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唢呐之乡:寻求传承之道,破除挑战之冰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程心愉 陈嘉仪 朱

水田丛中的稻香,青山深处的流水和鸟鸣,在哨片和碗口之间川流不息。古老的唢呐声,依旧包罗万象,描绘着多彩的世界,以一种近乎静默的姿态,和不断创新的方式,在时代更迭中心无旁骛,波澜不惊,青山不改,唢呐不歇。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湘潭县社会调研团在湘潭县歇马村展开了为期十五天的调研,从时代背景伊始,逐步探寻青山唢呐在当地的发展现状、文化地位及其传承状况。

【不可替代的地位】

唢呐在青山桥镇、石鼓镇和分水乡等地区扮演着重要地位。民众家中办丧礼时,唢呐作为为死者灵魂超度的民间乐器中的一种,往往是不能被替代的。它高亢的声音往往在一系列的民间乐器中格外凸显,如果把白事中的民间乐器当成是将灵魂引向天国的路标,那么唢呐则是将灵魂引向天堂的主要指路路标。另外,除了与死亡这类沉重话题相挂钩之外,在青山桥、石鼓镇等地的正月十五等节日中,唢呐与其他民间乐器,经过表演者的演奏,通过与他们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的配合,往往能够达到娱乐互动的效果,增强喜庆效果。沉重与欢快、失去与期待,都由唢呐的奋力表现而展现。在数十天的调研中,本调研团还注意到,在石鼓镇等地的花鼓戏、木偶戏表演中,唢呐也参与了表演伴奏。据表演木偶戏的莫女士所说,“唢呐在木偶戏中的地位还是很难被替代的。”

经过深切的体验,调研团队成员也感受到在唢呐之乡,民众对于唢呐的赞同感远远超乎团队成员的想象。在走访村民、采访学习唢呐的学生的家长的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数据分析等,发现不少村民、家长对于易礼强老师开设唢呐兴趣班的做法持积极赞同的态度。在民众心中,唢呐的传承有着很高的地位并且大多数人对后辈传承唢呐也抱有鼓励和期待情绪。

【得以传承的可能性】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国家和政府逐步落实对当地的扶贫政策,致使该地区域经济呈现稳健发展的状态,从而使得青山桥民众不再以谋生为目的去学习青山特色唢呐,人们可以简单地将唢呐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来学习,而不必遵循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唢呐学习门槛的降低使得学习的人数增多,唢呐的传承面得到了普及。

而调研团所采访的易礼强老师,其开设的唢呐兴趣班本质上正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种唢呐教学的新模式——现代学徒模式。现代学徒模式以兴趣班的外在形式与“老师——学生”的内核情谊作为主要特征,发展出另一种更为广泛的“精神维系”。这为唢呐的传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性。一方面,小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学习唢呐,其童年记忆与唢呐是相连的,在潜移默化之中唢呐就会成为其一生的伙伴。调研团在观察以及采访在易老师处学习唢呐的小朋友时,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这种艺术纯粹性,这种纯粹对于营造青山唢呐良好的传承氛围以及技术的传承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易礼强老师虽然不是官方指定的青山唢呐传承人,但其作为民间唢呐艺人也在自发普及着唢呐技术,他除了开设个人的唢呐兴趣班之外,还在歇马中学开设了唢呐班,这使得唢呐较之传统的师徒授艺有了更为广泛的参与性。

【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青山唢呐传承模式本身存在着一定问题。在易礼强老师的暑期兴趣班里学习唢呐的都是学生,自然而然就面临着时间分配问题,在这个以学习为主的阶段,学生们对唢呐学习投入的精力与时间难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就学习目的而言,大多数学生来易老师这里学习,是因为其家长担心孩子在家整天玩游戏,觉得学习唢呐是个相对更好的选择而把孩子送了过来。而小部分是因为感兴趣而学习唢呐的学生,也几乎都只是将吹唢呐作为一个兴趣爱好,并无将其作为职业或传承下去的想法。

除此以外,当地环境中也有较多不利于其传承的方面。首先,当地政府对青山唢呐的支持仅限于拨经费在歇马中学开办一个唢呐班,一周也仅学习两次,学校会简谱的唢呐教学老师也只有易礼强老师一人,当地政府并未找到更多擅长简谱的唢呐教学老师,使得教学资源较为短缺。其次,由于青山唢呐的曲子大多表达的是悲恸、哀婉的情感,其在当地的表演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因此,青山唢呐有些受当地人忌讳。其传播形式也由此单一化,很少再用于其他场合,这些都导致了其市场规模受限,与当地其他曲种合作的机会也很少。再者,由于易礼强老师不是官方认定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一个民间艺人,其凭证度不高,使得当地民众对他的认可度相对不高,这也使得来易礼强老师这里接受教学的学生规模受限。

唢呐不但需要历史长河中一片生存的土壤,还需要信念与情怀的执着坚守。传统民乐在现世,始于生计,忠于娱乐,陷于情怀。以经济需求为开端,以谋图生计为目的,却在无意识中浸润人心,经受时间的洗礼之后,愈发接近艺术本身的模样。晨光熹微,乐声如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13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访,与居民们亲切交流,了解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无…… 连思煜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活动筹备阶段,公管院团委青工部…… 连思煜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社区促和谐,公管学子显担当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的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积极投身于社区助理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 连思煜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助理志愿行,微光服务暖人心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助理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传递温暖。此次志愿服务项目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 连思煜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帮助。志愿者们深入参与社区党课学习,认真整理社…… 连思煜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助理送关怀,志愿行动聚人心

本周,由湖南师范大学团委青工部主办的“社区助理”志愿活动项目开展顺利,公管院的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此次志愿服务项目…… 连思煜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新举措,社区助理谱新篇

近日,公管院主办的社区助理志愿活动在湖大社区、师大社区以及新民路社区持续开展,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一改以往专注…… 连思煜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展风采,助力社区志愿行

本周,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社区助理志愿活动在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持续推进。公管院学子在本周的活动中,以更加专业的服务和更加饱满的热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和…… 连思煜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赴江西寻乌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通讯员丁毓王颀田紫晴)7月1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赴江西赣州寻乌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参观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三下乡队长刘臻宇担任队伍领导人,三下乡全体队员参加此次活动。7月19日上午,三下乡队…
手指与脑力的智慧
像窗花啊,折纸啊这些小玩意,想必大家在小时候都接触过。其实手工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像以前有着很多民间手工大师,可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与你们的三下乡生活
今天也是平平淡淡的一天,但下午的后勤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今天早上,因为昨晚的一场狂风暴雨,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决定让孩子们今天上午不用上学,所以今天上午我终于可以晚一点起床了。今天的早餐…
呵护留守儿童,助力祖国未来
呵护留守儿童,助力祖国未来摘要:“守望幸福”实践团队赴焦作市杨庄村做问卷调查,走街串巷做调研,只为守护留守儿童的笑颜。关注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提…
社会实践,祭城社区深入调查
社会实践,祭城社区深入调查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为更好的了解社区并为社区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2019年7月19日,华北水…
冀城甘谷脱贫攻坚,汇聚强大合力
冀城甘谷脱贫攻坚,汇聚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
感恩我们之间的相遇认识
今天是“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第六天,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一大半。昨天晚上轮到我守夜,瀚霖兄弟看见我睡熟的样子不忍心叫醒我,独自一人守到天亮。今早五点半起床的时候看到他孤独地坐在楼…
我与你们
今天也是平平淡淡的一天,但下午的后勤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今天早上,因为昨晚的一场狂风暴雨,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决定让孩子们今天上午不用上学,所以今天上午我终于可以晚一点起床了。今天的早餐…
实践活动总结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已经开始了十多天了,这十多天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但就是在这十多天里,我们“群策群力实现乡村振兴,同心同德共建美丽家园”团队经历一段非常非常难忘,充实而有意义…
深入调研,砥砺前行
深入调研,砥砺前行摘要:“情系留守,多彩支教”实践团深入李万社区办事处实地走访考察。7月20日,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情系留守,多彩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焦作市李万社区办事处对支教地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