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罗渡古村又名小冲湾,始建于宋代晚期。700多年前谢氏家族自定居此地生根立业以来,经元明清三代及民国多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建筑样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既有明代遗风的穿斗式建筑、也有清代遗风的小锁头院落建筑、更有檐口出彩出龛的民国建筑,文物遗存丰富多彩。
在2018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了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共2646个,其中耒阳有4个。其中耒阳市仁义镇罗渡村列入其中。
顶着初升的太阳,7月8号早上“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从仁义镇坐车到达罗渡村,一下车我们问路找到了当地村委会,在与当地村委会沟通协调后,一位村干部带领我们来到了罗渡古村。
在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很多古屋,虽然有些建筑或多或少有些破败,但是建筑里那些精致的工艺却始终都保留在罗渡古村中。我们看到了窗户上很多雕刻的花纹,经历了几百年却还是如此漂亮;我们看到了古时候大户人家的房屋构造,从入门开始便有着不同的风格。每栋古建筑以墙为砖,石为柱,木为窗。门内为过厅,厅左右为杂屋,厅后以木质屏风相隔,屏后为狭长的天井,天井周围为回廊和廊屋,后堂左右次间为主屋,是格局严整的清宅大院。团队成员走着走着,都仿佛看到了到当年生活热闹、安康的一大村落人。
途中我们还途经汉墓护坡,护坡用石砖修建,上面也有雕刻的图腾,这原本是一块很长的砖,岁月洗礼下断裂成方块大小,时间的流逝让它见证了无数的人事,而我们来到这里聆听它的过往传说。
团队初入罗渡古村,就感受到了浓厚一种文化气息,古村落很大,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后许多房子都已被自然破坏,甚至有坍塌的楼房,但古村保留下来的文化却永不流失。团队成员在感叹罗渡古村的雄伟时也不经思考罗渡村在进行古建筑文化的同时应该怎样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6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