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川农社工打造竹编课堂: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来源:大学生网报 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胡心悦

川农社工打造竹编课堂: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我国竹编工艺历史悠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用竹来编织器具存放物品,它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7日到7月27日期间,四川农业大学新桐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雅安市上里古镇,走访了共和村、六家村、四家村等地,调查访问当地村民,探寻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调研结果开展了“竹编课堂”夏令营活动,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正在消逝的竹编工艺

“不知道,我不太了解,你去问村里那些老者,他们可能比较清楚。”古镇居民景娇艳说,“竹编这种东西呀,费时费力,还赚不了多少钱,前几年政府组织过一批年轻人统一学习,可作用不大,竹编工艺还是没发展起来,现在啊,我看也只有村里那少数几位老者还得行编咯!”

据了解,上里古镇竹编文化源远流长,竹编曾经是上里古镇居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但随着近几年来上里古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竹编文化受到冲击,许多人放弃竹编,选择去古镇上做买卖谋生,竹编技艺由此没落。

景娇艳从前也是专门去学过竹编手艺的,而现在,她在古镇上经营着一家客栈。她告诉我们:“从前编一个背篓要大半天的时间,卖60块钱,但我现在经营客栈,旺季时一天能赚好几千甚至上万,你们说我是愿意编竹编,还是愿意开客栈呢?”

在调研访问的过程中,与景娇艳想法类似的人还有很多,“赚钱少”是上里古镇许多手艺人放弃竹编的最主要原因。快经济时代下,竹编工艺正在消逝。

期望将手艺传承下去

上里古镇竹编工艺的现状引发了新桐队员们的思考,如何在“快”的经济环境下,将“慢”的竹编工艺传承下去?队员们决定开展“竹编课堂”夏令营活动,招收16岁以下的小孩,请竹编手艺人来为他们教授一些简单的竹编编织技巧,使他们认识、了解甚至学会这门技艺,将竹编文化传承下去。

几经周折,新桐队员们终于找到了村里的竹编手艺人杨树发。杨树发,80岁,从小在上里古镇长大。15岁起开始自学编竹器,以前每天都会在古镇上摆摊卖竹器,但近几年已很少出摊了。一进入杨爷爷家里,各式各样的竹器便映入眼帘,有竹篮、竹扇、背篓,还有许许多多小巧玲珑的手工艺品,这些都是爷爷自己编的。

待队员们说明来意后,杨爷爷很是高兴,随手便拿出一根竹条,不出两分钟,一个栩栩如生的喜鹊便出现在了队员们眼前。

“哇!太神奇了!像变魔术一样!”新桐队员胡顺说道。看着大家惊讶的神情,杨爷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既然你们喜欢,我就再多编几个送给你们!”杨爷爷边说边拿起竹条编了起来,“我和这竹编打了半辈子交道,编竹器最难的是打基座,只要基座打好了,其它的地方只要照着这纹路编就可以了,你们看,一按二压三抽,第一条纹路就编好了!”尽管已是八旬之龄,但爷爷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仍然灵巧有力,一根根看似生硬的竹条,在他手指的舞动之间,迅速柔韧起来,不一会儿功夫,精灵球、小竹篮、咩咩羊等一些精巧的竹器便出现在了新桐队员的眼前。

“现在镇上4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在编竹器的,几乎是没有了。”杨爷爷望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道,“真希望年轻人能够学习编竹编,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继续将它发扬光大。”

队员们打心眼里佩服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十年的坚守与传承,杨爷爷从未有过动摇。“竹编这门手艺正是因为有了像杨爷爷这样的传承者,才得以流传下来,大家一定不能辜负杨爷爷的期望,要使竹编这门手艺被上里镇更多的年轻人所知晓、喜爱,要尽全力办好夏令营活动!”新桐团队队长付晟旻说。

竹编课堂散发传承之光

“竹编课堂”夏令营开营,小朋友们积极参加,杨爷爷也如期到达。

“在座的各位都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把家乡的竹编手艺发扬光大!”这是上课之前杨爷爷对小朋友们所说的话,望着满脸期盼的杨爷爷,小朋友们一个劲地点头。

“一按二压三抽,第一个纹路就编好了......”杨爷爷拿着竹编,站在讲台上认真地说着,“你们按照我的步骤来,不会出错的!”

“爷爷,是这样吗?”一个小男孩蹦蹦跳跳地拿着手中的竹编跑上讲台来问道。

“呵呵,不是这样的哩!你这一步压错了,应该压右边这一根!”爷爷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边说边给他纠正错误。

看着台下笨手笨脚的孩子们,杨爷爷显得有些焦急。他走下讲台,手把手地教起了孩子们。

“爷爷,这个太难了,我不想编了!”一位小女孩垂头丧气地说。听了这话,许多小朋友都陆陆续续放弃了编织。

“哎!这些小娃娃是学不会咯!”杨爷爷放下手中的竹编,失望地说道。

“爷爷,您别伤心,我跟您学,我要继续编!”一个稍大点的小朋友站起来说道。或许是听了小伙伴的话受到了鼓励,或许是不想让爷爷伤心,又或许是真正喜欢上了这门技艺,刚刚放弃了的小朋友们都重新拿起了竹编,请教着爷爷它的编法,又认真地编了起来。

即使在35℃的高温下,即使竹条被折断,即使手指被竹条划破,可那有怎样?孩子们擦干汗水,接上竹条,用创可贴包上手指,坚持不懈地编着,又一次开始,孩子们信心满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爷爷的带领下,一件件生动灵活的工艺品被孩子们塑造了出来。

“谢谢爷爷!”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

连续两小时,爷爷都没有坐下歇过一口气、喝过一口水,他一直在焦急地期盼着、耐心地指导着,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断用空手模拟着自己编织竹编时的动作,绘声绘色地为小朋友们讲解着。

当被问及“你学会了什么”时,许多小朋友都凑上前来抢着回答,“我学会了编咩咩羊!”“我学会了编竹篮!”“我学会了......”而在一旁的爷爷,看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爷爷,我还想学竹编,以后可以去你家找你教我吗?”课程结束后,一位小男孩拉着爷爷问。

“可以,当然可以啊!爷爷随时欢迎!”爷爷回答道。

临走之时,爷爷走过来与我们告别,“谢谢你们这些大学生,让我看到了一点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国家!”话语虽然简短,但却是爷爷对我们最诚挚的期盼,望着这位老手艺人蹒跚的背影,大家心中感慨万千。

孩子们的坚持,老人眼中的希望,便是竹编课堂散发出的最耀眼的光芒。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杨爷爷希望用他的坚守来发扬这门手艺,失落的竹编技艺不仅牵动着杨树发老人的心,也牵动着实践队员们的心。我们期待,泥土芬芳,竹编技艺最终会开出它最灿烂的花朵,老人的传承之梦也终究会在一代代竹编人的坚守与期盼中实现。

作者:胡心悦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

2017年7月25日





http://www.dxsbao.com/news/50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变”改革初形成,乡村振兴在路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宁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金色耕读”三下乡实践队提出的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认可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金色耕读”——生态鸡舍前论“生态”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日志 |“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 “三变”改革实践队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谢联辉院士一行赴屏南县四坪村看望 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垃圾场上的图书馆
不唱“绿色高调”
深入村落,走近自然
  在经过灵宝第一天的适应与休整后,转眼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起床开会、交流,并对第一天的工作做了总结。吃过饭,我们集合一同前往东庄李村村办事处。  向村长和村支书说明来意后,他们对我们表示欢迎 …
环保画袋画爱心
夏日炎炎,花蕊待放
夏日炎炎,花蕊待放 ——黔心支教调研团夏蕊队第二次试讲2017年7月25日09:00,春晖社黔心支教调研团赴贵州省遵义市官店中学支教队伍“夏蕊”队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理综楼202进行第二次试讲的补讲。此次试讲有副队 …
推行全面化支教,让爱传递
推行全面化支教 —————— 由支教学生担任帮厨保安等工作2017年7月16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官店镇官店中学的校园里,一支由20名大学生组成的支教队在这里辛苦地忙碌着,他们每天早上六点二十起床,洗衣做 …
支教的爱,美好的期待
支教的爱,美好的期待参加短期支教的我们如同一根火柴,偶尔在那片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马上就熄灭了,但毕竟留下了光和热,这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当初选择支教,虽然不知道会面对怎样的工作和生活,但仍然欣 …
庙张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就公民个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细解读。爱国是基本素养,敬业是 …
节水 护水之签名宣传活动
走访乡镇府,了解新动态
按照计划,我们来到了灵宝市,我们首先是乘坐大巴前往灵宝市川口乡乡政府。到达乡政府时大约是中午了,我们尽快吃过午饭后,与相关工作人员会面,进行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出示介绍信,向他们讲明我们希望获得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