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系林州,艰苦奋斗”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起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Anz'

7月15日,“情系林州,艰苦奋斗”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起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

纪录片《红旗渠》的解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铿锵有力、洋溢着激情的声音张扬着当时的时代气息,激荡着红旗渠精神,如战斗的号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当年,窦春起为纪录片《红旗渠》配音解说时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还是一位25岁的青年,之后他先后担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退休后仍然担任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

“《红旗渠》这部纪录片是我们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体智慧创作的作品,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一部经典影片,我们那一代人为了这部影片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窦春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红旗渠修建10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剧组在林县(1994年撤县设市)跟拍了10年。但是,作为解说员的窦春起并没有到林县参与该纪录片的拍摄。1970年,剧组完成了该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工作,窦春起接过了编导姜云川老师完成的解说词,开始为配音解说做准备。

“我看了红旗渠的影像,感到十分震撼,胸中禁不住激荡出一种豪情。为了配好音,我把姜云川老师写的解说词重新抄写了一遍,酝酿着感情,揣摩着解说的技巧。之后,我与同事们相互沟通、推敲,成功完成了配音解说,至今我还保存着解说词的原稿。”窦春起回忆:“那时,我有了亲自到红旗渠看看的冲动。197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再次到林县拍摄纪录片《红旗渠畔展新图》,我跟随剧组到林县,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红旗渠。我为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创造的这一杰作深深地震撼了,带着感动、带着激情,我完成了《红旗渠畔展新图》的配音解说工作。”

窦春起老师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了22年,后来工作有变动。但是,两部关于红旗渠的纪录片在他的心头结下了浓浓的红旗渠情结。“我想着,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到红旗渠走一走,看一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2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非遗足迹 传承岭南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探寻岭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探寻历史革命调研团探寻革命老人后篇
8月19日9;00,团队成员有幸见到了摄影家协会的张新华先生,张新华先生对团队的调研工作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张新华先生对团队的调研工作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与赞扬,他表示,希望团队能通过此次调研,让更多人了…
石工学院“鲁甸行”调研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北闸镇调研 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
8月20日,石工学院“鲁甸行”调研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北闸镇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发展进度,探索脱贫攻坚发展新模式。通过实地调研,调研队员们从北闸镇扶贫办主任宋春勇处了解到北闸镇户籍、教育、医疗、产业发展…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探寻红色历史红色革命调研团探寻革命老人中篇
8月19号10:00,团队成员集体前往人民政府,并与百位革命老人摄影展负责人之一张新华先生见面,进行了大致的沟通,也得到了张先生的热心帮助。团队成员从张先生的话语中了解到,张先生与沂南县摄影协会自发为…
小小果蔬,大有可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走进 云南昭通探究农业发展新模式
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调研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农业局及昭通苹果产业研究所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昭通苹果和马铃薯的品种优势、产业规模、宣传途径等,探究昭通农业发展模式,助力昭通农业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走进云南昭通实地调研:探索水果产业,助力扶贫发展
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调研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进行社会调研,调研队前往昭阳区扶贫办了解昭通市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后在昭阳区葡萄基地龙山寨村实地调研,在当地老农的引导下参观葡萄种植园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走进大山调研 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调研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乡进行社会调研,探究云南省脱贫攻坚新模式。大山深处精准扶贫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风…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探寻革命老人前篇
8月20日9:00,团队成员们集合前往沂南县人民政府,初步了解当地红色革命的基本情况。团队成员有幸联系到摄影家协会张新华先生,通过与张先生沟通,团队成员了解到张先生的主要工作。同时也参观了沂南县人民政…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红色革命调研团探寻革命老人前篇
8月20日9:00,团队成员们集合前往沂南县人民政府,初步了解当地红色革命的基本情况。团队成员有幸联系到摄影家协会张新华先生,通过与张先生沟通,团队成员了解到张先生的主要工作。同时也参观了沂南县人民政…
科技园观摩展览馆,先锋队突访打印园
阳历八月份,此时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了暑假,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即便身处海滨城市—青岛,户外温度依然不低,交警、环卫、外卖等等,正午时分依然顶着诺大的太阳继续工作,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座城市有他…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走访街道办事处
8月19日15:30,青岛科技大学赴沂南县马牧池乡“探寻红色历史”革命调研团在西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者的帮助下来到界湖街道办事处,本着找寻红色革命老兵的目的,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进行请教。刚进街道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