析仪检测再生砂质量时,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它必须是红色的根脉与绿色的枝叶共同孕育的果实。”实践团成员在总结会上如是说。这场跨越历史与未来的实践之旅,不仅描摹了矿业转型的中国方案,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双线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与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下一轮实践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下一轮日程安排

7 18日,我们社会实践队伍的全体成员收拾好行李,在下午乘车来到了郑州开始我们本次的社会实践,离开之前我们在学校的正门口进行了拍照留影。晚上当我们到达郑州后,在晚上召开我们本次活……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郑州开会进行日程安排

7月18日这一天,致敬新时代实践队早早地起来收拾行装,正式开始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提前买好了火车票,大家拿上行礼赶往火车站,在火车站清点好人数后,一起上火车前往郑州,到达郑…… 查看全文 >>

巩义社会实践之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的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七天,我们本次活动的任务是去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当我们进入巩义宋陵公园的时候,公园里的市民都在进行悠闲地聊天活动,他们大多都忙于玩,很多都拒绝了我……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巩义社会实践之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

致敬新时代华水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第七天,我们来到了巩义市,对对巩义市的各个城区进行问卷调查。人民们的感受和生活的改变 ,更能体现出十三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首先调研商业区……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的心得体会

试问哪里能找到一批悠闲了老大爷,答曰:公园。虽然现在经常看见一些关于老年人的负面新闻,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曾为祖国的建设出过一份力,或许,他们对现如今祖国的改变有着更深刻的认……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宋陵公园做问卷调查

我们说到环卫工人就能联想到身穿一件火红的黄色马甲,左手拿扫把右手拿簸箕的形象。无论是严寒酷暑,一年四季如果你留意的话,每次在马路边、街道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就因为有了这些……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紫金社区做社区服务的心得体会

7月15日,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做社区服务。这一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 王善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

最新发布

实习生活之参加体育节的心得体会
参与体育节的策划与组织,和同学们一同挥洒汗水,这段经历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我实习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初,协助指导老师策划体育节,从项目设置、场地规划到人员安排,每一个细节都需反复考…
实习生活之实习数学老师的心得体会
在培才学校担任数学实习老师的这段日子,忙碌且充实,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也对教育有了全新认识。初次踏上讲台,紧张感如影随形。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按照精心准备的教案…
教育科学学院学生骨干新闻宣传能力培训班第一期顺利举行
为提升学生骨干的新闻宣传能力,教育科学学院学生骨干新闻宣传能力培训班于3月4日在教科楼301开班。仪式由院团委书记杨艺卓主持,各班级组宣委员、学生会部门部长、社团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开班仪式上,杨艺…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3月6日,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于11#A404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关工作,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孟祥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纪检委员苏鑫,专职辅导员张戈瑜及本科生第…
邂逅随机世界,感悟数学智慧——《随机事件》听课有感
在观摩老师《随机事件》一课时,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生活与数学交融世界的大门,收获了一场知识与教学艺术的盛宴。从教学内容来看,老师对知识点的梳理清晰且全面。课程伊始,通过抛掷硬币、抽奖等生活中常…
于函数之海,探寻思维航标——《二次函数》听课有感
在老师的《二次函数》课堂上,我领略到数学知识与教学艺术的深度融合,收获颇丰。从课程内容来看,老师对知识的把握精准到位。从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入手,逐步深入到函数图像和性质,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例…
宇宙之思:读《三体》有感
合上刘慈欣的《三体》,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像是被一场思想的风暴席卷,灵魂都沉浸在那浩瀚无垠的宇宙图景中。书中,三体文明因生存环境恶劣,觊觎地球,由此展开跨越星系的博弈。这让我惊叹于作者对宇宙的大…
繁华落尽,方见荒芜——读《废都》有感
初读《废都》,我被其大胆的描写所震撼,再读,却品出了贾平凹笔触下隐藏的时代之殇。书中的西京,看似繁华喧嚣,实则是一座精神上的“废都”。主人公庄之蝶,作为知名作家,在名利场中周旋,看似风光无限,…
于方寸棋盘间悟人生之道——读《棋王》有感
初读阿城的《棋王》,只觉是一个关于痴迷象棋少年的故事;再品,却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之上,承载着厚重的人生哲学与时代内涵。故事主人公王一生,家境贫寒,在动荡的时代里,象棋成为他精神的避风港。在众人被…
桂工赤子返:心怀桑梓,梦启新程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龙穗琴)为加强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情感桥梁,进一步宣传桂林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教学理念等,同时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情系母校,相约桂工”寒假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