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大学生走进全国劳动模范,感受防沙治沙精神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郭贞山

兰州理工大学美丽中国实践团经过多方了解与打听,终于联系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石述柱老先生,并与石老约定于上午9时,前往家中进行采访。

石述柱老先生是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人,生于1936年,现年83岁,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至1963年,先后担任宋和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1963年至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8月任宋和村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2005年2月任民勤县人民政府治沙顾问。他也多次荣获省、市“造林绿化模范”、“造林绿化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民”等称号;被国家绿化委、中宣部、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5月1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图为石述柱老人获得的部分证书 孙志勋 摄

我们在石老所住廉租房楼下遇到了刚刚锻炼回来的石老,初见石老,在其年迈的身影中看到一股顽强的精气神。一身普通的工装让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普通。随即,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住所门前。在上楼途中,老人询问我们是不是走了很多冤枉路,并不停地说着这个小区地处偏僻。在这短短的几句话间,因采访“全国劳模”而产生的紧张荡然无存,接踵而至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与一种亲切感。

在石老的带领下,负责采访的实践团成员走进了石老的家中。家中的器具十分简单,谁能想到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屋里,竟住着一位全国劳动模范。简单的几句寒暄之后,队长便开始了这次专访。

图为石述柱老人为队员介绍自己获得的勋章 孙志勋 摄

图为国家领导人接见石述柱老人的合影 孙志勋 摄

图为老人和采访人员进行交流 孙志勋 摄

在采访中,实践团采访员问到石老当年治沙的原因,石老说道:“当年民勤是被风刮穷的,被沙压穷的。百姓吃不上,穿不上,所以就坚定信念要把民勤的沙,给治住!”除外,石老先生也谈到了当年治沙时遇到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设备的落后、周围村民的不理解。但石老先生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愈发坚定信念,把治沙这件事,坚持到底。“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石老先生在入党时许下的誓言。

当询问到石老先生对民勤县开展治沙防沙事业的看法时,石老先生有力地说道:“民勤县27万人民要一代又一代地把防沙治沙事业做下去!”

除此之外,采访员也问到石老先生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期望,石老先生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都是以后建设国家的人才。大学生要多学习一些科学技术,要学习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压沙治沙。要用学到的知识来把沙压住,把祖国建设的更好!”

两片沙漠,一个人,半个世纪,石述柱老先生为了能使家乡民勤脱离风沙的侵害,为了家乡人民能够吃饱穿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在了茫茫大漠。从1955年至今,从村团支部书记到民勤人民政府治沙顾问,石老先生用成绩证明了民勤人民治沙的效果,用行动证明了民勤人民治沙的决心。

石老先生夫妇都说道:“一代一代的民勤治沙人,都是从小在父母的怀抱中接触到治沙事业,再从环抱中把这个伟大的事业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民勤人的传承!也是民勤人的骄傲!”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石老夫妇合影 孙志勋 摄

石述柱老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数十年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永远摧不垮、吹不倒的丰碑,矗立于风沙前沿,成为捍卫民勤生态安全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全县人民推进防沙治沙事业、建设生态民勤的强大动力。勤劳的民勤人民在石述柱精神的感染下,坚持不懈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将昔日风沙肆虐的茫茫沙漠变成了绿波荡漾的田园乐土。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2.81万亩,发展特色林果30.96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43万亩,完成工程压沙37.13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2年底的12.08%,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发展,一个林茂粮丰、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瓜果飘香的绿洲新城,正在西部风沙线上崛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黄山口述调研实录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安天下,治引人生——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成员心得实纪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以法为教:数字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山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循基层逻辑、探法治认知——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黄山歙县调研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财学子三下乡,数字法治基层行——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两市调研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加快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生态——安财数字法治基层宣讲团河北高阳调研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7——岩寺镇富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6——望江县莲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7月24日支教组谭书涛心得
2019年7月24日我们在吴川市芷撩小学的第9天再一次坐在楼顶上吹着微风一整天的疲惫随着风的吹过而消散了回忆起今天一天的经历也还算是美好的早上开展的活动也是很不错的孩子们也很开心突然发现他们也不是那么的…
广东大学生三下乡: 饮小酒坊甘甜之酒,响彩云镇特色之音
彩云7月22日电(通讯员胡嘉航)为深入了解云南彩云镇在多民族文化下的发展,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继前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7月22日,到彩云镇的村落中了解和学习相关文化的产业以及产业的发…
播种希望,展望未来——青岛科技大学“灯塔筑梦”支教调研团带领小朋友“走进青岛”
为了增强石庄村的小朋友们对沂蒙山区之外城市的了解,为他们树立“用奋斗拼搏自我,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目标。从而更好的促使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7月24日,“灯塔筑梦”支教调研团成员围绕自己母校所在…
小身体有大力量
今天早上太阳热情似火,中间还下了点小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趣味运动会的进行。小朋友早早地吃完早餐,穿好运动鞋,坐在课室里等待运动会的开始。两个班被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由一个或两个老师带队。首先进…
扶罗镇的侗族婚姻法制宣传
为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扶罗镇侗族人的法律意识,7月12日,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赴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扶罗镇当地妇女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地…
7月24日调研组刘永烨心得
7月24日打卡芷寮第十天今天早上进行了“趣味运动会”,跟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游戏,增进了感情,因为明天也没有机会了哈哈。下午主要是进行排练,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听话,导致排练一直拖到很久,但是这已经无所…
学会感恩,圆梦成长
7月24日,墨缘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于姑寮学校的教学楼开展感恩活动的课程,该课程由共建组的组员宋坤龙做学生的小老师。课程开始由一个《当你老了》的朗诵视频展开,宋老师表示该视频是想让学生们要学会感恩父母…
访扶罗了解侗族婚姻文化
在对新晃侗族婚姻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侗族的婚姻文化,7月10日上午,在当地居民热情邀请下,成员们又一次观赏了他们的侗歌。(图为侗歌队演唱侗歌现场)其中有一位老爷爷说他曾研究过许多…
党员骨干三下乡:走进中国元帅朱德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为缅怀革命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让青年大学生更清楚深刻地认识那段金色岁月,从中学习党和人民探索实现…
墨缘你我,墨香飘来
7月15日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墨缘社会实践队到达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姑寮学校,招生宣传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市场和学校周边地区进行招生宣传活动。在走村访户的宣传过程中,村民们的热情接待,孩子及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