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青年与祖国携手奋进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实践队助力贵州岑巩脱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杨梓凤、陶媛、张

为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7月6日——1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的“互联网+”实践队赴贵州岑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实践队由1名带队老师和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7个参与学院(信通学院、材料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经管学院、公管学院)的25名同学组成。

贵州岑巩为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贫困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18个民族,近年来全县脱贫工作成效明显,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5.06%。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队在岑巩县委副书记谢继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泉、县共青团委书记胡昶、副书记吴念桦、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彦昭、塔山村第一书记赵冰和当地村民等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建立农村广播系统、教育扶贫、参与社区治理等多样化社会实践形式助力岑巩脱贫攻坚。

教育扶贫——青年力践报国行

教育精准扶贫是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拔除“穷根”,“互联网+”实践队从“扶志”与“扶智”两方面着手传播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致富的正能量,提升青少年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

“扶志”: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扶贫必先识贫。建档立卡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但这项工作要进一步做实做细,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为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工作,让每一位建档立卡户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实践队成员在当地扶贫办工作人员帮助下,对下寨村、廖家沟村、中洞村、塘湾村等地的300名建档立卡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政策解读,摸清了“是否已脱贫”、“对扶贫政策、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是否满意”、“家里是实施危房改造还是易地扶贫搬迁,是否实施危改、享受什么等级”等问题。对家里有学生的建档立卡户,实践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普及了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和相关资助政策。对家里有残疾人的建档立卡户,实践队成员摸清了认定情况,详细解读了国家新农合的相关报销政策。鉴于当地外出务工人数多、创业人数少,实践队成员给当地群众开展了互联网技术知识培训,包括如何建立公众号、微博、淘宝等线上宣传销售平台,介绍了新兴产业,如芯片、通讯设备、网络技术等,帮助村民们拓展经营视野。

“扶智”:学习经验分享+各类专题讲座。实践队成员面向岑巩一中准高三年级的理科前100名同学、文科前50名同学分享了高考备考经验。主讲人唐子擎、黄天琪、张文瑜、李清河同学分别以671、664、636、628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三百天里,心中有梦;三百天后,脚下有路。”听到学长学姐们的精彩分享,岑巩一中的同学们爆发阵阵掌声。实践队成员分别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学习经验,还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持续努力自律,以更为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才会发挥更好的状态。

“峥嵘七十载,资助万里行”,为让中学的同学们了解党和政府“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决心,实践队成员李清河还结合国家政策详细讲解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的申请条件、资助标准与流程以及各类优惠政策,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奖、贷、勤、助、补等各类资助政策。

实践队成员还在岑巩第三小学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借助无人机宣讲科技的魅力、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普及法律知识、青少年维权、防诈骗知识等;并精心组织世界文化一览、魔术讲坛、音乐鉴赏等文化类讲座。

乡村振兴——青年砥砺强国志

乡村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助力村镇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岑巩县统口村和岑巩县城开展了搭建线上党建平台和农村广播系统建设等实践活动。

岑巩县大有镇统口村贫困率曾经高达42.89%,面对全村脱贫攻坚的困难局面,村党支部坚持“党支部+”的工作思路,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华农菌草种植产业。2018年,统口村整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历史最低1.48%,统口村党支部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统口村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体现的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勇向前的作风,使实践队成员广受震撼。

为帮助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从而形成合力,实践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刘畅牵头搭建了微信公众号——美丽统口,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时进行解读、开展基层党建宣传,推送党建相关文章十余篇,其中包括原创文章《统口村党支部先进事迹》,得到岑巩县共青团委的大力关注与一致好评。考虑到公众号管理人员不熟悉操作步骤,实践队成员悉心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指导手册,讲解怎么进行文字及图片排版、怎么设置图片尺寸等。

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队成员还为岑巩县塔山村改建了农村广播系统。

活动前期,实践队成员通过与塔山村第一书记赵冰交流,了解了当地广播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社会调查掌握了当地群众对广播系统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实践队成员借鉴了浙江海宁和安徽建立农村广播系统的成功案例,建设了具有塔山村特色的广播系统。

在得知塔山村缺少专业的播音员和系列广播稿件之后,同学们分组撰写了3万多字的广播稿,涵盖出行安全、用电安全、防震减灾、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文明新风、健康养身等。实践队成员还“自导自演”,成为了塔山村第一批“播音员”,自告奋勇承担起培训塔山村播音员和教授设备使用的任务。

社区治理——青年弘扬爱国情

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地域共同体,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是政府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在岑巩开展惠民政策宣传、提振群众精神面貌,打造邻里守望相助、融洽和睦的现代社区,“互联网+”实践队成员在岑巩县城开展了文化墙绘制和社区志愿行活动,把文化放到群众家门口、把文明放到老百姓身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4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法学院桑榆筑梦实践团访问威海人社局
7月10日,团队已连续三天对建筑工人展开问卷调研活动,对建筑工人的生存和生活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为进一步探索建筑工人“老而不休”的背后原因和工人团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桑榆筑梦实践团对威海人社局进行了…
访谈威建一公工会主席 深入现场收集问卷继续
7月9号,法学院桑榆筑梦实践团为对建筑工人现状和保障措施有更深入的了解,由团队成员张颖和队长周子仪分别带领两个队伍,对威建集团一公司主席和位于鲁宝钢材市场附近的建筑工地进行深入访谈。第一分队活动…
赓续红色基因 致敬钢铁军魂
赓续红色基因,致敬钢铁军魂中国青年网8月5日电(通讯员柳越房小涵)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很多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海洋科技城等……而她…
法学院桑榆筑梦实践团队初步完成问卷设计并进行实地访谈
经过前期的讨论研究,桑榆筑梦实践团队7月6日完成问卷初稿,于上午8:30对问卷设计进行细化整理,将原来的维度重新划分,从基本信息、收入与支出、工作状况、社会生活、养老与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制定指标。为保证…
精准扶贫再发力 电子科大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赴贵州岑巩共建文化墙及乡村广播系统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7月6日,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的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7个参与学院的25名同学赴电子科大定点扶贫地区——贵…
“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深入寨北社区调研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社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现状,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改进思路,“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深入寨北社区以大学生到街道社区挂职社区书记助理职务为切入点进行访谈与调研。7月21日上午9:00,寨北…
巢湖学院学子在中垾:走进小联圩村的从“无”到“有”
7月13日上午八点,电子工程学院环巢湖科普能力建设现状调研团一行9人前往中垾镇大联圩村进行生活走访,以现场采访和问卷来调查大联圩村科普设施情况和村民了解科普程度。科普能力,利在经济“镇政府一直在大…
脱贫攻坚——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梁家河调研脱贫状况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条件恶劣,在许多年前,这里曾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40多年前,一群年轻人的到来给小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彼时不满16岁的习总书记在这里…
“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深入奥林社区调研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社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现状,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改进思路,“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以大学生到街道社区挂职社区书记助理职务为切入点,探究社区党建工作现状及其对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深入卧龙山社区调研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社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现状,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改进思路,“联社通校,党建共建”调研团以大学生到街道社区挂职社区书记助理职务为切入点,探究社区党建工作现状及其对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