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桥卧波,云阑姑苏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钱毅珺

白乐天有诗云: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桥”在古诗文中的寄情功能已近消退,在现代生活中,得到重视的是它在交通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实在效用。然而,作为苏州地域文脉的重要构建元素,古桥的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城市规划方针,对古桥的政策及其实际应用,也直接关系到苏州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活力。正确的政策离不开对研究对象科学解读与合理定位的前提,为了对苏州古城区内古桥的现状形成综合性的记述评估,以进一步了解苏城古桥保留、转型及变迁历程与苏州地域文化、城市建设的关联,在完成关于苏州古城区内古桥分布信息的初步寻访、古桥资料在电子数据库与方志文献中的摘编集阅、古桥探访任务协商分工的基础上,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2019年7月8日上午八时至下午五时,苏州大学文学院“解密苏州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组对苏州古城区的现存古桥进行了实地探访。在此,仅以此次于齐门周边及平江历史街区的古桥调研情况为例,集中指出当下苏州古城区内古桥保护与改修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拍照、对相关古桥信息牌的解读、对附近居民的采访及先前所获资料来看,当下苏州古城区内古桥的现状主要有如下两类:其一,政府对古桥进行原貌保存,在不拆改、不翻修的同时,也使其与所处环境完全脱节,这类古桥数量较少,尤以齐门外的南马路桥为代表;其二,政府陆续对古桥进行翻修和改建,其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意在使其适应以交通条件为主的功利性需求,另一种意在满足旅游文化产业的观赏和审美性需要,前者以齐门桥、相门桥等大型改建类古桥为典型,它们担负起古城区较大的交通压力;后者以胡厢使桥、思婆桥等知名古桥为代表,它们则成为平江路历史文化遗迹的现代性载体。

在研究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了苏州古城区内的现存古桥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对古桥适应性的翻修与改建,有效缓解了古城区内人、车流量的激增所带来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满足了苏州作为旅游城市的建设需求;但部分古城的现状仍反映出“全面保留”与“遗失文韵”的不合理倾向。例如,位于齐门外大街南端的南马路桥是建于清代的单孔拱桥,但自清同治年六月三日重修后,它却不曾随90年代末两侧民居的拆迁而改建,如今一端接续大街的非机动车道,一端则通向未知是否有人居住的破败工棚,桥身上交代重修单位与时间等重要信息的描字朱漆也磨蚀将尽、脏污斑斑,只能勉强看清字迹。与周边可容四车道双向通行的齐门桥和粉刷得宛若新近整饬的平齐桥相比,南马路桥不仅丧失了桥联通两岸、增色风景的基础功能,作为残存的历史遗迹,它的原貌延续只会阻碍苏州统一、有序的城市建设规划,长久地成为车水马龙的齐门孤僻的一景。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自然不可取,有关单位在翻修、改建古桥时也应注重古韵文化的传承,避免人为的讹误对其造成直接减损或间接遗失——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古桥名称的更迭过程中。历史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必然性为古桥桥名的易换提供了合理的语境;例如,平江路上的“积庆桥”就因纪念1945年抗战胜利而更名为“胜利桥”,本因唐时“资福寺”尼姑庵而得名的“师婆桥”也因吴语方言的讹传而演变为“思婆桥”。但古桥桥石上的旧名与桥边新设的文字介绍板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便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在古桥翻修、改建过程中的疏漏;比如,据附近居民反映,平江路北端一座与居民区相融合的小桥“徐鲤鱼桥”原名“聚鲤鱼桥”,但在翻修过程中,许是因方言误听,相关人员错将“聚”字改为“徐”字,造成古桥的误名;另外,平江路南端的“寿安桥”桥身上所刻古桥名为“寿丰桥”,桥边的文字介绍板却只称其为“寿安桥”,并不曾对此细节予以关注。平江历史街区的有关负责人必然是为方便游人了解古桥历史而用心设立了文字介绍板,但实物与文字的信息不对称反倒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也会间接丢失了古桥的历史文化遗韵。

总的来说,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将苏城古桥保留、翻修与改建的规划当作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的要素,并加以战略重视与实际活用,既要避免墨守成规的“全貌保留”,也应杜绝改修中的人为讹误所造成的“文韵遗失”,进一步注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和文化本位的建设思想。以上内容是“解密苏州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月8日调研的重要发现,希望该团队后续的实地调研成果,能为苏城古桥的转型和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创新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了解皮影文化,探索皮影传承
(通讯员胡青)8月14日,为学习湘潭的非遗文化,了解独具魅力的湘潭影子戏,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鹤岭镇暑期社会调研团前往湘潭鹤岭镇的升平博物馆开展他们的调研活动。活动包含参观博物馆、欣赏影子戏、采访20…
画桥临水苏城中
2019年7月11日,苏州大学文学院姑苏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本次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行至计划的最后一日。上午8时,队员全体到达集合地点合照,随后分组进行各自探访行程的查漏与收尾。经过三天的步履不停,以外城河…
藜杖寻诗平桥中
2019年7月10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苏州大学文学院姑苏古桥实践队接续前一日的行程,来到古城区临顿路及十全街探访古桥的踪迹。上午八时至十一时,队员们对临顿路上的古桥展开了寻访。作为苏州古城区的重要古…
苏城霓虹,桥里人家
2019年7月9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苏州大学文学院姑苏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继续前一日的行程,分组对苏州古城区的现存古桥进行实地考察与探访。在此,仅以干将东路与平江路支巷的古桥调研情况为例,集中记…
走进留守儿童内心,关爱留守儿童生活
中国青年网滁州市定远县2019年8月2日电(通讯员彭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响应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定远县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8月2日在定…
走进留守儿童生活,赴定远县关爱留守儿童
赴定远县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中国青年网滁州市定远县2019年8月2日电(通讯员彭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响应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定远县关爱留守儿童…
青春本无毒,愿与艾同行【曲阜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ADA暑期三下乡投稿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ADA暑期社会实践青春本无毒,愿与艾同行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3日电(通讯员李戍杰)2019年是中国禁毒100周年,2019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ADA”实践队于日照林海社区、太公岛、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马院青年第五访
随着走访活动的不断深入,2019年暑期的实践走访活动也走到了最后,作为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学生,将自己的最后一访选择了民勤县“农村记忆博物馆”的最后两间展馆,分别是“人民公社馆”和“红…
美轮美奂,体验先辈的浪漫智慧 ——马院青年第四访
2019年暑期,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十几颗星星之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学习的脚步。这个由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组成的走访实践队,依然践行着自我的实践学习道路,做为其中一员…
男耕女织,不羡鸳鸯不羡仙 ——马院青年第三访
2019年时祖国母亲70华诞,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使17级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决定开展暑期社会走访,即要在各自家乡寻找并开展走访活动,我身为其中一员,来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